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锌、铜对水稻幼苗生长及超氧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使用缺Cu或Zn与缺Cu、Zn的木村B营养液培养耐性品种IR8192—32—2和敏感品种IR26幼苗至七叶期,缺Cu的稻苗只是新生叶叶尖枯黄,扭曲。而缺Zn与缺Cu、Zn的稻苗叶脉间全部褪绿,根系衰退。缺Zn与缺Cu、Zn的稻苗叶绿素含量、根长、株高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不耐性品种降低的幅度大。凡是缺素培养的稻苗,根和叶的SOD活性均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2.
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洪积土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地区洪积土不缺Cu,但部分洪积土有效Zn,Fe,Mn不足,影响洪积土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因子依次是土壤酸碱度,有机质,CEC和CaCO3,质地的影响最小,酸碱度和CaCO3为负效应,有机质和CEC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连续浸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铁、铜的形态组成及其与有效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铁主要以RES—Fe和R_2O_3—Fe形态存在;铜主要以RES—Cu形态存在,其次是FXC—Cu和R_2O_3—Cu。土壤中RES—Fe的相对含量旱地土壤高于水旱轮作土壤,而水旱轮作土壤又高于冬水田,R_2O_3—Fe、CA—Fe、OM—Fe都是旱地土壤低,冬水田最高。土壤中WS—Cu、EXC—Cu和ERMn—Cu三种形态含量:冬水田相对最高,水旱轮作次之,旱地最低。有效铁与CA-Fe和R_2O_3—Fe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冬水田供铁较充足,而旱地土壤易于缺铁。有效铜与EXC—Cu和ER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冬水田供铜较充足,旱土土壤则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4.
5种无机物对猴头菌发菌期,产量及锌,硒富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ZnSO4、MgSO4、HBO3、NaHSeO3、KCl对猴头菌发菌期、产量及Zn、Se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关中地区的原料栽培猴头菌,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ZnSO4、MgSO4、NaHSeO3、KCl不会影响猴头菌的发菌期和产量,而加入的ZnSO4和NaHSeO3能显著地提高子实体中Zn、Se元素的含量;在试验范围内,猴头菌对Zn和Se的富集分别是线性和非线性规律;HBO3对发菌期的影响符合二次多项式趋势,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其垂直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五台山区土壤中Fe、Mn、Cu、Zn、Co、Ni、Cr、Pb、As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及其垂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五台山区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均在中国和世界土壤含量范围之内,就平均含量而言:Cr、Pb低于中国、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量及地壳丰度;Fe低于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量而与中国土壤相近;Cu、Zn、Mn低于中国土壤而与世界土壤下限接近;Co、Ni高于中国及世界土壤而低于地壳丰度;AS高于世界土壤而低于中国土壤。整体属清洁理想水平,达到了自然保护区的标准。2、五台山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背景值的变异系数为14.62~44.67%。元素含量顺序为Fe>Mn>Zn>Ni>Cr>Cu>Co>Pb>As,这与中国及世界土壤中含量顺序不完全一致。3、在垂直分并规律上,总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化学元素含量增高,但各元素的分异特征是不一致的;在土体内除Cu、Zn、Mn、Ni外,其它元素的垂直分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对瓜类作物抗疫病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对疫病菌的抑菌效果为B〉Cu〉Fe〉Zn〉Mn;营养液中B、Cu、Fe的浓度对黄瓜疫病病情影响较大,Zn,Mn的浓度对疫病病情影响不大;在缺硼土壤上增施硼肥,可以较好地提高节瓜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疫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宜兴市水稻土表层土壤pH及B、Cu、Zn、Mn有效态含量的变化蒋定安1成杰民2(1江苏宜兴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宜兴214200;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CHANGEOFpHANDAVAILABLEPOOLOFB,Cu,Zn,...  相似文献   

8.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双峰驼羔全血和被毛Se、Fe、Zn、Cu、Co、Mn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计算出Fe/Zn、Fe/Cu和Cu/Zn的比值。结果表明被毛中元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全血,当地驼羔处于低Mn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了番茄植株在不同生育期若干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幼苗、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个生育期的同期比较中,4种微量元素Fe,Zn,Cu,Mn在其根部含量高于茎部和叶部的含量。幼苗期Fe的加权平均深度远高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Zn和Cu表现出营养生长期的加权平均浓度较高,而该时期Mn则最低。4种宏量元素Mg,Ca,K,Na则是,在3个生育期中,叶部的Ca含量高于茎部和根部的,而  相似文献   

10.
根据11种矿质元素在成熟期麦茬稻植株中的含量,将其分为3组:①N,P,K,Ca,Mg,含量15-150kg·hm^-2;②Fe,Mn,Zn,含量0.15-15kg·hm^-2;③B,Cu,Mo,含量为0.15kg.hm^-2以下。从不同生育期稻株内的浓度变化看,N,P,K,Ca,Fe,Mg,Mn,Zn,Cu拔节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B元素抽穗前浓度较低,抽穗后上升较快,成熟时达到高峰;Mo拔节  相似文献   

11.
选取云南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55个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糙米、精米及其对应种植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糙米和精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并对矿质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水稻品种(系)间差异极大.糙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精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与糙米相似.除Na外,糙米中K、P、Ca、Mg、Cu、Zn等17种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精米.2)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Ca、Ni、Cr、K、Mg、Mn、Sr、Cu、Ba、S、Na、Zn、Fe、Sn、P、Al、B、Mo.3)稻米与土壤间各矿质元素含量密切相关.水稻籽粒中P、Cr、Sr、Mg、Zn、Cu、S和Ni的聚集,主要归因于水稻土中矿质元素的聚集和迁移,其迁移能力大小依次为P、Cr、Sr、Mg、Zn、K、Ca、S、Cu、Ni.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稻品种中镉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提供的10个水稻品种为供试作物,在土壤外源添加Cd为2.5,10mg.kg-1,以不添加Cd为对照的条件下,根据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低镉和高镉积累水稻品种,分析水稻根、茎叶、糙米中Cd含量与Cu,Fe,Mn,P,Si,Zn的相关关系。在Cd添加2.5mg.kg-1的条件下,研究低Cd和高Cd积累水稻品种中Cu,Fe,Mn,P,Si,Zn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水稻品种中,品种4和品种5属于低镉积累,品种9属于高镉积累,在Cd添加浓度为2.5mg.kg-1和10mg.kg-1时,2个水稻品种糙米中Cd含量分别相差0.79mg.kg-1和2.61mg.kg-1。水稻根系中Cd与Mn有协同作用,茎叶中Cd与Mn、P有协同作用,糙米中Cd与P有拮抗作用。减少水稻对Mn的吸收量可以降低根系对Cd的吸收,适当增加P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糙米中Cd含量。  相似文献   

13.
锌离子活度对水稻膜透性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选用锌营养特性不同的4个水稻基因型,采用HEDTA螯合缓冲营养液培养,研究了不同锌离子活度对水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锌离子活度会严重伤害水稻秧苗的细胞膜结构,但水稻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明显差异,锌敏感基因型IR26受伤害的程度明显大于耐低锌基因型IR8192,籽粒富锌基因型碧玉早糯居前两者之间,而籽粒低锌基因型浙农921受伤害程度最低。在相同的缺锌条件下,各水稻基因型根系H+分泌量增多,耐低锌基因型IR8192的增加幅度显著大干锌敏感基因型IR26,籽粒富锌水稻基因型碧玉早糯也能够分泌较多的H+,增加  相似文献   

14.
小麦、油菜耐缺锰能力田间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耐缺锰能力不同的7个油菜品种和2个小麦品种,在水旱轮作的严重缺锰土壤上,进行了2种作物不同品种耐缺锰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缺锰土壤上,油菜的耐缺锰能力明显高于小麦。7个油菜品种中,有5个品种仅在秧田期出现了轻度缺锰症,但持续时间较短,移栽至大田后所有油菜品种均未出现缺锰症,且缺锰处理植株叶色、长势和收获后的籽粒产量与正常供锰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2个小麦品种则从分蘖期开始出现缺锰症,并一直持续到孕穗期。其中,耐缺锰能力相对较纱的川麦22号发病更为严重。缺锰胁迫使小麦减产30%以上。在水旱轮作的缺锰土壤上,直播油菜相对产量略高于移栽油菜。  相似文献   

15.
叶面喷施锌肥对不同镉水平下水稻产量及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镉的盆栽试验,研究在生育后期叶面喷施锌肥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不同部位锌(Zn)、镉(Cd)、铜(Cu)、铁(Fe)、锰(Mn)和钙(Ca)等元素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镉处理浓度越高,其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与对照相比,在镉添加水平为2.5和5mg·kg-1时,植株的鲜质量分别降低了14.0%和15.9%,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5.3%和7.6%,产量降低了27.9%和48.4%,而糙米中镉含量分别达到了0.35和0.65mg·kg-1,高于农业部食品安全标准(0.2mg·kg-1);生育后期叶面喷施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植株各部位锌含量显著增加,而Fe、Mn、Cu等元素含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2.5mg·kg-1镉处理下,叶面喷施锌肥后糙米镉含量提高41.9%,而在5mg.kg-1镉处理下,糙米镉含量却降低了15.4%;相关分析表明,糙米中镉与锌无明显相关性,而与Mn、Cu、Mg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叶面施锌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米锌营养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水稻灌浆早期叶面施锌对稻米锌浓度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与叶片气孔特征的关系,旨在为稻作生产上生物强化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2016—2017年在土培条件下,以6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于抽穗期、抽穗后6 d和12 d叶面喷施0.2%ZnSO_4共3次,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抽穗灌浆期测定剑叶气孔导度和气孔结构,成熟期测定产量性状、糙米锌浓度、植酸浓度和植酸与锌的摩尔比。结果表明,尽管叶面施锌对水稻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改变稻米的锌含量水平。与对照相比,锌处理使两年所有品种糙米锌浓度平均增加27.9%(P0.01)。锌处理对各品种糙米植酸浓度没有影响,但使植酸与锌摩尔比平均下降23.4%(P0.01)。灌浆期叶面施锌对糙米锌浓度、植酸与锌摩尔比的影响因品种而异,表现在锌处理与品种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其中3个低锌水稻品种的响应明显大于3个高锌水稻品种。相关分析表明,叶面施锌导致糙米锌浓度的增幅与灌浆早期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气孔长度和密度相关不密切。水稻灌浆初期叶面施锌可大幅增加糙米锌浓度及其生物有效性,增幅因品种不同而异;水稻本身锌水平低,叶片气孔导度大均有利于叶面锌肥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攀西及相邻地区稻米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类型及其产地间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含量的变异。结果表明 :①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平均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镁 >钙 >锌 >锰 >铜 >铁 ;不同品种间稻米中铁含量变异系数最大 ,其次为钙 ,锌含量变异系数最小 ;不同水稻类型间粳型品种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平均含量最高 ,其次为常规籼型品种 ,杂交籼型品种稻米中 6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最低 ;②雅安和温江两产地 3供试品种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含量相对较高 ,会理 3供试品种稻米中 6种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低 ;不同产地间稻米中铜含量变异系数最大 ,其次为铁 ,锌含量变异系数最小 ;③稻米中锰含量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和 pH值显著负相关 ;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与稻米中锌、铜含量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稻米中镁含量与土壤中钙全量显著负相关 ;稻米中钙含量与土壤中铜全量显著负相关 ;稻米中锌含量与土壤中镁全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硒(Se)、硅(Si)在减少植物对Cd的吸收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以籽粒低镉积累杂交籼稻宜香2115和籽粒高镉积累杂交籼稻川谷优234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Se、Si及其配施对杂交籼稻Cd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e、Si对水稻茎、叶、穗和糙米中Cd、Ca、Cu、Mn、Zn、Se和Si含量有显著影响。川谷优2348中Cd、Ca、Cu、Mn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宜香2115,Se和Si含量则低于后者。Se、Si降低宜香2115茎秆Cd、Cu、Mn含量、穗部Cu含量及川谷优2348叶片Cd含量,增加了两个品种叶片及川谷优2348茎秆中Ca含量。Si+6μmol/L Se处理显著降低宜香2115茎秆中Zn、叶片中Cd、川谷优2348茎秆Mn以及穗部Ca含量,促进宜香2115叶片Cu、Zn含量的升高;Si+12μmol/L Se处理抑制川谷优2348茎秆Cd、Zn和宜香2115穗部Zn的积累,促进川谷优2348茎秆中Cu和穗部Mn、Zn的积累。所有Se、Si处理均降低宜香2115穗部Cd含量,但高浓度Se处理下川谷优2348穗部Cd含量下降幅度变小甚至略升。宜香2115在单施6μmol/L Se下糙米Cd含量最低,川谷优2348则在Si+6μmol/L Se和12μmol/L Se下糙米Cd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Zn2+活度(pZn2+11.0和pZn2+9.7)的营养液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水稻Zn营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水稻Zn营养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汕优10号(杂交水稻)和二九丰为耐缺Zn品种,而IR26和白香禾(粳稻)为Zn敏感品种.水稻耐缺Zn能力与其根系生长特性有关,虽然几乎所有品种的秧苗在pZn2+11.0活度下根数都减少,Zn敏感品种的根长也缩短,但耐缺Zn品种秧苗的根长在pZn2+11.0活度下却比pZn2+9.7活度下增加.研究结果还表明,水稻耐缺Zn能力可能与秧苗的含水量及其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不同色稻的精米与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用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皮颜色类型的36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季节、地点)条件下,精米与米糠中Se、Cu、Fe、Zn、Ca和Mn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精米中6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排序为:Ca>Mn>Zn>Fe>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809、9.915、7.988、6.025、2.205、0.024μg·g-1;米糠中为:Ca>Mn>Fe>Zn>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97.221、125.705、62.189、26.761、14.580、0.061μg·g-1.(2)6种元素在米糠中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在精米中的含量,其中,Mn在米糠中的含量是精米中的13.07倍,Fe为12.76倍,Cu、Ca、Zn、Se分别为7.48、5.07、3.56、2.71倍.(3)除黑米精米中Ca含量极显著高于白米、红米精米,白米米糠中Mn含量极显著高于黑米、红米米糠外,其余各元素含量在不同种皮颜色类型间差异不显著.(4)在3种环境下均表现显著正相关的包括:精米Zn与精米Mn、米糠Fe与米糠Zn、精米Se与米糠Se、精米Mn与米糠Mn,而米糠Fe与米糠Ca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