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柴胡三参胶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中HERG K+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柴胡三参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为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途径。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胡三参胶囊(青蒿)组、柴胡三参胶囊(常山)组、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每组各10只,药物组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10 d开始预先给药,连续10 d,观察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心电图改变及心肌中HERG K+通道蛋白表达。结果 柴胡三参胶囊能够降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5)、显著性的降低大鼠心肌细胞HERG K+通道蛋白的失活(P<0.01)。结论 柴胡三参胶囊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心肌细胞HERG K+通道蛋白是其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法4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及对照组(普罗帕酮治疗),并于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2%vs35.0%,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低于对照组的40.0%,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柴胡三参胶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和分布的影响,为柴胡三参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胡三参胶囊(青蒿组)、柴胡三参胶囊(常山组)、胺碘酮组、稳心颗粒组,每组各10只。相应干预10 d后,除空白组和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取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结扎法制作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再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x43蛋白在各组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结果 柴胡三参胶囊(青蒿组)与柴胡三参胶囊(常山组)Cx43免疫组化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胡三参胶囊心律失常评分降低(P<0.05)、死亡率降低、Cx43平均灰度值增高(P<0.05)及分布紊乱得到改善。结论 柴胡三参胶囊(青蒿)与柴胡三参胶囊(常山)均能够改善心肌缺血时Cx43的表达及分布,保护心肌,从而减少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且柴胡三参胶囊(青蒿)临床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介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对 3 7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 ,并于术前 1d、术后即时及术后 1a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3 7例患者中 ,手术成功 3 3例 (成功率89.12 %)。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患者每分输出量、二尖瓣A峰与E峰充盈速度比值术后即时与术前 1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1a后与术前 1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有轻微下降 ,但 1a后明显增加。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能安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且效果确切 ,术中对心功能不产生影响 ;远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组类型较多的心脏疾病.其中室性早搏(室早)更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它不仅见于各种病因的心脏病患者,而且健康人也能发生。一般认为良性患者不予治疗也预后良好,但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早常可触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尤其在心肌梗塞时.频发室早则有较大的危险性.重者会猝死。而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组类型较多的心脏疾病.其中室性早搏(室早)更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它不仅见于各种病因的心脏病患者,而且健康人也能发生。一般认为良性患者不予治疗也预后良好,但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早常可触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尤其在心肌梗塞时.频发室早则有较大的危险性.重者会猝死。而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组、美托洛尔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参松养心胶囊、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两者联合的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后,3个组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  相似文献   

8.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ST段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组),每组12只。采用夹闭左冠状动脉30 min,再灌注90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夹闭前SF组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5 mL/100g进行预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在整个缺血再灌注期间心电图ST段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SF组ST段变化均低于IR组各时间对应值,SF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佐治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 :6 7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7例 ,对照组 32例。治疗组予口服复方丹参片、心得安、谷维素治疗 ,4周为 1疗程。对照组除不服用复方丹参片外 ,其他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显效 16例 ,好转 1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4.6 % ;对照组 32例 ,显效 8例 ,好转 13例 ,无效 11例 ,总有效率 6 5 .6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H c=6 .76 6 ,P<0 .0 1)。结论 :复方丹参佐治室性早搏 ,能明显提高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无任何不良副作用 ,不失为抗心律失常有价值的辅佐药物。  相似文献   

10.
黄连素(药店有售)常作为抗菌药物用于肠道感染、菌痢的治疗。近来发现口服黄连素可以治疗心律失常,尤以治疗室性早搏及室上性早搏为佳。据报道,黄连素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70%,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可达8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案例121份,运用Excel表及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21份案例中,使用中药70种,其中高频中药26种,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为川芎、炙甘草、丹参、石菖蒲、远志、白参、三七、桂枝、茯神、麦冬。获得3个聚类方:第一类方行气活血化瘀,宣通心阳,祛痰宽胸,由血府逐瘀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第二类方补益心气,养血安神,由养心汤加减;第三类方温通心阳,活血行滞,由自拟宣痹冠心丸加减。结论 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注重温通心阳,活血行滞,兼以养心安神,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2.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本文对中医药外治疗法在神经性皮炎中的治疗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单纯使用中药,中医药外用联合光波照射,中西医结合等。这些外治手段疗效显著,且可以避免西药激素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在临床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中医药外治法可以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中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骨转移癌痛是由晚期恶性肿瘤转移到骨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痛势剧烈,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西医治疗以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为主,疗效肯定且显效迅速,但是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产生多种毒副反应,而中医治疗能够缓解西医治疗带来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且有一定的止痛、抗肿瘤作用,临床上与西医联合使用则可以优势互补,达到增效减毒、痛瘤同治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崔霞教授将伏邪理论引入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辨治中,认为瘀热留伏是其重要病机。发作期,外邪诱发伏邪,风火相煽,或湿热浸淫,瘀热相搏,重在清热泻火,宣透伏邪,予银翘散合升降散加减或柴胡达原饮加减;缓解期,邪伏血络,瘀热内蕴,治以凉血散瘀,滋阴益气,方以当归复感汤加减。强调瘀热贯穿本病始终,治疗全程酌情凉血散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汤剂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硝酸甘油用量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龄老年住院患者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收集心内科住院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21例,其中高血压病22例,冠心病51例,冠心病合并症19例,其他疾病及无器质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29例),分析其心律失常及HRV时域指标.结果 高危室性早搏仅见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  相似文献   

17.
支饮是中医临床常见病种,涵盖了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武维屏教授擅用桑苏桂苓汤加减治疗支饮。临床中,先抓主症而定支饮之病,治宜桑苏桂苓汤加减。强调认识疾病之轻重缓急,先咳喘而后肿胀为"肿喘"一候。桑苏桂苓汤三焦分治祛水饮,五脏同调和为上。在此方证基础上,若为外感,驱邪最重要,若无外感,须调气并通阳。支饮之实证,病由肺及肾,虚证则由肾及肺,观疾病之整体,当始终实脾脏,久病还须化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血装凝血因子((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CH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打组45例及西药组35例,检测各组治打前后血液中CRP,FIB水平〔结果2组治打前C RP和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打前比较,2组患者治打后血清CRP,FI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打组患者治打后CRP,FIB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CRP,FIB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