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鲜乳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羟脯氨酸是皮革水解蛋白构成的特征氨基酸,因此鉴定L-羟脯氨酸就是鉴定皮革水解蛋白。建立UV法测定生鲜乳中皮革水解蛋白,L-羟脯氨酸浓度在0μg/mL~2.0μ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L-羟脯氨酸平均回收率为100.2%,猪皮粉平均回收率为98.1%,皮革粉平均回收率为99.9%。该方法回收率高,检出限低,工作曲线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鲜乳中动物水解蛋白L-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L-羟脯氨酸在0.00~1.11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在100~300μg/ml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8.7%,RSD=6.3%,因此,该法可用于生鲜乳中动物水解蛋白的鉴定,即L-羟脯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检测生鲜乳中的皮革水解物,就是检测生鲜乳中的L-羟脯氨酸.L-羟脯氨酸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试剂盒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分析法等.目前尚无国标检测方法,各质检单位都依据卫生部指定方法来检测.卫生部指定的方法是比色法,虽然该方法的检出限低、工作曲线相关性好、回收率高,但其检测过程时间较长,不适宜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料乳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的方法。在原料乳中羟脯氨酸测定过程中各种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获得了较好的测定条件。结果发现本方法的回收率在94.7%~98.6%之间,在1.0~16.0 μg/mL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3286.5x+87.943,R2=0.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36%;最低检出限为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色谱分离速度快、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原料乳中羟脯氨酸的定量测定,从而判定是否在原料乳中添加动物水解蛋白。  相似文献   

5.
由丹青 《中国奶牛》2014,(11):48-50
为建立一种测定纯牛奶中L-羟脯氨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本研究首先优化前处理条件,然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选出L-羟脯氨酸的最佳吸收波长,测定其含量,并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显示,待测组分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2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8%~0.77%,加标回收率基本在93.13%~100.57%。本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样品处理简便易行,可用于纯牛奶中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建立了羟脯氨酸含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皮革水解蛋白特征性成分。样品经酸水解后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检测器进行测定。采用AgelaVenusil-AA氨基酸分析专用色谱柱(4.6 mm×150 mm,i.d.5μm),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进样量50μL。方法定量限为0.046μg/mL(S/N=10),高中低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8.2%~99.0%。该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分析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乳及乳制品中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一种快速、高效测定羊奶粉中是否添加水解动物蛋白(HAP)的方法。方法:以L-羟脯氨酸为水解动物蛋白特征物,样品通过微波辅助水解处理,测定样品羟脯氨酸的含量变化,并与传统湿法水解对比。结果:微波辅助水解条件:硫酸浓度4mol/L,功率720W,时间45min时,HAP及掺假合成品水解后测得的羟脯氨酸含量与传统湿法水解所测得的羟脯氨酸含量基本相同,RSD为-4.5%~1.6%。本方法可以快速判定羊奶粉中是否添加水解动物蛋白,具有较高准确度和重现性,羟脯氨酸含量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68,加标回收率86.24%~91.30%,可以满足比色法测定结果要求。结论:微波辅助水解可以将样品前处理时间从16h缩短到45min,此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的方法。样品中加入超纯水溶解,经过二硫苏糖醇和碘代乙酰胺溶液反应打开二硫键并保护巯基后,加入胰蛋白酶溶液进行酶解,反应结束后用乙腈水溶液定容,离心,移取上清液待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标准曲线在0~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在生乳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5%~117.1%,相对标准偏差为1.4%~6.7%。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可用于牛乳和乳粉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和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的鉴定方法。通过对L(-)-羟脯氨酸的检测来鉴定是否含有动物水解蛋白。方法:样品经酸水解,释放出羟脯氨酸。经氯胺T氧化,生成含有吡咯环的氧化物。用高氯酸破坏过量的氯胺T。羟脯氨酸氧化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波长558nm处进行比色测定。结果:动物水解蛋白在110℃条件下水解6h后,能够充分水解为L(-)-羟脯氨酸。以L(-)-羟脯氨酸为标样,比色法测定乳制品中L(-)-羟脯氨酸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6%~104.6%,满足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的实验需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玉米中的可利用糖含量以确定试验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以此条件为对照测定天然鸽乳中可利用糖含量.玉米及天然鸽乳可利用糖溶液经乙醚去脂,高峰氏糖化酶水解,乙醇提取,饱和乙酸铅脱色后制得.结果表明,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测定量在0.1~0.6 mg/m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6771x 0.0737,相关系数R=0.9987.测定不同的天然鸽乳样品,试验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其可利用糖含量,0~3日龄天然鸽乳为7.45%~7.64%,4~6日龄天然鸽乳为32.08~60.28 %.  相似文献   

11.
建立UV法测定生鲜乳中L-羟脯氨酸的量,浓度0~2.0μg/m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范围为87.3%~107.9%,批内变异系数≤5.9%,批间变异系数≤5.6%。该方法回收率高,检出限低,工作曲线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生鲜乳中L-羟脯氨酸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UV法测定生鲜乳中L-羟脯氨酸的量,浓度0μg/mL~2.0μ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87.3%~106.6%,批内变异系数≤5.9%,批间变异系数≤5.6%。该方法回收率高,检出限低,工作曲线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GB5009.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在测定过程中使用免疫亲和柱法进行精确定性、定量,然后对生鲜乳及其加标的阳性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待测组分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加标回收率为95.00%~105.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0%~2.00%。结果表明,本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油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SMM-Na)混悬注射液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样品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成为微乳溶液,然后稀释进样分析。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Hydro-RP(250 mm×4.6 mm,4μm),柱温40℃,以甲醇-乙腈-1.5%冰乙酸水溶液(10∶2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71 nm。同一样品经永停滴定法和HPLC两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t0.05,P0.05,呈显著差异。HPLC测定制剂的平均含量为98.99%,RSD为0.48%。磺胺间甲氧嘧啶在20~6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本方法更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油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依据卫生部指定的《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方法》,对该方法的检测步骤和所用仪器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生鲜乳中皮革水解蛋白的酶标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在50~250μg/g范围内的阳性添加回收率为72.0%~89.2%;含量为100μg/g时的重复性验证的RSD值为2.9%。应用该方法对陕西省的11批生鲜乳与卫生部指定方法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同。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污染少,检测速度快,适用于质检单位和乳品企业对生鲜乳中皮革水解蛋白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张书义 《中国乳业》2011,(10):46-50
本文论述了乳中常见的非固醇类抗炎症药物、β—肾上腺兴奋剂、激素的含量,产生的危害等。同时介绍了乳中主要有害物质(如消毒剂和杀菌剂),来源于环境的污染物(如二噁英、聚氯联苯、卤化烃、重金属、植物毒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能的有害物质,几种危险物质(如反式脂肪酸、β—内酰胺酶制剂、皮革水解物、硫氰酸钠)的来源,对健康的影响及检测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建立发酵乳中赤藓红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使用酶法分解蛋白,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碱性条件下使用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C18反相色谱柱分离,20 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pH 6.5)-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52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赤藓红在0.05~20.00μg/mL线性良好,发酵乳样品中赤藓红的定量限为0.2 mg/kg,检出限为0.1 mg/kg;发酵乳中赤藓红的添加量为0.2~2.0 mg/kg时,加标回收率为96.5%~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87%~2.21%。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发酵乳中赤藓红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建立离子色谱法定量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低聚果糖的方法,应用CarboPacTMPA1(4mm×250mm)阴离子交换柱、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淋洗液梯度淋洗、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6次测定液态奶中低聚果糖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3种糖的加标回收率在94.8%~103.6%之间。本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乳及乳制品中低聚果糖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