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芽条件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糙米为原料,研究浸泡温度、发芽温度和发芽时间对发芽过程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的影响,建立基于GABA含量的糙米发芽动力学模型,以获得富含GABA发芽糙米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浸泡温度、发芽温度和发芽时间对GABA的含量有显著影响,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建立的糙米发芽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GABA含量的变化规律。在30~40℃浸泡和33~38℃发芽,GABA的增长速率常数b和积累极限k均达到较高水平;基于GABA含量的最佳发芽条件为33.0℃浸泡12 h,35.1℃发芽26 h,此条件下GABA的含量可达32.23 mg/(100 g)。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NaCl与CaCl_2联合处理下发芽大豆富集γ-氨基丁酸(GABA)工艺条件,首先通过研究NaCl的施加方式获得发芽大豆富集GABA的最适处理方式,然后对NaCl、CaCl_2的施加浓度及其组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正常发芽2 d后施加NaCl对GABA具有显著富集效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60 mmol·L~(-1)NaCl和0.2 mmol·L~(-1)CaCl_2处理发芽大豆,GABA富集效果最为明显。当采用52.62 mmol·L~(-1)NaCl联合0.35 mmol·L~(-1)CaCl_2处理发芽大豆时,GABA含量达到4.09 mg·g-1DW。适宜的NaCl、CaCl_2施加方式及其联合处理浓度对发芽大豆GABA的富集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生产富含GABA的大豆芽苗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循环加湿工艺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提出以循环加湿替代浸泡的一种发芽糙米生产新工艺。以东北粳稻为原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循环加湿工艺中单次加湿量、间隔时间和温度对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GABA含量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以GABA含量为考核指标,将循环加湿工艺与浸泡工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次加湿量、间隔时间和温度对GABA含量影响显著(p<0.05),影响主次顺序为单次加湿量、间隔时间、温度,优化工艺参数为单次加湿量1.6%,间隔时间67min,温度31℃,此条件下每100g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为27.33mg;循环加湿处理后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为浸泡发芽处理的2.09倍。研究结果可为发芽糙米生产新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贤  张苗  木泰华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256-261
为了综合利用甘薯淀粉工业废渣,本研究以甘薯渣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并对其同步糖化发酵工艺(SSF)进行优化。研究同步糖化发酵时影响酒精发酵工艺的9个因素,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显著因素,并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用最陡爬坡途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然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其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影响酒精发酵工艺的显著因素为糖化酶、接种量和发酵温度。酒精发酵优化最佳参数为:α-淀粉酶8U/g,液化时间1.5h,液化温度90℃,硫酸铵质量分数0.15g/100g,pH值4,发酵时间36h,糖化酶151U/g,接种量0.3%,发酵温度36℃。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得到的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7.15%,接近理论预测值16.95%。优化后的工艺可为甘薯渣同步糖化发酵生产酒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米乳酸菌发酵降镉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乳酸发酵对大米重金属镉的脱除效果,该试验以镉超标大米为原料,采用大米发酵液进行发酵降镉,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对发酵降镉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PB试验筛选出的对大米发酵降镉效果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为加水量、强化菌种添加量和发酵温度;根据最陡爬坡确定的各因素逼近区域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出最佳降镉工艺为加水量120%、强化菌种添加量0.08‰、发酵温度32℃,其他发酵条件还包括米粉发酵液添加量2%、食盐添加量0.8%、以及有效降镉时间22~26 h,就镉质量分数为0.52 mg/kg的早米,此条件下降镉率为79.24%。研究结果为乳酸发酵降镉、缓解大米镉超标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籼型黑米萌芽积累γ-氨基丁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对稻米进行萌芽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营养成分和γ-氨基丁酸等活性物质含量,为了分析影响籼型黑米萌芽积累γ-氨基丁酸的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籼型黑米的浸泡温度、时间、浸泡液中Ca2+浓度及其萌芽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籼型黑米的吸水率和萌芽率受浸泡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在萌芽过程中其对γ-氨基丁酸的积累受浸泡液中Ca2+浓度以及萌芽培养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在28℃温度下用0.50 mmol/L CaCl2溶液浸泡24 h后,再在29℃温度下萌芽培养30 h,其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到55.36 mg/(100 g),为萌芽前的3.9倍。  相似文献   

7.
提高发芽糙米得率的复合酶预处理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传统工艺生产发芽糙米浸泡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以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溶液代替蒸馏水浸泡发芽前糙米的新工艺。以糙米为原料,探究复合酶预处理工艺中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复合酶浓度及配比对发芽糙米得率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各因素对发芽糙米得率影响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复合酶浓度及酶配比对发芽糙米得率影响显著(P0.05),得到优化参数组合为:酶解时间135 min,酶解温度35℃,复合酶浓度0.57 g/L、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质量比1.86:1,在此条件下,与传统工艺相比浸泡时间缩短62.5%、发芽糙米得率及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提高约3.90%和3.86 mg/(100 g)。通过对酶解后糙米皮层微观结构的观察分析,糙米皮层在复合酶作用下部分降解,胚乳中淀粉更易与水分子相结合,从而吸水速率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发芽糙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酶促脂肪酸甲酯化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菜籽油脂肪酸酶促甲酯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影响酯化率的5个因素进行筛选,发现酶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摇床转速和反应时间4个因素显著影响酯化率。基于该4因素的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酯化率的最显著因子,反应时间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弱,反应温度和摇床转速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在优化条件下,醇/脂肪酸摩尔比1.25∶1、酶质量分数11.5 g/kg脂肪酸、反应温度42.2℃、摇床转速199 r/min,反应6 h后,酯化率可达95.67%,与响应面拟和方程的预测值(96.52%)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北京工程边坡喷播常用的灌木种子发芽,提高灌木种子相对草本的竞争力,尝试采用植物生长促进剂浸种、热水浸种等生产上常用的浸种方法,确定最佳浸种时长、最佳热水浸种初始温度及最优植物生长促进剂种类和浓度等,促进灌木种子发芽成活.结果表明:1)在植物生长促进剂浸种的情况下,最佳浸种时长为12h;2)对3种灌木种子发芽均有促进作用的低浓度促进剂为赤霉素100 mg/L和萘乙酸10-8 mg/L,发芽势综合约在30%;3)适宜紫穗槐、胡枝子发芽的热水浸种初始温度,分别在60 ~ 70和60 ~ 80℃,热水浸泡对荆条发芽有抑制作用.综合3个试验,发现针对具有硬实性质的种子,可先用初始温度为60 ~ 70℃的热水浸种2h,后用赤霉素100 mg/L或萘乙酸10-8 mg/L溶液浸种10h的方法,促进灌木种子发芽;对非硬实性质的种子,直接用赤霉素100 mg/L或萘乙酸10-8 mg/L溶液浸种12h.综合试验结果可用于生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强化工艺条件对锌强化营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葡萄糖酸锌作为锌强化剂,采用浸吸法得到锌强化营养大米。对葡萄糖酸锌溶液浓度、大米和葡萄糖酸锌溶液的比例、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进行了正交实验,得到具有最佳蒸煮食味品质的锌强化营养米的强化工艺参数,即葡萄糖酸锌溶液浓度0.6%,大米与葡萄糖酸锌溶液的比1∶0.5(m/v),浸泡时间5 h,浸泡温度25℃。通过极差和显著性检验,认为影响锌强化营养大米蒸煮食味品质的最显著因素是浸泡温度。  相似文献   

11.
粉丝生产中提高绿豆淀粉收率的浸泡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粉丝生产中豆类淀粉的收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浸泡剂在不同浸泡条件下对粉丝生产中绿豆淀粉分离、提取的影响,得到了提高淀粉收率的新方法和新工艺。研究表明:浸泡温度是影响淀粉收率的主要因素,实际生产宜取20~30℃的温度进行浸泡;≤0.2%的HCl溶液浸泡与传统的水浸泡(酸浆沉淀法)没有显著差异;0.2%NaHSO3在30℃温度下浸泡48 h,可使淀粉收率从83.7%提高到91.6%~96.3%;0.04%NaOH液在室温(20℃左右)下浸泡48 h,可使淀粉收率提高到93.4%~98.3%;浸泡时间也是影响绿豆淀粉分离、提取的重要因素,以24~48 h为宜,亦可根据浸泡温度(T)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式t=905T-1.12(10℃≤T≤30℃)控制浸泡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2.
豆腐渣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大约50%的干物质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直接用作饲料,饲喂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豆腐渣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红酵母发酵豆腐渣产类胡萝卜素工艺优化研究。首先,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的结果显示,优化的豆腐渣酸解产还原糖工艺参数为:盐酸浓度1.0mol/L,料液比(g/mL)1∶10,酸解温度100℃,酸解时间3.0h,该条件下还原糖得率达29.06%±0.07%。然后,选用嗜还原糖红酵母发酵富含还原糖的豆腐渣酸解产物,以产生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类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回归分析、Box-Behnken试验及响应面分析,获得优化的发酵工艺参数:发酵底物pH值6.0,装液量80 mL/(500 mL),接种龄48 h,接种量11%(种子液浓度为8.5×10~9 CFU/mL),转速60 r/min,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128 h;该条件下类胡萝卜素产量达(2.65±0.02)mg/L,比工艺优化前产量提高了67.7%,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廉价豆腐渣开发高附加值类胡萝卜素功能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核桃仁碱液浸泡法去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淼  王俊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0):256-261
对山核桃仁碱液浸泡法去皮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去皮效果为考察指标,并对此指标进行量化,设计得到三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试验,对用试验中的数据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获得最佳去皮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0.9%,浸泡温度78℃,浸泡时间3 min。在此试验条件下,去皮效果(分值)的理论极值为96.6分,并在此条件下进行多次验证试验,去皮效果好,极易完全去皮且核桃仁质地良好。  相似文献   

14.
优良解磷菌株诱变选育与解磷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解磷菌枯草芽孢杆菌X1055进行紫外线诱变选育,筛选到优良解磷突变株1055Y1。该菌株摇瓶培养72h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22mg/L,解磷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17.8%。在单因子试验筛选最适碳源、氮源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接种量、pH、KCl浓度等因素对突变株1055Y1解磷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应用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对突变株1055Y1解磷培养基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在250ml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10.21ml、pH6.75、KCl浓度0.12g/L时,突变株1055Y1解磷达到最佳水平,发酵液有效磷含量达到7.03mg/L。  相似文献   

15.
头花蓼种子生活力TTC法最优测定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用四唑染色法(TTC法)测定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种子活力的最优条件。以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TTC染色浓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响应面试验对头花蓼种子活力测定的最优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染色温度40℃、染色时间180 min和TTC浓度20 mmol·L-1为头花蓼种子活力测定的最优条件;三个检测指标对种子活力测定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染色浓度。认为TTC法是一种测量头花蓼种子活力的有效方法,能够快速客观评价头花蓼种子的发芽能力,为预测其播种量和出苗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产脂肪氧合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脂肪氧合酶的7个相关因子进行筛选,并建立枯草芽孢杆菌产脂肪氧合酶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对重组菌发酵产酶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乳糖、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依据Plackett-Burman设计法的筛选结果,进一步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显著影响因子的最佳水平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模型方程的3-D图和等高线图发现,当乳糖浓度为16.9g/L、发酵时间为88.49 h、发酵温度为29.71℃和装液量为61.31ml时,出现酶活最大预测值164.90 U/ml,验证试验证实了在上述条件下得出的酶活为167.32U/ml,与预测值高度吻合。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使得重组脂肪氧合酶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2.37倍。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菌株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的能力,对3株PGPR菌株进行了最佳产酶条件优化及玉米促生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p H、温度、ACC底物浓度、Na Cl浓度、摇床转速对ACC脱氨酶酶比活力的影响,以p H、温度、ACC底物浓度为主要因素,进行响应面最佳产酶工艺优化。最终得到W5菌株的产酶条件为p H 8、温度32℃、ACC脱氨酶底物浓度6.0 mmol/L;BS2-2菌株的产酶条件为p H 10、温度30℃、ACC脱氨酶底物浓度6.0 mmol/L;5#菌株产酶条件为pH 9、温度30℃、ACC脱氨酶底物浓度6.0 mmol/L;较未优化前酶比活力分别提高了6.6、2、4倍。在盆栽试验中,W5菌株促生效果最为显著。利用高产ACC脱氨酶的PGPR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可为制作为微生物复合菌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能源甜菜酒精发酵的工艺优化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菌种ADY(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能源甜菜NY0503进行酒精发酵。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底物浓度、料液比、加菌量、营养盐添加量、加磷量、pH值、转速、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9个因素中筛选出了加磷量、发酵温度和底物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并用响应面分析法求出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经优化后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2%、料液比(质量比)1︰1、加菌量15%、营养盐添加量0.5、加磷量1.9%、pH 5.0、转速130 r/min、发酵温度31℃和发酵时间44 h,共进行5批次验证试验,结果为酒精转化率的平均值为95.48%,与模型的理论值96.54%的差值仅占理论值的1.09%,进一步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稻壳炭提取SiO2及制备活性炭联产工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利用气化发电的固体产物稻壳炭,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稻壳炭同时提取二氧化硅及制备活性炭工艺技术,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质量分数20%的K2CO3溶液与稻壳炭原料的液固比为15mL/g,煮溶温度100℃,煮溶时间3.5h;稻壳炭的炭化温度是450℃,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2h;SiO2的陈化温度为3℃、陈化时间3h。此条件下制备的稻壳基活性炭得率39.34%、碘吸附值978.35mg/g、亚甲基兰吸附值12mL/0.1g;二氧化硅得率25.77%、白度89.91%。试验表明该工艺制备出的稻壳基活性炭及二氧化硅产品的质量均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为稻壳炭的高效、无公害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可循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厌氧消化预处理方法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玉米秸秆厌氧消化性能,该文采用碱液、酸液、沼液等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比较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秸秆成分、含量以及厌氧消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超声波辅助碱预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总含量显著降低,产气量显著提高。基于Box-Behnken(BBK)试验设计,选择碱液预处理的固固比(Na OH/秸秆,下同)、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碱液预处理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玉米秸秆预处理条件为固固比22.4%,预处理温度37.9℃,预处理时间39.7 h,在此条件下还原糖产量的试验值为738.6 mg/g,沼气累积产量的试验值为661 m L/g,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不到0.5%,证明了响应面优化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