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胶东地区52株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检测了水杨肟酸 (SHAM) 对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比较了吡唑醚菌酯与其他4种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毒力。结果显示:添加SHAM (20 μg/mL) 能够显著提高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F = 5.5017,P = 0.0388),与吡唑醚菌酯单独作用相比,添加SHAM后吡唑醚菌酯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毒力提高了1.17倍。供试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整体仍表现为敏感,EC50值在0.176~6.012 μg/mL之间,平均值为 (2.826 ± 1.670) 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且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 (2.826 ± 1.670) μg/mL作为山东省胶东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相对敏感基线。戊唑醇、福美双、代森锰锌及多菌灵对葡萄白腐病菌的EC50值分别在0.364~16.873、5.236~25.562、15.912~84.778和1.819~568.690 μg/mL之间,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与对戊唑醇的相当,显著高于对福美双、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可为田间防控葡萄白腐病的药剂选择及合理轮换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对福建省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防治潜力和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草莓炭疽病菌对该菌剂的敏感性及其与6种不同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对福建省5个地区分离的62株草莓炭疽菌菌株的EC50介于0.086~0.879μg/mL之间,总变异系数为10.24,且符合正态分布,以其平均值0.363μg/mL为敏感基线的菌株抗性比值均低于5;此外,吡唑醚菌酯EC50与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酰胺、咯菌腈、甲基硫菌灵的EC50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草莓炭疽病菌群体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虽存在一定变异,但仍均较敏感;吡唑醚菌酯与其他6种杀菌剂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可用于防控草莓炭疽病。  相似文献   

3.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茎基腐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目前尚无登记应用在该病害防治上的化学药剂。本研究从河南省17个地市采集病害样本,分离纯化得到82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菌株,包括76株假禾谷镰孢和6株禾谷镰孢。嘧菌酯抑制76株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的EC50值为0.02~1.54 μg/mL,平均EC50值为 (0.33 ± 0.29) μg/mL;经数据异常值检验,舍弃异常菌株LHWY-6及SQYC-6后,嘧菌酯对74株 (97.37%) 正常菌株的平均EC50值(0.30 ± 0.24) μg/mL可作为假禾谷镰孢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不同地市菌株间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市菌株间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许昌、焦作、洛阳和商丘4市的菌株间敏感性差异倍数均在20.00以上,南阳、三门峡和开封3地的菌株间差异倍数均在2.00以下,其他地市菌株间差异倍数在2.70~12.00之间;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对嘧菌酯与其对丙硫菌唑、多菌灵、咯菌腈、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的敏感性相比,除吡唑醚菌酯外其余5种药剂的抑制作用均弱于嘧菌酯;嘧菌酯对6株禾谷镰孢的EC50值在0.10~0.42 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19 ± 0.12) μg/mL;嘧菌酯对两种镰孢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均较弱,EC50都在7 μg/mL以上。离体条件下,15%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在260 g/(100 kg种子) 剂量下防效达63.64%;温室盆栽时,在220 g/(100 kg种子) 剂量下防效为55.24%。嘧菌酯对小麦茎基腐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离体和温室条件下对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备选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tritici及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室内抑制活性;通过种子发芽盒试验,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不同药种比包衣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菌土混合法,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小麦纹枯病的盆栽防效;同时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根腐病菌、全蚀病菌和赤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404、5.862、0.193和1.372 mg/L。25℃条件下,5%吡唑醚菌酯FS不同药种比对济麦22鲜重及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下,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示出一定的促进作用。5%吡唑醚菌酯FS苗后20 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在74%以上,药种比1∶50时防效达99.02%;5%吡唑醚菌酯SC按3000 mL/hm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中国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二甲酰亚胺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两类杀菌剂的代表药剂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对分离自该省7个玉米产区的73株玉米小斑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均较为敏感,其EC50值范围分别为0.168~2.990和0.017~6.583 μg/mL,平均值分别为(1.003±0.533)和(1.437±1.490)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均为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平均EC50值(1.003±0.533)和(1.437±1.490)μg/mL分别作为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田间防效试验表明,采用有效剂量分别为750和150 g/hm2的50%异菌脲悬浮剂(SC)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EC),分别喷施2次,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均较好,分别为61.51%~70.69%和69.54%~78.98%,与喷施2次有效剂量为150 g/hm2的25%丙环唑EC的防效相当,且均高于喷施2次有效剂量分别为1 875和2 000 g/hm2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和80%代森锰锌WP的防效。研究结果可为田间玉米小斑病化学防治有效药剂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玉米小斑病菌对这两种药剂的田间抗药性风险评估及抗性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用于小麦叶锈病防治的化学药剂,本研究选取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及二者不同比例复配组合,采用喷雾接种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单剂及其不同复配比例在作为保护剂使用时对小麦叶锈病的室内防治效果,并测定了室内筛选确定的最佳比例复配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小麦叶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室内防效试验显示: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及二者不同比例复配对小麦叶锈病病斑扩展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吡唑醚菌酯的抑制作用更强,其EC50值为0.01μg/mL。联合毒力评价表明:所有复配组合均表现出协同相加作用,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质量比50∶133复配时增效系数(SR)最大,为1.50。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所设浓度梯度范围内,防效与浓度呈正相关;在有效成分120 g/hm2剂量下,26%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SC)的田间防效为85.12%,优于各自单剂处理。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所有处理均能保证不同品种小麦正常生长,未发生药害现象。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复配对小麦叶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为生产上防治小麦叶锈病和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苗法测定了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毒力,以及对苗期烟草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持效期。结果表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7.62和9.90 μg/mL,对该病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8.76、12.34 μg/mL和17.32、23.40 μg/mL;2种药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均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在有效成分56.25 g/hm2 剂量下、2次喷雾处理烟苗,30 d后的防效仍分别达到94.45%和88.53%;2种药剂对新生烟叶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对烟苗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不同剂量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在春茶结束后4月底~5月初,兑水喷雾处理。结果表明,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可以有效控制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其茶园防治适宜剂量为1 000倍~1 500倍(有效成分166.70~250mg/kg)。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醚菌酯对假禾谷镰孢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了醚菌酯对2019年从河南省13个地市分离的50株假禾谷镰孢的毒力。两种方法结果表明,醚菌酯对供试50株菌株的EC50值范围分别在0.127 3~3.070 9 μg·mL-1和0.001 3~0.070 9 μg·mL-1,平均EC50值为(1.304 1±0.804 2)μg·mL-1和(0.017 4±0.017 0)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两种方法分别有80%(40株)和70%(35株)的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其平均EC50值分别为(1.135 2±0.531 2)μg·mL-1和(0.011 4±0.006 3)μg·mL-1,可作为假禾谷镰孢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县市的假禾谷镰孢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值变化范围为0.545 2~2.156 4 μg·mL-1和0.001 9~0.036 7 μg·mL-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假禾谷镰孢对醚菌酯敏感性差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关联性。温室防效结果显示,小麦种子与醚菌酯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处理可以起到一定防治效果,0.42 μL AI/2g处理防效最高,防治效果可达50.33%。本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假禾谷镰孢对醚菌酯的敏感性监测提供信息,同时为醚菌酯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吉林省西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和抗性风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吉林省151株西瓜蔓枯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吡唑醚菌酯对西瓜蔓枯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并监测375株西瓜蔓枯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的151株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敏感基线为1.800 μg/mL;吡唑醚菌酯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80.000 μg/mL。抗性水平监测结果显示,375株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频率为0。室内药剂驯化获得的抗性突变菌株T-LH3-1和T-XZC5-1在连续转接培养8代后的EC50分别为16.139 μg/mL和31.782 μg/mL,抗性倍数分别为15和51,均为中抗水平,抗药性可以稳定遗传。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抗性突变体生物适合度与其亲本菌株差异不显著。交互抗性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醚菌酯之间存在正交互抗性,与戊唑醇、异菌脲、多菌灵和肟菌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可以交替使用以达到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药剂 (DMIs) 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甘肃省靖远县3个地区及景泰县3个地区共102株枸杞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及氟硅唑的敏感性,分别就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胶孢炭疽复合种和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 种 DMIs 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46 株枸杞胶孢炭疽复合种整体上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和氟硅唑仍表现为敏感,EC50值分别在0.28~1.20、0.11~2.98、0.32~2.84和0.35~3.85 μg/mL之间;而56株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分化,部分菌株疑似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现象,其中,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和氟硅唑敏感性最低的菌株EC50值分别为1.63、3.80、6.21和4.74 μg/mL。不同年份间采集的枸杞胶孢炭疽复合种和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存在显著差异,2017年采集的菌株敏感性相对更低,4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复合种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 (0.84 ± 0.03)、(1.23 ± 0.13)、(1.19 ± 0.09) 和 (1.69 ± 0.17) μg/mL,对尖孢炭疽复合种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 (1.06 ± 0.03)、(2.25 ± 0.15)、(2.43 ± 0.20) 和 (2.85 ± 0.19) μg/mL。不同地区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表现不同,其中靖远县五合镇的胶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值分别为 (0.79 ± 0.12)、(1.28 ± 0.87)、(1.39 ± 1.05) 和 (1.74 ± 1.04) μg/mL,景泰县草窝滩镇的胶孢炭疽复合种对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值为 (0.28 ± 0.10) 和 (0.46 ± 0.10) μg/mL,对戊唑醇和氟硅唑敏感性最高的胶孢炭疽复合种来自景泰县寺滩乡,平均EC50值为 (0.42 ± 0.16) 和 (0.65 ± 0.09) μg/mL;不同地区间采集的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枸杞炭疽病防治中杀菌剂的合理使用及延缓抗药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9—2014年间广东省菜心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广东省菜心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变化,于2009—2014年从广东省15个县/市菜心产区分离获得105个菜心炭疽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咪鲜胺的EC50值,并比较了同一年份不同地区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不同年份间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显示:同一年份菌株间,采自2009年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最小,敏感性最低地区菌株的平均EC50值是最高地区菌株的1.2倍;采自2014年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最大,敏感性最低地区菌株的平均EC50值是最高地区菌株的34.9倍;其余年份间的不同地区最大平均EC50值和最小平均EC50值相差9.2~10.4倍。不同年份菌株间,2010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值为0.052 0 μg/mL;2012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值为0.259 9 μg/mL;2012—2014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平均EC50值范围在0.104 5~0.259 9 μg/mL之间,高于2009—2011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平均EC50值(0.052 0~0.074 3 μg/mL)。2009—2014年广东省田间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呈降低趋势,存在潜在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Septoria piricola Desm)对戊唑醇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环丙唑醇等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11个地市分离到的133株病菌菌株的毒力,以及对梨树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了病菌对戊唑醇与对双胍三...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中国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及甲基立枯磷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种药剂对采自该省15个地市的98株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毒力。结果显示:井冈霉素和甲基立枯磷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范围分别在0.023~0.852和0.035~0.512 μg/mL之间;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病原菌群体中虽已出现对井冈霉素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77.6%和99.0%的菌株对井冈霉素和甲基立枯磷的敏感性频率仍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424±0.081)和(0.124±0.043)μg/mL分别作为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和甲基立枯磷的敏感基线;井冈霉素的平均EC50值是甲基立枯磷的3倍,表明该病原菌对甲基立枯磷更为敏感;不同地理来源病原菌群体间对井冈霉素和甲基立枯磷的敏感性均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小麦纹枯病菌对两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小麦纹枯病的可持续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水杨肟酸 (SHAM) 对草坪草夏季斑枯病菌Magnaporthe poae菌丝生长及其对嘧菌酯敏感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采自北京地区的114株夏季斑枯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扩增并分析了夏季斑枯病菌细胞色素b基因 (Cytb) 部分序列,以期探寻该病原菌对嘧菌酯敏感性下降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SHAM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 (F = 20.812,P < 0.000 1);添加SHAM (40 μg/mL) 与否,嘧菌酯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 (EC50) 无显著差异 (F = 0.041 0,P = 0.842 3)。嘧菌酯对供试114株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0.001 0~0.146 5 μg/mL,平均值为 (0.017 4 ± 0.026 1) μg/mL。供试夏季斑枯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频率不符合正态性分布 (W = 0.499 7, P < 0.05),表明群体中已出现对嘧菌酯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连续单峰频次分布为70.18%的菌株 (W = 0.970 8,P = 0.064 0 > 0.05) 的平均EC50值为 (0.007 8 ± 0.003 7) μg/mL,该值可作为夏季斑枯病菌对嘧菌酯的相对敏感性基线。比对分析获得夏季斑枯病菌Cytb的部分序列 (8 639 bp),进一步扩增发现对嘧菌酯敏感性存在差异的12株菌株均在该序列上紧临143位密码子处插入了一段长1 956 bp的内含子,且在Cytb的129、137和143位密码子上未出现与抗性相关的点突变。上述结果可为草坪草夏季斑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同时可为深入探寻病原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QoIs) 杀菌剂敏感性下降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已成为重要的土传病害,并且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为了明确中国河南省假禾谷镰刀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咯菌腈对2019年从河南省6个地市分离的105株假禾谷镰刀菌F. pseudograminearum 的敏感性,通过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和SPSS聚类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假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分析了咯菌腈与这两种杀菌剂毒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咯菌腈对供试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2400 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EC50值范围在0.0027~0.0470 μg/mL,敏感性差异达17.41倍;敏感性频率分布为连续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0.0263 ± 0.0101) μg/mL,可作为假禾谷镰刀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县市的小麦假禾谷镰刀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值变化范围为0.0150~0.0335 μg/mL,其中咯菌腈对郑州中牟的敏感性最低和最高菌株的EC50值相差16.78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菌株对咯菌腈敏感性差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关联性。多菌灵和戊唑醇对病菌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 (0.7881 ± 0.3153) μg/mL和(0.0886 ± 0.1453) μg/mL。病菌对咯菌腈与其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温室防效结果显示,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进行拌种处理,2020年 (咯菌腈有效成分为75.0 μg/g)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58.00%,2021年 (咯菌腈有效成分为50.0 μg/g)的防治效果可达到63.69%。本研究结果可为咯菌腈在小麦茎基腐病防治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为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草莓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浩  张桂军  毕扬  闫哲 《农药学学报》2019,21(3):279-284
对采自山东省诸城市草莓叶斑病发病叶片上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及鉴定,通过室内人工接种法确定该病原菌的致病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双苯菌胺等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形态学结合ITS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9种供试杀菌剂中,双苯菌胺对C. cassiicola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平均EC50值为 (0.27 ± 0.18) μg/mL,可作为防治草莓叶斑病的首选药剂;其次为氟环唑、腈菌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和戊唑醇,平均EC50值分别为 (0.66 ± 0.21)、(0.85 ± 0.25)、(1.4 ± 1.2)、(1.8 ± 0.3)、(3.8 ± 3.0) 和 (4.5 ± 2.6) μg/mL;而该病原菌对百菌清与代森锰锌的敏感性最低。研究结果可为草莓棒孢叶斑病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四霉素对采自山东省不同地区不同蔬菜作物的151株菌核病菌的毒力作用,同时比较了其对蔬菜菌核病菌不同生育阶段的抑制活性,并通过离体叶片法评价了四霉素对蔬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核病菌对四霉素比较敏感,敏感性频率呈单峰正态分布,151株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 (0.29 ± 0.01) μg/mL,该值可作为蔬菜菌核病菌对四霉素的敏感基线。此外,经四霉素处理后,该病菌的菌核数量以及干重明显降低,菌核明显变小;2 μg/mL的处理对菌核萌发的抑制率达到100.00%。 离体黄瓜叶片接种试验表明,四霉素对菌核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且保护作用较为显著。在质量浓度为20 μg/mL时,四霉素对该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和异菌脲。因此,四霉素具有防治蔬菜菌核病的潜在价值,可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Septoria piricola Desm) 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从该省11个地市分离的133 株菌株的毒力,通过方差及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研究了苯醚甲环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为3 μg·mL-1;供试133株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EC50范围在0.032 2~1.882 2 μg·mL-1 之间,平均EC50为(0.488 8 ±0.003 9) 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较低的亚群体,但 81.95% 供试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将此部分菌株的 EC50平均值为(0.319 3±0.001 8) μg·mL-1 作为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及聚类结果均显示,不同县市内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EC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1.7~7.5;各县市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不同,苯醚甲环唑EC50平均值变化范围在0.207 4~0.961 2 g·mL-1 之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6倍;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与其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苯醚甲环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可以复配使用。表明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群体中尽管存在着敏感性较低的亚群体,但可通过药剂复配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