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取斑马鱼在28、18℃条件下处理2周,对尾部神经系统CNSS组织的UⅠ、CRH、UⅡα、UⅡβ、M2基因表达以及斑马鱼的游泳运动行为进行了研究。经过寒冷应激后,试验组应激相关基因CRH、UⅡα、UⅡβ、M2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但对UⅠ基因表达没有影响。对斑马鱼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表明,2个组的斑马鱼在快速游泳距离、慢速游泳距离、平均游泳速度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低温处理组斑马鱼的慢速游泳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游泳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行为学数据和基因表达分析均表明,寒冷处理对斑马鱼造成了应激反应,低温条件下斑马鱼活动行为的减少可能是降低机体能量消耗的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2.
选取湘西黄牛国家级保种场内不同月龄(6、18、30月龄)的黄牛各10头,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的测定。结果显示:除6月龄与18月龄间的管围、尾周长、尾长及18月龄与30月龄的尾长外,不同月龄阶段湘西黄牛生产性能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月龄的增加,湘西黄牛的屠宰性能逐渐提高,在30月龄时屠宰率可达49.98%;湘西黄牛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3.80%~76.55%、20.45%~23.05%、1.18%~3.75%和1.00%~1.10%,Cu、Fe和Zn的含量分别为0.49~0.65、10.26~17.85、25.45~34.78mg/kg,6月龄与18月龄湘西黄牛肉中的水分质量分数及Cu、Fe、Zn含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与30月龄湘西黄牛肉中的粗蛋白、灰分、粗脂肪质量分数及Fe、Zn含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Fe含量外,18月龄与30月龄湘西黄牛肉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与18月龄湘西黄牛肉中总氨基酸含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月龄与30月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氨基酸含量为18.43~19.60 g/(100 g),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75~8.34 g/(100 g),所有月龄阶段必需氨基酸总量在氨基酸总量中的占比均在42%以上,均达优质肉品质要求;湘西黄牛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2.17%~52.59%,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9.37%~40.8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35%~4.50%。综上所述,湘西黄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丰富,脂肪含量适宜,营养较全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研究了英纯血马驹断奶应激行为最少的适宜断奶月龄。【方法】选用15对英纯血马驹和它们的母马,根据断奶年龄马驹被分成6,7和8月龄3个组。采用群组突然断奶法通过摄像机观察马驹断奶前3 d、断奶当天和断奶后8 d的15个行为,统计所有行为并应用R2.14.2语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断奶前相比,所有马驹断奶当天和断奶后的饮水、排尿、小跑和侵略行为频率都有所增加,而站、躺和个人翻滚的行为有所下降,其中断奶当天排尿、排便、相互踢打行为频率显著高于断奶前和断奶后(P0.05),而饮水行为显著高于断奶前(P0.05)。与7和8月龄马驹相比,6月龄马驹所表现出来的断奶应激行为最少。【结论】采用群组突然断奶法时,6月龄是英纯血马驹较合适的断奶年龄。  相似文献   

4.
以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300羽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只(86,79)。组Ⅰ为基础饲料+1%组方1、组Ⅱ为基础饲料+1%组方2、组Ⅲ为基础饲料+1%组方3、组Ⅳ为基础饲料+泰乐菌素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各组的日增重在前期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草药添加剂组对日增重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尤以组Ⅱ最明显,在36~42日龄,组Ⅱ的日增重高于抗生素组,且差异显著(P〈0.05)。在物质代谢方面,组方1在促进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粗灰分代谢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组方2在促进粗蛋白代谢率的作用略优于对照组,组方3在促进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显著。在肉鸡的生产中,合理的复方中草药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德式乳酸杆菌对黄河鲤应激前后抗应激指标、血液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和HSP70、HSP90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黄河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乳酸菌(0、1×105、1×106、1×107、1×108CFU/g)的日粮,养殖8周后,进行拥挤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应激前,皮质醇浓度在1×106、1×107CFU/g乳酸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血糖和乳酸浓度在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溶菌酶活性在1×106、1×107CFU/g乳酸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C3和C4在1×106CFU/g乳酸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应激后,血液皮质醇、血糖和乳酸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些指标在添加乳酸菌组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血液溶菌酶活性、C3和C4浓度也有升高趋势,且在1×106CFU/g乳酸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应激前后SOD和CAT活性在1×106CFU/g乳酸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MDA含量呈相反的趋势,在1×106、1×107CFU/g乳酸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应激使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均有升高趋势,在应激前后试验组的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量大部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该研究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106~1×107CFU/g德式乳酸菌能提高黄河鲤的免疫力、抗氧化和抗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夏季的来临,热应激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导致母猪的繁殖机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母猪对热应激很敏感,因为其躯体较大、代谢率较高、缺乏功能性汗腺,无法通过蒸发过程散发体热。在我国北方7~8月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30℃以上,在这一时期,母猪常常遭受夏季热应激。热应激会使泌乳期采食量降低近50%,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绵羊(Ovis aires)MUSTN1基因特征及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选取0、2、6、12和24月龄健康绵羊15只,每组3只,采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组织,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MUSTN1基因CDS区进行克隆,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USTN1基因CDS区全序列为248 bp,编码82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8.89 ku,等电点为9.93,GC含量大于AT含量,含有5个磷酸化位点、5个N-糖基化位点、1个O-糖基化位点、0个跨膜结构、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卷曲为主;与山羊(Capra hircus)该基因核苷酸以及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2%、100%,其次为牛(Bos taurus),分别为97.2%、100%。MUSTN1基因在绵羊不同发育阶段(0、2、6、12和24月龄)的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中均有表达,在背最长肌中,24月龄MUSTN1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0月龄MUSTN1表达量最低,极显著低于2、12月龄(P0.01),显著低于6月龄(P0.05);而在6月龄绵羊股二头肌中MUSTN1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24月龄表达量次之且极显著高于12月龄(P0.01),显著高于0月龄(P0.05)。结论为绵羊MUSTN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在物种间具有保守性,且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组织中均表达,其表达量的高低可能与骨骼肌肉的生长快慢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游泳应激对小鼠心肌和腿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0只小鼠进行游泳试验,分别于游泳前、游泳10、20、30、50 min后随机选取10只小鼠眼眶采血致死,采集心肌和腿肌,测定样品中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结果表明,10 min游泳应激后,小鼠心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20min和30 min后轻微下降,50 min后又显著上升(P<0.05),游泳过程中小鼠心肌SOD和GSH-Px活性均无显著变化.游泳过程中小鼠腿肌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10 min和20 min游泳应激后,腿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之后有所回升,50 min后SOD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游泳过程中腿肌GSH-Px活性持续升高,且40 min组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年来哈尔滨某宠物医院就诊的84例犬细小病毒感染病例的统计学分析.了解其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病月龄的对比情况,从而为犬细小病毒病感染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按6月龄以下和7月龄以上(成年)分为两组,与相应月龄的正常犬血液指标进行对照,做出统计分析:并对两组的发病月龄情况也做统计对比分析。表明:犬被感染犬细小病毒发病后.幼龄患病犬血液除了MID、PLT和MCH三项外,其他各项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成年患病犬血液除了RBC、MID、HCT和MCV四项外。其他各项与对照组比较,WBC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差异都极显著(P〈0.01);成年患病犬比幼年患病犬的血液RBC、HGB和HCT三项指标显著增高(P〈0.01);发病月龄主要集中在2-6月龄,其他月龄发病则很少。结论:犬被感染犬细小病毒发病后。其血液WBC、HGB和MCH明显降低:幼年患病犬HGB比成年犬HGB降低(贫血)更明显,其脱水也较严重;幼年患病犬血液Lym所占WBC的比例要明显低于Gran.而成年患病犬则相反: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断奶后的幼龄犬(2-6月龄),而且发病情况也比成年犬严重。  相似文献   

10.
在崇明白山羊羔羊早期对其诱食代乳粉料,进行30日龄、45日龄和60日龄的断奶试验,测定其体重和血清生化指标,探讨不同断奶时间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会引起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血脂指标的显著变化(P 0. 05),而白蛋白指标则无显著变化(P 0. 05)。45日龄断奶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增长稳定,断奶后第21天超过了60日龄断奶组。初步判断羔羊45日龄断奶所引起的断奶应激最小,更有利于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尼罗罗非鱼幼鱼游泳行为在不喂食时是否存在昼夜节律和光照周期的调节作用,设计了光周期为光照(L)∶黑暗(D)=12 h∶12 h,持续的黑暗(DD),持续的光照(LL),光周期为L∶D=6 h∶6 h和光周期为L∶D=2 h∶2 h。结果表明:(1)光周期为L∶D=12 h∶12 h时,尼罗罗非鱼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周期为(24. 3±0. 2) h;(2)尼罗罗非鱼的昼夜节律在持续的黑暗和光照下仍然存在,分别为(25. 1±1. 1) h和(25. 6±1. 0) h;(3)光周期为L∶D=6 h∶6 h时,尼罗罗非鱼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12. 6±0. 5) h;(4)在光周期为L∶D=2 h∶2 h时,尼罗罗非鱼的昼夜游泳行为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节律周期为(4. 0±2. 0) h。这些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具有以24 h为周期的内源性生物钟,但相比与外源性光照调控,内源性的生物钟对罗非鱼的调控较弱,外源性的光照周期才是调节尼罗罗非鱼幼鱼昼夜行为节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从陕西商州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中分离纯化的12株根瘤菌为对象,采用固体平板接种培养法研究了菌株耐铅、锌单盐与铅锌双盐胁迫的能力,同时用液体试管振荡培养法测定了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对铅、锌单盐胁迫具有良好的耐性,但对铅锌双盐胁迫的耐性明显低于单盐。耐性菌株在生理生化特性上存在广泛差异,对铅锌耐性越强的根瘤菌,其阳性生理生化特征也越多。实验初步筛选到了3株耐铅锌胁迫能力强的根瘤菌菌株CH3、MX7和HZ10,它们分别与豆科植物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和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共生。研究可以得出耐性根瘤菌对铅锌胁迫的抵抗能力可能是建立在其具有多种生理代谢反应基础上的,即它们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以适应重金属的污染环境,对铅锌胁迫耐性强的根瘤菌菌株在重金属尾矿区的土壤和植被恢复中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探究中老年CD-1小鼠海马突触蛋白Arc含量的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相关性。选取3月龄和15月龄CD-1小鼠各10只(雌雄各半),用Morris水迷宫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Arc蛋白相对含量。与3月龄相比,15月龄鼠在Morris水迷宫学习期游泳路程延长(F(1,16)= 5.338, P<0.05),记忆期靶象限内游泳路程百分比下降(F(1,16)=78.013, P<0.01),海马CA1和CA3区Arc水平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15月龄鼠海马CA1、CA3和DG区Arc相对含量与学习期游泳路程正相关(P<0.05),CA3、DG区Arc含量还与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负相关(P<0.05)。中老年CD-1小鼠海马Arc含量呈亚区特异性增高,可能涉及其空间学习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水体中铜污染对鱼的生态毒理效应和游泳能力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铜暴露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半致死浓度、不同浓度铜暴露(0、0.025、0.050、0.075、0.10 mg·L~(-1))96 h后组织(肝、鳃、肌肉)铜累积量、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_(crit))以及耗氧率(MO_2)。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铜暴露对组织(肝、鳃、肌肉)铜累积量无显著影响(P0.05),铜对草鱼幼鱼的安全浓度为0.008 mg·L~(-1)。铜暴露草鱼幼鱼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受抑制显著(P0.05),不同浓度暴露后U_(crit)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18.4%、21.8%、33.8%和38.1%。随着游泳速度的增加,其速度-代谢率关系为MO_2=a+b×U~c,随着暴露浓度增加,速度参数c值增加,不同浓度铜暴露后c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7.78%、33.33%、56.67%和61.11%,表明游泳能量利用率下降。铜暴露导致草鱼幼鱼有氧代谢范围增加,0.1 mg Cu·L~(-1)时有氧代谢范围比对照组增加了37.48%。铜暴露对草鱼幼鱼的游泳能力以及氧代谢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导致游泳效率降低、抑制游泳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斑马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趋光行为差异,记录了六月龄的斑马鱼成鱼在紫外光(ultraviolet, UV)和可见光照射下的行为反应和在无光、紫光(420 nm)、蓝光(460 nm)、绿光(500 nm)、黄光(585 nm)和红光(620 nm)六种光照条件下的趋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刺激光为UV时,斑马鱼优先游向黑暗环境一侧,刺激光为可见光时,斑马鱼优先游向可见光一侧;UV和可见光分别设置在试验区A和试验区B时,随着UV刺激强度增加,斑马鱼的偏好指数未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UV和可见光同时设置在试验区B时,随着UV刺激强度增加,斑马鱼的偏好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5 min和30 min时斑马鱼的平均分布率均呈现红光区>紫光区>蓝光区>黄光区,绿光区的平均分布率在5 min时高于红光区,在30 min时介于紫光区和蓝光区之间。研究表明,斑马鱼趋向可见光而远离紫外光,表现出明显的避UV性和趋可见光性,且避UV性与趋可见光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拮抗作用,而无协同作用。此外,斑马鱼对红光、绿光和紫光的喜好程度较高,对黄光的喜好程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斑马鱼视觉生态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梯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光合碳的日变化及品种偏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日周期是玉米生育周期中的基本代谢单元。光合作用是对环境最敏感的生理过程之一,光合碳代谢是玉米进行干物质积累的根本途径,规律性的光温变化环境下的光合碳固定、分配决定了玉米的代谢特征和环境适应能力。生产中,玉米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很多品种的区域性特征明显。为了探究玉米品种光合差异,明确叶源器官的光合速率、光合初始阶段产物浓度的日周期变化特征,以及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特性,挖掘筛选玉米品种差异评价新指标。【方法】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农大108和ND6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5%(水分供应充足对照)、65%—70%(轻度干旱胁迫)、55%—60%(中度干旱胁迫)和45%—50%(重度干旱胁迫)4个土壤水分梯度处理,借助日变化分析法,于6:00—18:00以3 h的时间间隔对5个玉米杂交种吐丝期穗位叶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分别在5个时间点(0:00、4:00、10:00、15:00和20:00)同步对穗位叶的蔗糖浓度、淀粉浓度及相关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在日周期中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充足水分供应下在正午前后达到峰值,干旱胁迫导致峰值降低且提前出现,不同品种表现一致。玉米穗位叶蔗糖、淀粉浓度的日周期变化特征都为单峰曲线,前者高峰出现时间早于后者,峰值低于后者;干旱胁迫下,穗位叶淀粉浓度随胁迫加重而降低,蔗糖浓度较为稳定。将日周期中光合初始阶段玉米叶片蔗糖及淀粉浓度的提高值及二者的比例分别与光合速率积累量建立关系,得到单位光合速率对其的贡献率。综合比较而言,单位光合速率对淀粉浓度提高的贡献率农大108最高且稳定,有明显的淀粉积累优势;单位光合速率对蔗糖/淀粉比的贡献率,先玉335比值较高,有偏蔗糖积累代谢的特点,农大108比值在多个处理中稳定低于其他品种,属于淀粉积累偏向型。【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单位光合速率对蔗糖/淀粉比的贡献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玉米光合碳代谢类型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7.
18.
microRNA为短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3'UTR序列互补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microRNA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南极冰鱼因体内缺乏功能性血红细胞,其心脏出现了补偿性增生。前期的研究提示,独角雪冰鱼心脏中特异表达的microRNAs可能与冰鱼心脏的补偿性增生相关。本研究针对南极冰鱼心脏中高表达的miR-210-5p,运用斑马鱼显微注射、靶基因预测等手段研究了miR-210-5p对心脏发育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注射miR-210-5p后,出现心包膜水肿,心脏发育畸形等现象。qRT-PCR分析显示,过表达miR-210-5p的斑马鱼胚胎中,心脏发育相关的标志性基因bmp4、smad1、gata6以及tbx2b的表达水平下调。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bmp/smad通路中的BMP2、BMP4、SMAD1、GATA6以及TBX2B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通过对tbx20基因3'UTR的靶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以及对其进行GFP荧光表达分析,发现tbx20基因可能是miR-210-5p的一个靶基因。由此推测,miR-210-5p可能通过抑制tbx20基因的表达,并调控bmp/smad通路以抑制冰鱼心脏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莠去津和芴的联合毒性效应,以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进行胚胎发育暴露实验、联合毒性模型预测和靶向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联合暴露120 h后的斑马鱼仔鱼中均观察到异常发育情况,会引起斑马鱼胚胎卵黄囊异常和脊柱弯曲,其毒性作用方式分别为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且无论低高剂量下,二元联合暴露比单一暴露时毒性风险更高。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污染物主要通过干扰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组氨酸代谢等途径影响斑马鱼仔鱼的氨基酸代谢。研究表明,莠去津和芴的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神经发育、氧化应激、抗炎机制、能量代谢、免疫和细胞凋亡机制等生理功能可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且卵黄囊异常是较为敏感的毒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老年CD-1小鼠海马Staufen(Stau)蛋白含量的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减退之间的相关性。选取3月龄(青年)和15月龄(中老年)CD-1小鼠各10只(雌雄各半)。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海马Stau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与3月龄小鼠相比,15月龄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学习期游泳路程显著延长(P<0.01),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且海马CA1区和CA3区Stau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15月龄小鼠CA1区、CA3区Stau蛋白含量与学习期游泳路程呈正相关(P<0.05),CA3区Stau蛋白含量与记忆期靶象限路程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提示中老年CD-1小鼠海马Stau蛋白含量呈亚区特异性增加,且可能与海马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