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病理学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得到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迅速检验方法,该试验对患附红细胞体仔猪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患病仔猪肝、脾和淋巴结等器官的细胞变性、坏死,红细胞破裂增加;患附红细胞体病仔猪的贫血属于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的大量破坏以及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细胞的大量变性、坏死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和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己越来越引起我国养猪者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流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有些省份为暴发性流行,尤其是对仔猪的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星期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猪附红细胞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自1932年Doyle在印度首次报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以来,随后在全球范围内从仔猪到怀孕母猪都发现了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该病原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0.2~2 μm,单独或成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也可围绕在整个红细胞上.在血浆中也可见自由的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分别选用10头健康仔猪和附红细胞体感染仔猪,进行了血液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等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仔猪红细胞压积(P0.01)、红细胞总数(P0.01)和血红蛋白(P0.01)显著低于健康仔猪,白细胞总数(P0.01)显著高于健康仔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仔猪嗜中性白细胞(P0.05)、单核细胞(P0.05)显著高于健康仔猪,嗜酸性白细胞(P0.05)和淋巴细胞(P0.01)显著低于健康仔猪。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的侵袭引起猪血液指标的变化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是由多种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肠毒血症。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为猪附红细胞体,直径为0.2~1.2微米。常见形状为环型和月形,也可见到杆形、球形、星芒状和出芽状的,附在红细胞表面或悬浮于血浆中,以单个、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一例仔猪附红细胞体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本文采用了三种血液形态学诊断方法。猪附红细胞体病形态学诊断方法包括鲜血生理盐水压片、血涂片的瑞氏和姬姆萨染色,以及在油镜下观察猪附红细胞体的形态,采用上述方法对该例仔猪附红细胞体病做出了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更正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该病多为隐性,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血液寄生虫性传染病。据有关资料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有些猪场中的感染率高达93%。继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后,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也呈现局部流行的趋势。2002年,笔者曾对某地一泌乳奶牛群(110头)做了初步调查,发现奶牛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高达90%,以至于难以对发病牛进行输血治疗。附红细胞体病不仅对奶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危害,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构成一定威胁。内蒙古医学院对部分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些人群的感染率高达39.2%~87.0%;新近已有人报导在我国安徽、兰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