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难忘的殊荣─—中国优秀蜂农杨多福侧记杨多福,象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自从《蜜蜂杂志》1990年第8期开始连载了杨多福的“数控养蜂”系列文章后,在养蜂界引起了热烈的学术争论。杨多福,象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普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笔者曾以《奋进者之歌》为...  相似文献   

2.
周崧同志谈“数控养蜂法”──来信摘抄接到杨多福老师的书(指本刊寄赠周崧先生的《杨多福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编者注),非常高兴,我立刻仔细阅读了一遍,感触颇深。这是个奇才,如果他不是一个养蜂爱好者,他同样也会在其它领域内干出些“怪事”来的。多年来...  相似文献   

3.
杨多福先生在《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71页《大流蜜期中的数控管理》一文中指出“利用飞翔蜂组织采蜜群……采蜜蜂和内勤蜂的最佳比例……被破坏,造成窝工,就会降低应有的采蜜量。”  相似文献   

4.
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湖北省荆门市麻城乡雷集村陈明广《蜜蜂杂志》刊出了杨多福同志的“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后,不少人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就“数控养蜂法”中的“伤热”一词,我想阐明我的观点。许多同行都在说,他养的蜂群长期都在“伤热”,而且写出了大量的“伤热...  相似文献   

5.
本刊自1990年第7期开始发表了杨多福同志的《生产蜂王浆机械化》等系列连载文章及其事迹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编辑部不断收到各地读者来信,对杨多福同志的“数控养蜂法”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现特将部份读者来信的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究竟是保温好,还是不保温好自从数控《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刊出以后,我才对蜂群的“伤热”有了初步认识。蜂群保温是否正确,正象编者所说那样:“是决定养蜂成败的重要因素。”难怪杨多福老师说:“我曾将蜂群放在居室内炕上饲养5年,用麦壳保温养蜂6年,用多群同箱...  相似文献   

7.
杨多福先生穷自己 4 0余年的精力 ,呕心沥血 ,致力于蜜蜂饲养方法的探讨 ,总结出一套先进的蜜蜂饲养方法 ,这就是“数控养蜂法” ,为蜂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 ,《蜜蜂杂志》编辑部于 1995年以《杨多福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 (以下简称《汇编》)将他在此前所发表的文章编辑 ,用增刊的形式出版 ,这在出版界里是不多见的 ,说明了他的养蜂方法不仅得到蜂界同仁的认同与推崇 ,也是出版界和学术界对他先进养蜂方法的重视、宣传与推广。杨多福先生不仅在养蜂中不断探索 ,总结并提出了蜜蜂饲养中存在的间虫律、伤力律、伤热律等 ,给广大养蜂者…  相似文献   

8.
评《数控蜂群越冬》北京德内大街弘善胡同18号(100009)纪天祥读《蜜蜂杂志》1993年第11期杨多福同志写的《数控蜂群越冬》的文章后,受益匪浅。但发现有几点矛盾,今提出来与杨多福同志磋商。1.“伤热”蜂群越冬期(秋末蜂王停止产卵之后,冬末蜂王开始...  相似文献   

9.
《蜜蜂杂志》 2 0 0 0年第 12期 6页刊登的《蜂王去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认为是 1篇严重窃取著名养蜂家杨多福老师技术的文章 ,对杨多福老师太不公平。作者文章开头所述 :“蜂王去颚技术是养蜂生产中的新技术 ,在国内外有关文献中未见报道。本人自 1992年开始该技术的研究工作 ,1993年取得成功 ,解决了多王同群关键技术———蜂王去颚。”作者可曾知道 :杨多福老师早在 1972年就将这个难题彻底解决了 ,做到了 1群蜂可以有 30只母蜂 (即蜂王 )产卵。详见《数控养蜂法》讲义392页 11行的叙述 ,而且《蜜蜂杂志》在 1990年第 7期 2 3页和 19…  相似文献   

10.
一份值得信赖的杂志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使我深深感受到《蜜蜂杂志》是一份养蜂人信得过的杂志。第一件事是阅读了杨多福同志的序列文章《数控养蜂法》后,对不懂的地方写信给杨多福同志请教,短期内就收到了回信。第二件是按杂志发布的广告,向山西绛县振兴蜂药厂邮购蜂...  相似文献   

11.
再论蜜蜂的哺育力(“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之35)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数控养蜂法”与传统养蜂法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养蜂法,在《数控养蜂法》与传统养蜂法的著作之间,有本唯一的过渡型的养蜂著作,这就是前苏联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蜜蜂杂志》为我指明了航向我是一个业余养蜂者,养蜂十年了,由于经验少技术低,一直没有把蜂养好。年复一年,只有投资没有收入。自从订了《蜜蜂杂志》之后,从中学到了很多高超的技术和先进经验。特别是学习了杨多福师傅的“数控”文章后,对我的帮助更大了。1995...  相似文献   

13.
养蜂者要学习和运用辩证法读了《蜜蜂杂志》1993年第10期发表的争鸣文章《两种养蜂法的对立与统一》,(下称《统一》)我感到文中的观点欠妥,故提出一些看法,与作者商榷。《统一》一开头就说:“杨多福师傅的‘数控养蜂法’并非十全十美,有很多观点需要养蜂者在...  相似文献   

14.
常真蜂友给杨多福同志的信我知道杨多福老师的时间极其紧张,他满负荷地养了80群蜂,又要搞科研、写稿,还要为蜂友复信。我想让杨老师除留几个试验蜂群外,其它的统统都卖掉,把管理这80群蜂的时间和精力省下来搞科研,使《数控》更加完善。那少养80群蜂的损失全部...  相似文献   

15.
制造假蜜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在本专栏《读者论坛》、《争鸣园地》等于栏目上的文章以及本专栏的其它文章,其观点仅是作者、评论员个人的意见,不一定代表本刊的立场。──《蜜蜂杂志》编辑部看了杨多福同志的《蜂业的出路:以质量求生存》(详见蜜蜂杂志1998年第9期...  相似文献   

16.
我学养蜂     
我学养蜂我初中毕业之后,在家养中蜂一年,收获甚少。一个偶尔的机会在朋友家中看到了《蜜蜂杂志》,尤其看了杨多福师傅的“数控”文章,茅塞顿开。杨师傅说:“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就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因此,始业者必须拜养蜂能手为师。秉承名师可以产生师承效应...  相似文献   

17.
坚持“双百”方针为发展蜂业作贡献《蜜蜂杂志》内容翔实,经验实用,已成为养蜂者最喜爱的杂志。它不仅刊登专家的文章,也刊登无名养蜂者的经验、业绩,并独具慧眼地推出了杨多福的“数控养蜂法”,得到了33届国际养蜂大会的肯定。我场育出的以生产蜂王浆为主的浆蜂品...  相似文献   

18.
当我通读了杨多福著“数控养蜂法”教材全文后(以下简称“杨书”,单行本,黑龙江省虎林县蜂业公司可邮购),不禁拍案叫绝!这的确是一本养蜂人所需要的饲养管理方面的好书,我感到它超过我所看到过的同类书。至此,感到韩鸿涛老前辈不久前在《蜜蜂杂志》上所发表对杨多福的赞诗并非  相似文献   

19.
“数控”养蜂果然能增产我从《蜜蜂杂志》上看到杨多福的“数控”文章后,就开始试用。虽然还掌握得不好,可是在1993的油菜、洋槐和桐花花期中,却获得了每箱60千克蜜的好收成,按传统方法饲养只能收40千克;秋天又在芝麻花期中试用,每箱又获得了40千克蜜的好...  相似文献   

20.
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对于《蜜蜂杂志》我相见恨晚。过去认为在南方省所办养蜂杂志大概只适合于南方地区。没想到贵刊也很适合我的需要。知道杨多福师傅太晚,对我是一个教训,看来还得去掉一些偏见才对。从我收到的这些《蜜蜂杂志》看,贵刊是一本非常好的杂志,明年起我将在订阅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