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思妍  邹华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58-16559
[目的]探讨硝普钠盐(SNP)浸种对涝渍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蒸馏水和50μmol/L SNP溶液浸种24 h,正常催芽萌发至胚根2~5 mm,涝渍处理72 h,然后测定水稻种子的出苗率及各项形态指标。[结果]与涝渍对照相比,SNP浸种处理的出苗率增加了36.7%,根长增加了22.5%,株高增加了10.6%,干重增加了41.1%,相对活力指数增加了30.4%。[结论]SNP处理能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水稻种子的出苗率,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种子相对活力指数,对农业生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稻种子储藏时的最佳ABA处理浓度,为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Y两优2号、微两优630和早籼802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植物激素ABA溶液进行浸种处理,观测其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用不同浓度ABA溶液喷施于稻苗土,调查稻苗的生长情况.[结果]低浓度的ABA(10 mg/L)处理水稻种子对其萌发有促进作用,并能有效控制根和芽的伸长生长,高浓度ABA(50~90 mg/L)对种子萌发和根、芽的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BA抑制苗高生长的强度因其浓度高低而异,ABA浓度愈高,对苗的抑制作用愈强.[结论]了解外源激素ABA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而掌握水稻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对于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脱落酸对涝渍胁迫下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在小麦对涝渍胁迫响应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在涝渍胁迫条件下用0.05μmol/L ABA喷施小麦叶片,检测逆境处理期间小麦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外渗电导率,并于收获后测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B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小麦叶片内SOD、POD及CAT活性,同时显著降低叶片内MDA含量及相对外渗电导率水平;测产结果表明,AB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小麦的产量。可见,ABA可以提高小麦对涝渍胁迫的抗性,进而增加小麦在涝渍条件下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稀土浸种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黑丰一号"苦荞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实验培养幼苗,取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①在正常水分条件下,适宜浓度的稀土浸种能够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萌发指数;同时苦荞幼苗的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出对照(蒸馏水浸种),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明显下降;②与正常灌水相比较,当苦荞遭受干旱胁迫后,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指数以及幼苗的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根系活力均有所下降,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有所提高,而且胁迫越深,其变化幅度越大但是在同一水分梯度下,采用不同的浸种物质浸种,其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稀土浸种能降低其变化幅度。③在干旱条件下,采用200 mg/L的稀土浸种与蒸馏水浸种能够极显著提高苦荞幼苗的SOD、POD活性、叶面积、总根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分别可使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8.9%和10.8%,脯氨酸含量提高7.5%和8.2%,根系活力提高13.8%和16.7%,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4%和7.9%。[结论]200 mg/L的稀土为最佳的浸种浓度。  相似文献   

5.
腐胺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432-1433
[目的]探讨腐胺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白果强丰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检测100mmol/L NaCl盐处理条件下,不同浓度腐胺(putrescine,Put)浸种处理的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和胚芽内MDA含量。[结果]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Put浸种浓度的升高,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逐渐升高,MDA含量逐渐降低。而高浓度的Put浸种处理,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当Put浓度为0.10mmol/L时作用效果为佳。[结论]适宜浓度的Put(0.10mmol/L)浸种处理可以促进盐胁迫下番茄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浸种时间对杂交水稻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个杂交稻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浸种时间处理,研究了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浸种处理时间在3~7 d内,种子出苗率差异不显著,浸种时间达8~9 d后,种子出苗率明显降低。浸种时间对水稻幼苗高度的影响与对出苗率的影响基本一致,对幼苗叶龄、发根条数、根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研究可为杂交水稻种子浸种时间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浸种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种子萌发特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提高其出苗率和产量提高科学指导。[方法]对糜子种子进行不同温度(15、20、25、30、35℃)及不同浸种时间(6、12、24 h)处理,在田间条件下观测其生育期并测定其产量。[结果]内糜5号、内糜6号和伊选黄糜3个品种在30℃下处理24 h后发芽率和产量较高,在25℃下处理24 h后出苗率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糜子的安全性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外源ABA预处理对Pb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稻南京40品种(Oryza sativaL.cv.Nanjing40)为材料,研究了外源ABA处理对Pb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b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活力严重受损,且随Pb浓度的增加而加剧,其中胚根生长的抑制程度较胚芽更为显著。低浓度的外源ABA预处理能够有效恢复Pb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活力的降低,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而且胚根、胚芽生长抑制得到了缓解,根系氧化能力也得以恢复。胚芽中Pb含量的降低揭示低浓度的ABA是通过减少Pb由胚根向胚芽的输送来降低Pb毒害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恢复和提高榉树种子活力的方法和技术,服务生产。[方法]用501、001、502、003、00 g/L的PEG-4000处理已常温贮藏12个月的榉树种子36 h,研究PEG对榉树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在0~200 g/L范围内,随着PEG浓度的增加,榉树种子的田间出苗率、发芽势、活力指数逐渐增加,相对电导率逐渐下降,其中PEG 150 g/L时出苗率最大,为46.0%,活力指数最高,为3.53,比清水(CK)高37.4%;200 g/L时发芽势最大,为41.6%,相对电导率最低,为5.5%。PEG处理的榉树种子出苗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相对电导率与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EG-4000处理提高了榉树种子的田间出苗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提高了种子活力。处理36 h,PEG浓度以150~200 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水铁矿对小麦和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水铁矿(HF)、螯合铁(CI)和硫酸亚铁(FS)3种铁素对小麦和水稻2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小麦和水稻发芽试验,通过测定不同铁质量浓度(0 mg/L、1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下小麦和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比较HF、CI和FS对小麦和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添加铁的对照相比,低质量浓度(10 mg/L)HF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种子的发芽率13.81%、活力指数20.07%、发芽指数17.12%、芽长6.47%和根长32.92%;高质量浓度(200 mg/L)的CI和FS处理降低了小麦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抑制了芽和根的伸长量。3种铁素在低(10 mg/L)、中(50 mg/L)质量浓度时均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对水稻发芽率无显著作用;高质量浓度FS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指数、根长和芽长产生抑制作用。其中,50 mg/L HF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2.89%和103.24%,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00 mg/L FS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比于对照分别降低了12.66%、62.5%和4.96%,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可见,低质量浓度铁素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的种子萌发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铁素浸种则有抑制作用,HF对小麦和水稻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优于CI和F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苏打型盐碱稻作区水稻在育秧阶段受盐碱危害而导致的种子发芽势低、发芽不齐、芽尖枯黄、弯曲,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难题。[方法]用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菌株处理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碱胁迫下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实验和幼苗的生长试验,测定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水稻幼苗的根长、苗高及不定根数。[结果]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用菌株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地提高,在碱浓度为1.25%时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均超过40%,发芽率在80%以上;同时,该处理也有效地拓宽了水稻幼苗在碱胁迫下生存的生态幅,在1.25%的碳酸钠浓度下,水稻种子能萌发并继续生长,而此浓度下未用菌株处理的水稻种子却不能萌发;在各浓度的碱胁迫下,水稻处理组的幼苗根长、苗长和不定根的数目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能够有效地解决水稻种子在盐碱胁迫下萌发及其幼苗生长阶段所受到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史冬燕  李怀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78-13380
[目的]研究金属铅对赤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赤豆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铅对赤豆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当Pb2+浓度低于200 mg/L时,Pb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赤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而高浓度的Pb2+对赤豆萌发有抑制作用;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赤豆种子的根长、苗长、根重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高浓度Pb2+对赤豆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芽。[结论]低浓度铅可促进赤豆种子的萌发,同时铅对赤豆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光谱技术在常规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常规水稻种子活力的快速自动化检测。[方法]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波长范围874~1 734 nm),提取甬籼69和中早39 2种常规水稻种子未老化、老化48 h和老化72 h的光谱反射率,在提取样本光谱时采用小波变换(WT)剔除像素点光谱噪声部分,并基于全波段光谱建立了支持向量机(SVM)判别分析模型。[结果]未老化种子与老化种子可以准确识别,而老化48 h种子与老化72 h种子之间无法准确识别,与基于种子活力参数的测量结果相符,且不同水稻品种对老化的反应存在差异。[结论]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种子活力的快速自动化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试剂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水稻种子为研究材料,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经Na Cl、Cu SO4、Ca Cl2、KNO3、Na2B4O7不同浓度试剂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在培养皿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和计算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地上鲜重、根重、根长、苗高。[结果]除Cu SO4外,其他试剂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力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5%Ca Cl2作用最为显著;各处理均抑制了地上部叶片鲜重及根重的增加,但促进了根长的生长及苗高。[结论]不同试剂浸种处理对水稻发芽力影响不同,并且会抑制地上部生长,但促进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多功能水对串叶松香草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方法]采用室内及田间试验,以串叶松香草种子为材料,用多功能水对其施以不同的处理时间(10、20、30、40、50、60 min),自来水处理为对照(CK),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种子活力。[结果]用多功能水处理串叶松香草种子30 min时,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种子活力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8个百分点、0.46、24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处理时间为40、50、60 min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均降低。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30 min处理的串叶松香草种子出苗时间早、苗齐、叶片大且壮。[结论]多功能水对串叶松香草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香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及芽苗生长。[方法]对7个产地香椿的种子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种子性状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芽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场圃出芽率和场圃出芽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经度、纬度显著负相关,与无霜期极显著正相关。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芽苗各生长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发芽率与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芽长、场圃发芽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发芽势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发芽速度、场圃出芽时间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陕西山阳、河南信阳的种源质量较好,可为本地香椿育苗或芽苗菜生产选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淹水胁迫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湿性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湿抗性的遗传机制,为合理选配亲本和选育耐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个耐湿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水淹胁迫条件下萌发亲本及F1代种子,测定萌芽种子的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单株鲜重、相对芽苗率、相对电导率和相对活力指数,用GriffingⅠ方法对发芽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在30个组合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除了单位电导率外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遗传效应分析表明:相对于其它5个性状,作为最能代表甘蓝型油菜耐湿性的相对活力指数,其狭义遗传率最大,而广义遗传率相对较小。品种中双9号和P79相对活力指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结论】分析发芽期相对活力指数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可以有效地鉴定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的耐湿性,为耐湿育种进行早期世代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低温处理对低夜温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为低温下获得高质量的番茄幼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炭与珍珠岩(2∶1)为育苗基质,番茄L402种子为供试材料。先将番茄L402种子浸种6 h,然后分别于0、4、8和16℃低温条件下进行6、12和24 h低温处理,对照为0 h处理。之后,于16℃下静置0.5 h,再后在25~30℃下催芽,播种于72穴育苗盘中。育苗温度为18~23℃(白天)/6~12℃(夜间)。培养至3片真叶时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干重、鲜重、根冠比)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种子低温处理能促进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并能增加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其中0℃下处理6 h对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提高最大。[结论]种子低温处理能增加番茄幼苗对低夜温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提高低温季节番茄幼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黎彩霞  廖明安  魏志强  沈文  任雅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79-18480,18497
[目的]探讨不同水温浸种对毛蕊铁线莲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为毛蕊铁线莲种子繁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经10和15℃(室温条件下的自来水温度,以此作为对照,CK),20、25、35和45℃的恒温水浸种48 h后,测定毛蕊铁线莲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及活力指数5个指标。[结果]毛蕊铁线莲种子水温浸种的适宜温度为20℃,其发芽率为80.7%,发芽指数为6.184,发芽势为54.0%,活力指数为9.442。[结论]20℃水温浸种后毛蕊铁线莲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