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阐明胡麻脱粒物料在振动筛上实际的筛分效果,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胡麻脱粒物料在胡麻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中的清选效果进行研究,探究鱼鳞筛开口角度、气流速度、清选筛振动频率以及清选筛振幅对清选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统计胡麻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来衡量不同工作参数下分离清选装置的工作性能。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鱼鳞筛开口角度最优为30°,鱼鳞筛透筛率为79.77%,茎秆透筛率为65.52%,籽粒透筛率为90.01%;振动筛振动幅度最优为15 mm,胡麻籽粒损失率为3.6%,籽粒含杂率为3.4%;振动筛振动频率最优为6 Hz,清选损失率为3.5%,籽粒含杂率为3.4%;风机风速最优为5.5 m·s-1,籽粒含杂率为3.2%,清选损失率为3.0%。结合优化工作参数进行大田作业性能验证试验,通过对机收后的收集物料测定试验指标可知,总清选损失率为3.58%,籽粒含杂率为3.16%,大田试验结果与仿真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机收后的胡麻籽粒外形完整,破损现象较少,含杂率与总损失率均达到相关试验标准要求,表明优化后的参数满足胡麻联合收获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提升自走式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工作性能,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与试验结果,以样机前进速度、纹杆-杆齿组合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和打捆装置主动带轮转速为自变量,籽粒破碎率、碎芒率和成捆率为响应值,依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各因素与籽粒破碎率、碎芒率和成捆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籽粒破碎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纹杆-杆齿组合滚筒转速、脱粒间隙、样机前进速度和打捆装置主动带轮转速;对碎芒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纹杆-杆齿组合滚筒转速、样机前进速度、脱粒间隙和打捆装置主动带轮转速;对成捆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打捆装置主动带轮转速、脱粒间隙、纹杆-杆齿组合滚筒转速和样机前进速度。该一体机最佳工作参数为:样机前进速度为1.95 m·s-1,纹杆-杆齿组合滚筒转速为864 r·min-1,脱粒间隙为13 mm,打捆装置主动带轮转速为600 r·min-1。田间验证试验表明,自走式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作业的籽粒破碎率均值为1.32%、碎芒率均值为97.58%、成捆率为98.36%,表明在优化工作参数条件下一体机能够降低青稞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籽粒破碎,解决了青稞机械化收获中不易碎芒、秸秆回收劳动强度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玉米幼苗对不同强度风吹危害的逆境生理响应特征,2013年在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CK)、9、15 m·s-1和18 m·s-1净风吹袭20 min下玉米幼苗丙二醛含量(MDA)、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风吹强度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生长量和地上生物量下降,其中18 m·s-1处理的株高和茎粗生长量及地上生物量分别较CK下降4.48%、11.28%和13.23%;风吹胁迫下玉米幼苗丙二醛含量与CK没有显著差异,但各处理膜透性均显著高于CK,其中15 m·s-1和18 m·s-1处理膜透性分别较CK增加84.36%和116.62%;随着风吹强度增强,SOD、POD和CAT活性均趋于增加,其中18 m·s-1处理分别较CK增加37.45%、94.65%和82.14%;随着风吹强度增强,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脯氨酸含量趋于下降,和CK相比,18 m·s-1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1.48%,脯氨酸含量下降40.26%。结果表明,20 min风吹处理已对玉米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虽未导致玉米幼苗明显的膜脂过氧化,却使其细胞膜受损,SOD、POD和CAT在防止其膜脂过氧化过氧化过程中共同发挥了保护细胞膜的作用,可溶性糖起到了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间作模式下小麦联合收获机清选性能,研究旋风分离筒内流场和颗粒的运动状态,探索分离筒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运用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耦合的方法分析了气流与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喂入速度、吸杂压强、筒体高度、下椎体角度为试验因素对清选过程进行了仿真正交试验,对最佳清选参数组合完成了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气流在分离筒内形成内、外旋涡,内漩涡的运动使短茎秆进入吸杂管道,籽粒在外旋涡的作用下滑落到集粮盘;仿真试验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喂入速度12 m·s-1吸杂压强-1 800 Pa、筒体高度350 mm、下椎体的角度65°,得到的清洁率和损失率分别为92.18%和1.99%,与田间试验的误差分别为2.947%和7.428%。  相似文献   

5.
振动式阶梯铲状马铃薯挖掘机作业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振动式阶梯铲状马铃薯挖掘机最佳作业参数,依据振动减阻收获机理,通过改变影响振动式阶梯铲状马铃薯挖掘机收获作业性能指标的4个主要作业参数:整机前进速度、挖掘深度、挖掘铲长度、曲柄偏心距,以挖掘机损失率、明薯率及伤薯率为评价指标进行马铃薯挖掘性能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研究,应用综合评分法得出了振动式阶梯铲状马铃薯挖掘机作业时各参数的最优组合,即:整机前进速度为0.55 m·s-1、挖掘深度为210 mm 、挖掘铲长度205 mm、曲柄偏心距为6 mm。按照该最优组合作业参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马铃薯挖掘机明薯率为97.6%、伤薯为3.9%、损失率为3.5%,符合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本地品种小红毛、常规品种陇谷11号、晋谷29号和杂交品种张杂谷5号、华大3号为供试材料,在宁夏同心县旱作田比较孕穗期和灌浆中期不同谷子品种叶片光强-光合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孕穗期,不同谷子品种的表观量子效率在0.044~0.079 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的变化范围在14.11~50.59 μmol·m-2·s-1之间;最大光合速率的变化范围为38.53~50.01 μmol·m-2·s-1,暗呼吸速率变化范围为2.16~5.28 μmol·m-2·s-1。本地品种小红毛在孕穗期的表观量子效率高(0.079 μmol·m-2·s-1),利用低光强的能力较强,而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的最大光合速率较高(陇谷11号和晋谷29号分别为38.53、47.53 μmol·m-2·s-1、张杂谷5号和华大3号分别为44.06、50.01 μmol·m-2·s-1),利用强光的能力强,且杂交品种大于常规品种。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的光合能力强,可为谷子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甘肃产区沙棘加工企业沙棘枝条果脱果、筛分除杂后的纯果含杂率,在传统的ZKB型直线振动筛基础上,设计了配置3层筛片的直线振动筛,其中3层筛片筛孔直径分别为12、8、5 mm。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软件,并以振动筛振动方向角、振幅和频率为自变量、振动筛筛分效率和筛分速度为响应值,采用综合评分法设计正交试验,对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振动方向角为45°、振幅为2 mm、振动频率为18 Hz时筛分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进行样机试验,下层筛筛分效率、筛分速度分别为85.3%、0.33 m·s-1,上层筛筛分效率、筛分速度分别为85.9%、0.38 m·s-1,该机主要设计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满足企业对筛分效率的需求。样机实地试验与仿真试验对9组试验数据的4个指标差异、最佳振动参数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8.
利用锡林郭勒盟8个国家气象站点1956-2017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的年平均气温均值为2.76℃,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43℃·(10a)-1,比全国的上升速率高34.38%;锡林郭勒盟年降水量均值为253.86 mm,具有微弱递减趋势,年降水量递减速率约为6.32 mm·(10a)-1,与全球和中国的整体变化趋势相反,该递减趋势未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锡林郭勒盟蒸发皿年蒸发量均值为2 164.75 mm,具有递增趋势,该趋势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递增速率为10.90 mm·(10a)-1,与全球和中国的整体变化趋势相反;锡林郭勒盟年平均风速均值为3.76 m·s-1,具有明显的递减趋势,该递减趋势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递减速率为0.16 m·s-1·(10a)-1,比全国的递减速率略低;锡林郭勒盟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具有不同尺度的周期,而蒸发皿年蒸发量周期性弱。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研究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在残膜回收作业过程中不同工作参数对其卷膜效果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建立了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内部气流场模型,模拟卷膜作业过程中气流流动的动态变化过程。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风机安装角、入口气流速度、卷膜辊转速与评价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作业效果相关3个不同位置处速度值(从动辊表面竖直方向气流速度v1、卷膜辊表面水平方向气流速度v2和导膜板下表面气流速度v3)的数学模型,寻求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风机安装角为33°、入口气流速度为3.50 m·s-1、卷膜辊转速为17 rad·s-1时,评价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作业效果的响应值达到最优。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的工作参数优化后,马铃薯收获与气力辅助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残膜回收率为91.6%、含杂率为7.5%,达到国家与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北方寒区日光温室冬季基质袋培番茄蒸腾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寒区日光温室冬季生产基本无通风,为了探寻室内弱光、高湿、低温及低风速环境下的番茄蒸腾量模拟模型,基于Penman-Monteith(P-M)方程及适应此特定环境的边界层空气动力学阻力、气孔平均阻力、土壤热通量等参数模拟了温室长季节栽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单株的蒸腾速率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揭示了蒸腾速率与净辐射、饱和水汽压差的日变化规律,确定了蒸腾速率与植株上方净辐射的定量关系,检验了土壤热通量取值对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2017-12-11—2018-01-03室内太阳总辐射最大值367 W·m-2、夜晚及阴天相对湿度接近100%、室内风速接近0 m·s-1的情况下,单株植株边界层空气动力学阻力变化范围晴天为147~438 s·m-1,阴天为 211~365 s·m-1;气孔平均阻力晴天69~1 506 s·m-1,阴天132~1 151 s·m-1;P-M方程模拟的单株番茄逐时蒸腾速率在晴天、阴天中午的平均值分别为0.06、0.02 mm·h-1,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0%。研究还表明,单株番茄上方净辐射量的43.5%通过蒸腾作用转化为潜热;试验环境下,土壤热通量的取值变化对蒸腾速率影响不大。研究确定的蒸腾速率估算模型可为北方寒区冬季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蒸腾量估算以及水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中西部地区林果套种模式下的‘四粒红’花生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调研的基础上,应用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MS-70红外线水分测定仪和ZRQF-F30J手持式数显热球风速计等试验设备,研究花生在挖掘铺放晾晒过程中含水率,秧柄节点、果柄节点与果柄拉伸力,花生荚果破碎力以及花生荚果、茎秆和叶片在不同含水率下的风力悬浮速度范围。本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的收获时间为花生晾晒后5~7 d,此时花生秧蔓、果柄、花生荚果的含水率分别为34.5%降至24.0%、22.0%降至16.0%、14.0%降至9.0%,果柄、秧柄节点、果柄节点的拉伸力分别为14.95~15.10、12.50~12.90、8.45~8.60 N,花生荚果侧面、荚果正面、荚果立面破碎力分别为45.0 N降至41.0 N、86.5 N降至70.3 N、42.0 N降至36.1 N,花生荚果、茎秆、花生叶片的风力悬浮速度分别为5.82~6.97、2.43~2.77、1.97~2.44 m·s-1,研究结果为后续花生收获机械设计、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藜麦多种植于高海拔、丘陵山区,种植地块小、坡度大、道路狭窄,为降低普通稻麦联合收割机收割藜麦损失大、含杂高、喂入不畅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藜麦种植农艺和茎秆特性设计了一种丘陵山地藜麦联合收割机。该机采用小行距扩口链齿喂入装置,配合下割刀、纹杆与杆齿组合式纵轴流脱粒滚筒、组合式分离凹板、双层往复式振动筛等装置,实现藜麦顺畅喂入、脱粒与分离、清选作业,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仿真,并进行田间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藜麦分禾喂入过程分禾角度较小,不会产生茎秆折损。试验结果表明:藜麦籽粒含水率14%、茎秆含水率为26%时,脱净率96.83%、含杂率4.30%、破损率0.15%、割台损失率1.54%、夹带损失率0.92%、清选损失率0.52%、总损失率2.98%。作业期间整机运行平稳,满足藜麦机械化收获要求与作业指标,可以作为丘陵山地藜麦联合收割机使用。本文可为藜麦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地牧草调制机关键设计参数确定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切割速比、压辊圆周速度和拨禾速比3个山地牧草调制机关键设计参数,依据牧草收获农艺要求,以作业割茬高度低、重割次数少、压扁比例高及碎草损率失小为试验评价指标,结合正交试验研究,应用综合平衡法,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最优方案组合:切割速比为2.5、压辊圆周速度为4.2 m·s-1、拨禾速比为2.5。按照该最优方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作业割茬为42 mm、重割率为0.73%、压扁比例为46.5%及碎草损失率为2.3%,符合牧草收获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菊芋收获作业要求,研制了大挖深菊芋收获机。该机由外倾整体式条形挖掘铲、两级抖动链式输送分离器及机架、地轮构成,可一次性完成菊芋挖掘、芋土分离、输送、铺放。田间试验表明:该机能在250~500 mm挖掘深度,初霜冻、菊芋团块根系发达地块,克服冻土块、砾石卡塞导致的土壤拥堵,实现持续稳定作业; 对菊芋收获质量好,芋土分离效果良好,损失率、伤薯率、含杂率分别小于1.75%、4.8%、4.5%, 满足菊芋收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巴旦木脱青皮工作效率,基于原巴旦木脱青皮机设计了一种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通过改变原机结构,将组合式定滚筒改为一体式动滚筒;基于多头螺旋辊结构将脱皮转轴转变为分段脱皮的作业模式,通过不同工件对实现喂料、破皮、揉搓,确定了关键部件结构参数;改变了传动形式,实现了多工件同源驱动、等速比运动,通过改进样机脱皮转轴结构和传动配置,可在工作中避免物料积存,消除壅堵。制作了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实测效果表明:改进后样机在主轴转速300 r·min-1、间隙20 mm、喂入速度750 kg·h-1时,脱净率为96.26%、破损率为2.36%,对比原巴旦木脱青皮机具有喂入稳定、脱皮过程流畅等优势,脱净率增长2.10%、破损率降低1.68%。研究结果可为研发巴旦木初加工设备和提高脱皮机械性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