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型海洋生物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是指针对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海洋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藻类、鱼虾类海洋生物资源为原料,以海洋生物多糖、蛋白和酯类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生物酶工程,生物化工及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通过海洋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实现新一代海洋工业生物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水产生物技术研究的回顾、最新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松林 《水产学报》2007,31(6):825-840
1简要回顾水产生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以水产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水产业应用为目的,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体的综合性技术体系。水产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  相似文献   

3.
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为技术依托,用丰富的三文鱼皮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酶解技术等)、膜工程等高新技术生产出高科技产品——Season^TM海洋胶原蛋白肽,它是小分子(分子量1000Da)的寡肽,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被人体的肠胃和表皮组织直接吸收,能快速补充人体蛋白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人体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改善随年龄增长而导致的生物组织衰老及功能衰退,有增强免疫力、增加骨密度、降低血脂、抗氧化、改善皮肤水分等生理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4.
了望塔     
北京联合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京投产该公司由香港联合水产有限公司独家投资,以现代动物营养、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等为手段,致力于生物添加剂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生产及推广应用,尤以水产用添加剂为主。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它是指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在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生物进行定向设计,对生物材料加工获得产物,从而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新型的跨学科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各地信息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从当代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的发展趋势看,生物工程如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之间相互渗透,其中基因工程向其它工程渗透,从而提高生命高科技研究领域和开发的层次。  相似文献   

7.
陈艳 《中国水产》2009,(11):63-64
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按照预先的设计对生物进行控制和改造或模拟生物及其功能,发展新工艺或新产品的一门科学技术体系,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领域。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在生命科学研究及产业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的广义定义是"生物系统的控制和 应用”.一般意义上的生物技术又称为生物工程, 或称为生物工程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的特定功 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来生产 人类所需的各种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农业、 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造生物,赋予生物以新的功能 和培育出生物新品种等的工艺性综合技术.它主 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4 个分支领域,其中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 生物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初崛起以来, 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预言,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全世界所共同面临的 许多重大问题,如饥饿与营养疾病、能源与环境 污染的根本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 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将就生物技术在饲 料工业和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研究和一简述,以 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日本对大型海藻发酵生产乙醇的技术研究概况。发酵过程为首先使用纤维素分解酶分解大型藻类,使之成为游离单细胞状态,作为发酵的糖原,然后加入3.5%的NaCl,发酵菌种为乳酸菌和酵母菌。东京水产振兴会计划到2013年,利用养殖的马尾藻属藻类,年生产乙醇400万t。  相似文献   

10.
鱼露快速发酵工艺的研究——低盐保温发酵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鱼露快速发酵工艺的研究结果。针对我国生产鱼露的原料,大多是在海上已经加盐30%以上的盐渍小杂鱼这个特点出发,试验采用了低盐保温加速发酵的方法,即将盐渍的原料用淡水冲淡到20-24°Be′的盐度范围内进行发酵,同时提高温度到50-55℃,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试验证明,低盐保温的发酵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原料盐渍时间越长,保温发酵的时间越短,蛋白质分解率越高,低盐保温发酵制品的香味可以达到商品的要求,但不及高盐发酵的浓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厌氧发酵产气剩余污泥的预处理、成形和干燥加工方法,并对剩余污泥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成形后的浒苔厌氧发酵产气剩余污泥颗粒,经过60℃热风干燥70min,终产品含水量可降至13%以下,而且污泥颗粒中的有机质、全钾(K)和全磷(P)含量分别达到55.68%、2.72%和0.048%。污泥颗粒保形好,表面质量高,浒苔厌氧发酵产气剩余污泥是机肥料生成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20,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45, and Pediococcus pentosaceus 220, which exhibit optimal properties among those isol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fermented fish produ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arter cultur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ermented whole carp.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samples inoculated with different single starter cultures showed rapid growth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decline in pH, suppression in the growth of main microflora, as well as increase of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 values and 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 Quantities of nonprotein nitrogen (NPN) and free amino acids (FAA) were higher in whole carp with starter cultures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Severe hydrolysis of protein was observed utilizing 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analysis during fermentation. Moreover, sensory evaluation indicated the higher acceptability of fermented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oculation with the autochthonous starter cultures reduced fermentation time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samples. Therefore, isolates of the strains could be used as potential starters for the fermentation of whole carp.  相似文献   

13.
To make use of underutilized fish species and produce high-quality condiments substitutable for those of mammalian origin, fish sauces were produced on a small industrial scale from three fish species, the flyingfish Cypselurus agoo agoo, the small dolphinfish Coryphaena hippurus, and the deepsea smelt Glossanodon semifasciatus, using salt and koji mold. During 180 days of fermentation, the pH de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4.5 and total nitrogen and free amino acids in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2 g/100 mL and 6000 mg/100 mL, respectively. Halophilic and extreme halophilic bacterial count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from 106 to 108 colony forming units/mL between days 14 and 30 and decreased the reafter. In the final products, the pH and salt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to between soy sauce and a Vietnamese fish sauce, Nuoc mam. The total amino acid and organic acid contents were almost the same as those of Nuoc mam and soy sauce. Sensory evaluation found these products to have lower smell, saltiness, and bitterness, and higher sweetness and umami taste than Nuoc mam. During fermentation, the histamine content increased in one or two of three fermentation tanks for each fish species. As a result, the histamine content of the final produc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uoc mam.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水产育种技术也开始从传统的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技术,逐渐向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性别控制、基因转移以及基因编辑等现代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虽然,我国水产种业已经形成并蓬勃发展,但仍存在良种覆盖率低、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和挑战。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棘皮动物(海参和海胆)的种质资源概况、水产养殖育种新技术及在经济棘皮动物中的应用,并对海参、海胆养殖业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合理开发我国经济棘皮动物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一株有脱氮作用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进行简易发酵,以对虾饲料及赤砂糖为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及发酵条件优化,在对虾饲料3 g/L、赤砂糖6g/L、接种量1×108 CFU/ml、发酵温度31℃、装液量40%条件下,发酵24 h可获得活菌数为1.16× 1010 CFU/ml的发酵产物.使用发酵得到的巨大芽孢杆菌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物絮团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添加芽孢杆菌和赤砂糖的增强絮团组的絮团形成速度较添加赤砂糖的絮团组及传统养殖的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整体上增强絮团组的亚硝酸氮水平与絮团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养殖结束时,添加巨大芽孢杆菌组的对虾体长、体重水平均显著高于另2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功能益生菌发酵方式,并验证添加功能益生菌可提高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宁豫昌  吴祖芳  翁佩芳 《水产学报》2018,42(9):1497-1509
鱼酱油是一种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被广泛使用的海鲜调味品,一般是以新鲜海鱼或虾为原料,并拌入大量的食盐(一般20%~30%),在开放环境下经过长期缓慢发酵而制成,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传统的鱼酱油生产存在发酵周期过长、生物胺积累、产品品质不一致等问题,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发酵剂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在概述传统鱼酱油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传统鱼酱油中的产酶微生物种类,以及利用微生物促进鱼酱油发酵和改善鱼酱油产品品质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海参液态发酵制备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宁  张苓花  王运吉 《水产科学》2006,25(11):559-562
以优化的纳豆枯草杆菌液态发酵条件为基础,海参为培养基液态发酵生产枯草杆菌蛋白酶。试验结果表明:发酵12 h时菌体生长达到最高峰,12~80 h为稳定期,80 h后为衰亡期;通过纤溶酶活力测定发现,发酵产酶活力最高时间为3 d,酶活力高达245.75 IU/m l,菌体生长时间与酶活力相关;发酵前后发酵液中总糖和蛋白质的浓度均有减少且与菌体生长情况相对应,说明发酵过程中菌体利用发酵液中的糖、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生长,而氨基酸的含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8.
我国离岸养殖工程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离岸养殖工程对于保障水产品供给、开发蓝色国土资源、实现海洋水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网箱养殖工程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外在深水抗风浪网箱和养殖工船方面的研发进展,指出未来离岸养殖工程发展趋势是养殖设施系统大型化、养殖环境生态化、养殖地域外向化、养殖过程低碳化,提出了我国离岸养殖工程发展战略目标是:至2020年,全面形成面向深海、合理分布于主权海域的海上水产品养殖生产与流通体系,实现海洋渔业由"捕"向"养"的根本性转变,建立领先于世界的工业化蓝色农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第五次世界渔业大会报告看水产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介绍了2008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五次世界渔业大会上的学术报告情况.着重分析生物技术领域各专业的口头报告的数量、内容,并综述了各专业主旨报告及大会主旨报告中生物技术报告等所涉及的新技术和新的学术思想.最后,作者根据自己的体会论述了水产生物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推荐了不久将用于水产养殖业并可能起到对产业技术发展有较大推进作用的几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