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酱色素     
该色素是利用糖液为原料精制而成的一种深褐至墨色的食用天然色素。该色素具有色泽好,着色性能强,易溶于水,食用安全,价格低廉等优点。该色素是所有食用天然色素中用量最多的一种色素。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和FCC标准。 应用范围 该色素可用于酱油、醋、罐头、糖果、饮料、冰淇淋、果冻、果酱和医药等,作用剂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量而定。 技术特点 该技术可利用各种糖厂的废糖液生产食用天然色素,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简便,生产规模可大可小,比用糖生产焦糖色素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 主要质量指标 1.外观:深褐色至黑色固体或稠状液体。 2.色率:固体:>46000,液体:>23000。 3.其它卫生指标均可达到国家标准 投产条件 年产600吨酱色素,设备投资20万人民币。生产需厂房300m。,工人10人。 效益分析 天然酱色是世界用量最大的天然色素,就日本资料报道,酱色素年产量占所有天然色素的80%以上。目前生产酱色素主要是将糖焦化生产焦糖色素,但成本高。利用废糖液生产酱色素,可降低成本。利用该技术生产天然酱色素,年产600吨,利税100万元人民币。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具体事项面议。 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 地址:山东济南黄台北路23号 ...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发酵生产天然色素本技术通过山东省教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红曲米是经霉菌繁殖生产的一种紫红色大米(通称红曲),生产菌为红曲霉属的各种红曲霉菌,红曲色素是红曲霉产生的一类复合色素的通称,色素分红、黄、紫三个系列。天然食用红曲色素的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3.
辣椒红色素是从红辣椒中提取的一种脂溶性色素,其主要成份是辣椒红。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优质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及化妆等行业中。尤其是绿色食品的兴起,使用天然色素已成为必然趋势,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在食品、医药等工业领域中必须使用天然色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天然色素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发展天然色素工业势在必行,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是产辣椒大国,有着丰富的辣椒资源。按本文所介绍的工艺技术生产的辣椒红色素质地优良,清亮透明,质量优于国内同行业产品。该技术…  相似文献   

4.
栀子的GAP栽培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C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山栀子、黄栀子等。古代用其染物,现代研究表明栀子中含大量色素,主要为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蓝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即食用色素。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合成色素,而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天然色素,如日本每年需从中国进口20余t的栀子色素,美国、欧洲国家、韩国等也使用栀子色素,有效刺激了我国栀子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使江西、福建、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等成为主产区。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常山胡柚天然色素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山胡柚外果皮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提取中的若干关键因素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常山胡柚天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 h、萃取压力25MPa、夹带剂95%乙醇与原料的比(V/W)为3∶1、萃取温度35℃.再经比色法测定可知,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率达96.87%.据紫外可见光谱及特殊显色反应,可初步推断常山胡柚天然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天然植物色素研究与开发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天然植物色素的性质特点,种类及化学结构,提取与纯化,色素资源开发与重点开发对象和存在问题作了简述,为中国天然植物色素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林产天然食用色素研究与开发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目前我国食用天然色素的使用情况、天然食用色素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对食用天然色素的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食用天然色素品质的改善等进行了讨论。文章也对食用天然色素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李金金 《绿色科技》2013,(12):260-261
阐述了天然色素的种类及在烘焙食品中添加天然色素的意义,根据天然色素的各种理化特点,研究了不同烘焙食品的上色方式与配比。  相似文献   

9.
以板栗壳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溶液作溶剂直接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棕色素。探讨了各因素对板栗壳天然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在微波条件下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5g板栗壳粉在微波辐照时间13min、浸提温度75℃、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40%、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得率为7.02%。通过对色素的定性实验和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板栗壳色素属于黄酮类色素,其对光照、温度、还原剂、氧化剂、pH值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林产天然食用色素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目前我国食用天然色素的使用情况、天然食用色素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对食用天然色素的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食用天然色素品质的改善等进行了讨论。文章也对食用天然色素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色素作为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天然色素色泽自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所以合成色素渐渐被天然色素取代。坚果果壳作为剩余物,往往作为废弃物,既浪费又污染环境。经研究发现,坚果果壳中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可以提取出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被应用于奶制品、糕点等食品中,从而做到废弃物的高价值利用。国内在坚果果壳色素的纯化和结构解析研究领域有一定的进展,其中包括膜分离、柱层析、溶剂分离的纯化方法,以及化学、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探究坚果果壳色素结构。  相似文献   

12.
食用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合成和天然两大类,前者因危害人类健康使用越来越少。而天然色素尤其是天然紫草红色素越来越被人类所重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从紫草根中提取天然红色素都早有报道,有的采用油炒法,有的用有机溶剂等取,但无论哪种方法提取出的色素都是油溶膏状色素,导致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同时也给运输带来不便。紫草原属野生植物,紫草红色素主要成份是乙酸紫草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药用价值很大,尤其对紫外线辐射有较强的吸收功能,对皮肤起保护作用。因此,紫草红色素不仅在化妆品、食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天然食用色素中具有醌类结构的不多,常用的主要有茜草色素、紫草色素、牛舌草色素、酸枣色素、紫胶色素、胭脂虫红色素等,概述了这几种醌类色素的特性,综述了近几年醌类色素的提取和精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榆叶梅花食用色素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急性毒理和卫生指标的几项检测方法,对榆叶梅花红色素进行了安全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榆叶梅花红色素为无毒级物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指标要求。为榆叶梅花红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市场》2007,(1):4-5
食用色素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合成色素一般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曾一度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食品色素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提高,发现有的合成色素存在着无营养价值,化学毒性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以及在合成过程中还可能被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等缺陷.因此,目前世界上合成色素的使用量不断减少,甚至有些国家已完全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色素.而安全性好,且有一定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的天然色素又重新获得重视,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国外对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应用发展很快,早在1975年,日本国内的天然色素的使用量就已超过合成色素.美国目前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为化学合成色素的5倍.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国内近年来天然色素的生产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食用色素产业已具相当规模,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已达20多个品种,年产量超过万吨,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也是国内日前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食用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可使食品具有悦目的色泽,也增加了食品的嗜好性和促进人们的食欲.  相似文献   

16.
橡子壳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从橡子壳中提取、分离天然色素的方法,分析其化学结构,研究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17.
红松松籽壳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松松籽壳是红松种子的外种皮,在红松松籽壳中含有大量的天然色素,试验以红松松籽壳色素为对象,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松松籽壳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耐光性和耐热性强,在pH为6-14范围内稳定。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蔗糖、氯化钠的加入对红松松籽壳色素影响较小,氧化剂、还原剂及苯甲酸钠不利于保持色素稳定性。金属离子K+、Na+、Ca^2+、Mg^2+、Zn^2+对红松松籽壳色素影响较小,Al^3+、Cu^2+和Fe^2+则对该色素有显著破坏作用。红松松籽壳色素是一种潜在的天然着色剂和理想的食用色素来源。  相似文献   

18.
郎溪县水栀子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栀子 为茜草科常绿灌木,其果实有天然的黄色色素,在食品、医药及化工工业中用途广泛。作为提取天然色素的原料水栀子,市场需求量以每年20—30%速度递增,尤其是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水栀原料、市场行情看涨,而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因此,人工栽培水栀子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发现食品中大量使用的合成食用色素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有些国家已开始禁用合成食用色素。不少国家再次把注意力从合成色素转移到天然色素的研究上来。为满足食品工业对红色食用天然色素的需要,我们对西双版纳的一种热带红色食用色素植物——胭脂树(Bixa orellana L.)种子色素的提取进行了初步研究。 胭脂树,也叫红木,原产热带美洲,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木本植物食用色素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镜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3):42-47,32
食用色素系食品和医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类添加剂,而合成食用色素因在人体内的累积中毒、致癌等严重毒性而被限量或禁止使用,因此开发无毒和无副作用的植物天然色素已成为食用色素开发的主流。本文回顾了木本植物的抗氧化、抗癌、抗辐射、预防疾病等多种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以及我国近年木本植物天然色素资源的研究成果,并对木本植物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利用的优势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