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土壤添加培养的方法测定了绿黄隆对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绿黄隆在土壤中对玉米的致害阈限(IC10)为0.17μg/kg,对水稻的致害阈限则为0.4349 ̄0.9410μg/kg,同时,绿黄隆的代谢产物之一的邻定了以玉米根系鲜重为指标指标的生物测定方法,并以此得到了标准方程(P=4.6653+1.0235lgC,r=0.9859),用该方法检测了田间连续2年使用绿黄隆后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将稻苗植于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土壤水分含量为35%,采用扩散法加入除草剂绿黄隆,25±1℃恒温避光培养6天,测定江苏省主要水稻品种对绿黄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常规粳稻品种绿黄隆最敏感,顺绿黄隆浓度为0.05-1μg/kg时,其对水稻秧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了绿黄隆对春播作物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绿黄隆对供试的大多数作物品种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玉米品种中“掖单4号”对绿黄隆最敏感,当绿黄隆的浓度为1μg/L时,根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而其它供试玉米品种在5μg/L时才受到显著抑制,当绿黄隆剂量为1.0μg/kg时,杂交大豆品种“黑2”和“宁镇3号”的根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而常规系统选育品种“泰兴黑豆”则在5μg/kg  相似文献   

4.
绿黄隆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土壤薄层层析(TLC)法测定了14C-绿黄隆在10种土壤中的移动率,其Rf值为0.65~1.0,表明绿黄隆在供试土壤中分别属可移动性和极易移动性。用大面积土柱淋溶法测得3种土壤柱在模拟降雨下的淋溶动态及其参数,经计算,在黄潮土、黄棕壤和红壤中,使14C-绿黄隆垂直移动透过10cm土层所需连续降水量分别为75,80和94mm。绿黄隆在土壤中的迁移性与土壤PH值密切相关,随pH值增高其移动性和淋溶性增大。绿黄隆随水迁移性较强,它有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麦田罔草和日本看麦娘对绿黄隆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施用绿黄隆不同年限的小麦田,采集罔草、日本看麦娘种子,用活体生物测定和离体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其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连续3年使用绿黄隆的麦田中罔草和日本看麦娘均没有明显的抗药性,但在连续6年使用绿黄隆的麦田中罔草表现出明显的抗药性,抗性因数为1.54,告示家度防效降低42%,敏感性比为2.17,乙酰乳酸合酶活性比为1.67,日本看麦娘抗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绿磺隆和甲磺隆对后茬作物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油菜为指示生物,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除草剂绿磺隆和甲磺隆对后茬作物的危害。结果显示:除草剂浓度、尿素溶液浓度、缓冲溶液pH值与油菜平均根长之间符合多元线性方程,绿磺隆遵循方程y=6.309 29-0.070 49x1-0.128 58x2-0.333 33x3(R2=0.996 8),甲磺隆遵循方程y=18.372 79-0.220 05x1-0.298 42x2-1.476 67x3(R2=0.995 1);绿磺隆和甲磺隆的浓度,添加尿素溶液的浓度以及缓冲溶液的pH值越大,油菜平均根长越短,对后茬作物的危害越大。  相似文献   

7.
麦田后茬作物对绿黄隆残留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研究了江苏省玉米,大豆,棉花,油菜,水稻等主要作物品种对绿黄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作物对绿黄隆都存在一定的敏感性,且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对绿黄隆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除草剂绿黄隆在小麦及大豆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30g·hm-2、90g·hm-2时茎叶喷雾小麦铁春1号、克丰2号、东农120、克旱9号,4种小麦品种均生长正常。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和30g·hm-2时,4种小麦品种降解半衰期均在1h左右;绿黄隆有效用量为90g·hm-2时4种小麦品种降解半衰期在2h时左右。敏感作物大豆东农42在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茎叶喷雾后死亡,其降解半衰期大于40h。  相似文献   

9.
<正> 法龙镇1990年试验示范使用麦田除草剂绿磺隆,现已大面积推广,在稻麦连作田得到广泛应用。广大农民在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决了稻麦连作麦田恶性杂草看麦娘所造成的草荒问题。但是,目前绿磺隆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使用剂晕过大。按要求667平方米耕地使用绿磺隆有效成份为1克,可是现在有的地块使用剂量已达2—3克。二是使用次数增加。有的农民小麦播后芽前使用了,看到有杂草出苗就又使用一次。三是  相似文献   

10.
绿黄隆残留对后茬水稻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黄隆系磺酰脲类超高效麦田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用药量低、药效稳定、对环境影响小和对小麦安全等特点,是目前麦田较理想的除草剂品种。但它降解缓慢,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与用药量、用药时期、温度、土壤湿度及pH值等因素有关,使用不当会产生残留药害,影响后茬水稻生长和产量。本试验的目的是探明绿黄隆残留对后茬水稻的安全性及其麦田的临界用量,为绿黄隆在麦田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除草剂绿黄隆已在国内示范应用。1990—1991年和1991—1992年我们对95个小麦品种(或品系)和9个大麦品种使用绿黄隆试验。两年试验结果非常显著。所有参试的大、小麦品种在株高、单株有效分蘖、每穗小穗数、百穗粒重都优于未施药区。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使用绿黄隆是安全、有效的。供试绿黄隆为25%可湿性粉剂。由江苏省镇江农科所提供。参试小麦品种,1990—1991年46个,1991—1992年49个;大麦品种1990—1991年1个,1991—1992年8个。两年的播期均在10月29日。麦苗2.5—3片真叶时(1990年11月22日和1991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两种化肥对除草剂绿磺隆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砂培实验探讨了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钙对绿磺隆降解的影响。实验中用直接气相色谱检测绿磺隆。结果表明:高绿磺隆浓度处理的对照、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钙3组中,绿磺隆降解均遵从抛物线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6.7、116.0、23.4d。低浓度处理的对照、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钙3组中,绿磺隆降解曲线亦均遵从抛物线扩散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9.2、81.6、10.8d。绿磺隆浓度高时,在环境中残留时间长,降解困难。两处理中,添加碳酸氢铵组与对照相比,半衰期均增大,添加磷酸二氢钙组与对照相比,半衰期变化较小。其原因是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钙的加入导致pH值变化,碳酸氢铵的加入使pH值增高,不利于绿磺隆发生水解;磷酸二氢钙的加入使样品pH值降低,与对照组一样而呈弱酸性,有利于绿磺隆的水解。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土壤添加培养的方法测定了绿黄隆对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绿黄隆在土壤中对玉米的致害阈限 ( IC1 0 )为 0 .1 7μg/ kg,对水稻的致害阈限则为 0 .4 3 4 9~ 0 .94 1 0μg/ kg,同时 ,绿黄隆的代谢产物之一的邻氯苯磺酰胺对玉米的生物活性要比绿黄隆的低得多 ,它对以玉米根系鲜重为指示指标的生物测定方法不会产生干扰 ,确定了以玉米根系鲜重为指示指标的生物测定方法 ,并以此得到了标准方程 ( P=4 .6653 1 .0 2 3 5lg C,r=0 .9859* * ) ,用该方法检测了田间连续 2年使用绿黄隆后土壤中的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 :第 1年使用 ,6个月后土壤中绿黄隆的残留量约为施药当日的 1 0 %左右 ;连续 2年使用 ,土壤中的残留量较上一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绿隆星黄瓜系葫芦岛绿隆种苗有限公司培育的集抗病、早熟、优质、丰产为一体旱黄瓜类型的冬春茬保护地黄瓜品种。果型棒状.果长20~25厘米.色泽嫩绿偏白.果实刺瘤少.为黑色.品质极佳。植株生长旺盛.有侧枝发生.第一雌花着生在3~4节.植株为雌花系节节有瓜,高抗枯萎病及霜霉病.耐低温。经试种667平方米产量达到1万公斤.上市价格每公斤比锦早3号高0.8~1元.667平方米产值达35万元.其栽培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绿磺隆结合残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绿磺隆结合残留的分析方法、结合残留对作物的影响、土壤中绿磺隆的微生物修复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绿黄隆在三种土壤中的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内,采用改进的玉米根长生测方法,定期测定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绿黄隆在3种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对降解时间和残留剂时进行回归分析,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指数方程C=Cpe^-kt,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半衰期t1/2=1n2/k。实验结果表明,在25℃,25%温,湿度条件下,绿黄隆在太源水稻土中降解最快,半衰期为1.6周;其次是砂姜黑土,半衰期为2.5周;高砂土中降解最慢,半衰期为13.3周。分析认为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继代Wang草、日本看麦娘幼穗愈伤组织观察杂草对绿黄隆的诱导抗性特点。结果表明:继代过程中随着绿黄了生浓度逐渐增加,杂划是愈伤组织内乙酰乳酸合酶对绿贡人隆的敏感性明显下降,Wang草愈伤组织经6-12次继代,IC50约从1μg/L增至300μg/L;  相似文献   

18.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甲黄隆用15-30g/hm^2、绿黄隆30g/hm^2在甘蔗苗前作土壤处理对杂草的防效达83-92%,对甘蔗安全;在甘蔗苗后作茎叶处理防效低(61-77%),甘蔗有轻度药害。环嗪酮用562.5-750mL/hm^2在甘蔗前作土壤处理和苗后作茎叶处理防效均达100%,但前处理对甘蔗安全,后处理对甘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黄隆15-45g/hm^2在甘蔗苗后作茎叶处  相似文献   

19.
麦田施用绿黄隆对下茬旱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黄隆(DPX—4189)是一种新型超高效麦田除草剂,但在旱作及水旱轮作区施用,易出现药害.初步试验表明,绿黄隆对连云港地区主要旱作如大豆、花生、棉花、玉米、甘薯等均有轻重不一的药害.甲黄隆对后茬旱作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绿黄隆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高效除草剂,用药量极低,通常每亩用量1克左右。该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方法难以检测。国外曾有文献介绍采用带有光导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笔者考虑到目前气相色谱仪在国内已普遍使用,如果能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绿黄隆的残留量,将比高效液相色谱节约成本。为此,我们对气谱法测定绿黄隆残留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准确度较高,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等优点,检测限为10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