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CTNNB1基因表达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患者23例,按胸痹血瘀证亚型诊断标准分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7例、气滞血瘀证组8例和痰浊血瘀证组8例,进行为期1个月的加减养心通脉方的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服药前后CTNNB1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服药前后血脂血糖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不同证型的患者相比治疗前CTNNB1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血糖值均有所下降,气虚血瘀组治疗前后血糖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中TC、TG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值均有所下降,3组治疗前后TC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组、气虚血瘀证组TG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的HDL、LDLC值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3个亚型(气虚、气滞、痰浊)CTNNB1基因表达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方测证,说明CTNNB1基因的表达可能不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制之一。但该方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亚型血糖及脂类异常,有较好的降脂和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湖南地区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TC、TG、HDL-C、LDL-C)的相关性,为冠心病辨证分型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集299例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为心血瘀阻证、痰浊中阻证、气滞心胸证及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四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300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浆Hcy及血脂水平,统计分析各指标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D各证型组血浆Hcy水平整体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以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组为最高(P<0.05)。健康对照组的HDL-C水平高于各证型组(P<0.05)。结论 湖南地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Hcy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血浆Hcy水平为最高,CHD各证型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因此血浆Hcy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本地区冠心病中医分型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奥心血康组和雪莲通脉丸组。给药4周后取小鼠血清,ELISA试剂盒测定ET-1、NO和ACE浓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雪莲通脉丸组NO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雪莲通脉丸组NO浓度显著升高,AC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其中,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可能与血清ET-1、ACE浓度呈正相关、与血清NO浓度呈负相关。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指标具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O浓度、降低ET-1、ACE浓度有关,且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在改善血清NO、ACE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汤剂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硝酸甘油用量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8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高眼压型组、正常眼压型组,并与24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对其血管内皮和血小板功能指标的改变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内皮素(ET)、血浆血栓素B2(TXB2)、血浆β-血栓球蛋白(β-TG)、vonWillebrand因子(vWF)、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T/K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表现为ET-1、TXB2、β-TG、vWF和T/K比值升高,6-keto-PGF1α下降。其中肝郁气滞证和肝肾亏虚证组分别与正常组相比,TXB2、β-TG、vWF、6-keto-PGF1α和T/K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痰湿泛目证组与正常组相比,T/K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的血瘀病理改变,而正常对照组的血瘀改变不明显。在中医证型中,这种血瘀病理以肝郁气滞证最明显,肝肾亏虚证次之,痰湿泛目证最轻,呈现肝郁气滞证 >肝肾亏虚证 >痰湿泛目证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见五种证型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208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证68例、湿浊内停证37例、湿热蕴结证47例,脾肾两虚证31例以及痰瘀互结证25例,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占比关系及相关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结果 脂肪肝程度从轻到重排序: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湿浊内停证→脾肾两虚证→痰瘀互结证。轻度脂肪肝湿浊内停证中TC、ALT指标外,其余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四项生化指标(TC、TG、ALT、HOMA-IR)在各中医证型间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的TC、TG与其它三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与TC(r=0.14,P=0.00)、TG(r=0.13,P=0.01)有显著相关性;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ALT升高较其他三证型明显,痰瘀互结证与ALT(r=0.11,P=0.02)有显著相关性;湿热内蕴型HOMA-IR较其它四证型升高明显,湿热内蕴证与HOMA-IR(r=0.14,P=0.02)有显著相关性;痰瘀互结证患者HGB指标有80%高于正常值,湿热蕴结证有72.34%高于正常值,与其它三证比较占比率上升。结论 脂肪肝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具有相关性,生化指标的检查结果能有效地帮助临床进行分型诊断,能够为患者病情的发展以及预后提供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六经辨证分型与临床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84例,非糖尿病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六经辨证分型、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并分析不同证型之间指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分型以少阴证最多见(52.17%),且年龄最大,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阴证病程较长,与阳明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阴证、少阳证、阳明证HDL-C均低于对照组,LDL-C均高于对照组,所有证型组TG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少阴证、少阳证HDL-C高于阳明证,少阴证TG高于少阳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长及病程较久患者,治疗上应注重温阳散寒;不同证型的HDL-C、TG水平不同,对糖尿病六经辨证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少阴证、少阳证、阳明证型患者在治疗上应注重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21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观察组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血压、IL-6、ox-LDL及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及ox-LD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能够有效纠正其血液流变学代谢紊乱,调节血脂水平,减轻炎性症状,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丹参通络解毒汤对瘀热壅毒、毒损心营证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nble angina,UA)患者的血脂以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参通络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ICAM-1和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ICAM-1和V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血脂、黏附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通络解毒汤治疗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代谢、降低ICAM-1和V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健脾生血汤治疗气不摄血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采用激素强的松治疗和健脾生血汤合激素强的松治疗,3个月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治疗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治疗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幅度小于治疗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比较: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治疗组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生血汤能改善气不摄血型慢性ITP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增加血小板计数,改善或消除激素副作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米糠膳食纤维调节血糖和血脂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敬科  赵巍  张华博  刘莹莹  张玉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636-1638,1642
以小米糠膳食纤维为原料,通过测定空腹血糖、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研究了小米糠膳食纤维对血糖和血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空腹血糖值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在0、0.5、2h时的血糖值和曲线下面积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P<0.05);各剂量组对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NSP酶制剂对雏鹅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50只1日龄雏鹅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0.2%和0.4%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NSP酶制剂)后,NSP酶制剂对雏鹅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对GLU(葡萄糖)浓度分别提高了19.47%和13.15%(P<0.05),TP(总蛋白)浓度分别提高了18.74%和22.52%(P<0.05),GPT(谷丙转氨酶)浓度分别提高了28.84%和32.91%(P<0.05);对UA(尿酸)、TC(总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0.2%与0.4%的NSP酶制刑对INS(胰岛素)的提高幅度分别为20.55%与22.83%(P<0.05),对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提高幅度分别为17.60%与16.00%(P<0.05),对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提高幅度分别为21.16%和18.30%(P<0.05).而对TSH(促甲状腺素)、GH(生长激素)、T4(甲状腺素)和GLu(胰高血糖素)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护心通络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护心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6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养高脂饲料以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各组大鼠按治疗方法给药30 d后,观察血清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护心通络方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C)(P<0.05或P<0.01);(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护心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的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均下降,IEA (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IED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护心通络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拟补血方对家兔血常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自拟的以补益药当归、黄芪、党参、炙甘草,结合塔里木盆地植物药耳叶补血草、沙枣、镰叶碱蓬、黑果枸杞等组成的中药方,对家兔进行21天的添加饲喂,进行血常规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的测定),及凝血时间、增重的测定,与空白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自拟中药方能增加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家兔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缩短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选用健康黑白花公犊牛32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8头,通过在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乳酸菌素,研究其对犊牛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素对血清中总蛋白、尿素氮和血糖的影响不显著;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随日粮中乳酸菌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T4组与T1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降低了48.17%。乳酸菌素对IgG的影响较大;IgM的含量随乳酸菌素的增加而升高;IL-1和TNF-α的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IFN-γ的含量T2组与T1组没有显著差异,T3组与T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4组与T1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达到203.13μg·mL-1。通过实验确定乳酸菌素在犊牛日粮中适宜的添加量为30~40 g,进而能增强犊牛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石英晶体电极上微滴血的血凝过程,测定了在血凝过程中压电响应的特征曲线,提出了描述血凝过程的特征压电能参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胎黄的古代文献及近年来中医胎黄理论的分析,探讨胎黄的病因病机,指出胎黄以湿邪瘀阻为主,病机以湿为源,以血分瘀滞为关键,脾虚湿困,肝失疏泄,胆汁泛溢肌肤。探讨在利湿退黄基础上,分清血分瘀滞程度,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胎黄,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按常规方法给试验骡、驴多次静脉输入牛全血,虽出现一定的输血反应,但很快停止消失,一切恢复正常。5匹传贫病马多次输牛血后,输血反应同上,其中3匹含铁细胞减少或消失,临床症状消失;2匹死亡。加用抗过敏药物,输牛全血临床抢救新生仔驹脓毒败血症3例(骡驹2例,马驹1例)痊愈,抢救新生骡驹溶血病3例,亦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笼养不同原产地雄性原鸡滇南亚种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分析血液中各种细胞形态,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其早、中、晚3个时段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血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晚上时段,不同原产地原鸡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时段差异均显著(P〈0.05);白细胞总数各时段均有显著差异(P〈0.05);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血小板计数仅晚上时段出现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段差异均不显著(P〉0.05)。就血细胞显微形态而言,不同原产地原鸡各时段血细胞形态较为一致,表明前期原产地生活习性差异不会导致原鸡血细胞的显微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犬血型系统、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供血犬选择以及输血反应等与安全输血相关的各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探讨了临床上如何对犬进行安全、有效输血以及当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