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61-11761,11821
[目的]寻求代替ZT提高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方法]以美味猕猴桃离体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0.5、1、2.0mg/L和NAA0.1、0.3、0.5mg/L与6-BA0.5mg/L分别组成诱导愈伤组织的6个激素组合,并以同样浓度的2,4-D和NAA与6-BA1.0mg/L分别组成分化芽的6个组合激素,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影响。[结果]6种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猕猴桃茎段愈伤组织均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2,4-D1.0mg/L+6-BA0.5mg/L的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86.1%;绿色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附加激素2,4-D+6-BA组合中芽的分化率很低,而在附加NAA+6-BA组合中芽的分化率较高,其中,NAA0.1mg/L+6-BA1.0mg/L的组合有利于芽分化,芽分化率为75.2%。[结论]2,4-D与6-BA组合对猕猴桃绿色愈伤组织的芽分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试管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配制两个不同激素浓度的诱导培养基组合,研究牡丹叶片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以及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最初的7~14d,生长素浓度较低的诱导培养基MS+2,4-D1.0mg/L+6-BA0.5mg/L+NAA1.0mg/L的外植体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缓慢下降,而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诱导培养基MS+2,4-D2.0mg/L+6-BA0.5mg/L+NAA2.0mg/L的外植体表现为缓慢上升;14d以后两种诱导培养基中外植体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21d时达到峰值,接着下降;两种诱导培养基外植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迅速上升、迅速下降、缓慢下降,培养到14d时达到峰值;SOD活性变化规律与可溶性糖相似;两种诱导培养基的外植体POD活性在前28d一直下降,28d后培养基MS+2,4-D1.0mg/L+6-BA0.5mg/L+NAA1.0mg/L的外植体POD活性逐渐上升,培养基MS+2,4-D2.0mg/L+6-BA0.5mg/L+NAA2.0mg/L则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中激素浓度配比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95-5796
[目的]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中的激素浓度配比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鲁引1号马铃薯的幼嫩茎段、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通过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2,4-D,来筛选出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的培养基。[结果]叶柄和茎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BA+1.0 mg/L 2,4-D,叶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BA+1.5 mg/L 2,4-D,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可达95%以上。[结论]为鲁引1号马铃薯脱毒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6-BA对霍山石斛耐热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浓度6-BA对霍山石斛(Dendrobidium huoshanness)耐热性的影响,以二年生霍山石斛的当年生茎叶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昼/夜温度分别为(35±1)℃/(25±1)℃的高温胁迫下,随时间推移,霍山石斛叶片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SOD、POD与CAT的活性均先提高后降低,峰值在高温胁迫后10d;MDA含量不断提高;茎中多糖含量下降。6-BA显著缓解了高温胁迫对霍山石斛伤害,显著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SOD、POD与CAT的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茎中多糖含量。6-BA浓度为0.5mg·L~(-1)、1.0mg·L~(-1)的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其它浓度处理,综合考虑,生产中缓解霍山石斛的高温胁迫,推荐使用浓度为0.5mg·L~(-1)的6-BA。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d胁迫对罗汉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浓度Cd处理的罗汉果幼苗细胞膜透性,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随着Cd浓度升高,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在相对低浓度Cd(10mg/kg)处理下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少于对照,而后随着Cd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上升;在较低Cd浓度胁迫条件下,SOD、POD、CAT活性变化不明显,但随着Cd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逐渐升高,然后又降低。[结论]高浓度Cd胁迫加重了叶片氧化程度并对罗汉果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罗汉果耐Cd胁迫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铬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浓度铬(Cr6+)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早期保护酶活性(SOD、POD、CAT)及膜脂过氧化(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Cr6+的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率随Cr6+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黄瓜胚轴中SOD活性随Cr6+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POD、CAT活性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则是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7.
山药茎尖脱毒试管苗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山药茎尖脱毒苗分化培养基配方。[方法]选用MS为基础培养基,6-BA、2,4-D、NAA为激素处理因素和不同激素浓度处理水平的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进行了山药茎尖脱毒苗分化培养基的筛选研究。[结果]MS+2.0mg/L6-BA+1.0mg/L2,4-D+3.0mg/LNAA为山药茎尖脱毒苗最佳分化培养基。[结论]该培养基能达到山药茎尖离体脱分化与分化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平衡,是一种进行山药茎尖脱毒苗培养适宜的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棉花幼苗受铅、镉胁迫的抗氧化酶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棉花柯312为材料,研究了铅、镉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根、茎长度和根、茎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铅、镉胁迫下,棉花幼苗根、茎生长均受到抑制;较低浓度铅、镉胁迫下,棉花幼苗SOD、POD、CAT活性增强;当胁迫浓度增大时,SOD、POD、CAT的保护作用伴随着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加剧而逐渐降低,长时间胁迫将导致棉花幼苗死亡;棉花幼苗丙二醛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  相似文献   

9.
马堃  冯圣东  杨志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81-11583
[目的]研究Hg污染胁迫对葡萄果树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汞胁迫下葡萄果树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及SOD、POD、CAT保护酶活性在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土壤汞浓度的增加,葡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均逐渐升高。POD活性则呈现出随Hg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却随汞浓度增加而下降。在葡萄不同的生育时期,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随葡萄果树生长而减少,其顺序为成熟期>转色期>幼果生长期>开花期,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则呈现出相反的顺序,即开花期>幼果生长期>转色期>成熟期,P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顺序为转色期>幼果生长期>开花期>成熟期,CAT活性随时间的变化顺序则是幼果生长期>转色期>开花期>成熟期。[结论]葡萄植株在较短生长期内对低浓度Hg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而在较长生长期内对高浓度Hg的抵抗力下降,并受到Hg污染的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0.
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418-7419
[目地]探讨珍珠黄杨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2.0、1.6、1.2和0.8 mm 4种不同直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NAA和6-BA 2种激素不同浓度组合诱导愈伤组织;采用2,4-D、NAA和6-BA 3种激素的不同浓度组合对珍珠黄杨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结果]使用珍珠黄杨茎段为材料时,最佳愈伤组织诱导激素组合为1.0 mg/L NAA+2.0 mg/L 6-BA,出愈率为69.84%;最佳取材直径为1.2~1.6 mm;最佳愈伤继代激素组合为2.0 mg/L 2,4-D+1.0 mg/L 6-BA。[结论]该研究为珍珠黄杨的高速繁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干旱、高盐等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组氨酸激酶在植物逆境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银腺杨‘84K’组氨酸激酶基因PaHK3a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分析,检测了其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处理下及人工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结合干旱、盐碱条件下丙二醛(MDA)及保护酶活性等生化指标,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鉴定,为杨树抗逆分子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以‘84K’杨无菌苗为材料,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PaHK3a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对‘84K’杨无菌苗进行浓度为10 mmol/L植物激素处理(ABA、6-BA、IBA、GA3及水杨酸(SA))及非生物胁迫处理(42 ℃高温、0 ℃低温、200 mmol/L NaCl和5% PEG6000),采用qRT-PCR技术分析PaHK3a基因对不同植物激素及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响应;进一步对温室‘84K’杨进行自然干旱处理(6、8、10 d)、200 mmol/L NaCl(2、4、6 d)处理,测定不同胁迫时间点叶片PaHK3a基因的表达,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MDA含量,并分析PaHK3a基因表达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初步鉴定杨树PaHK3a基因的功能。  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PaHK3a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根部中等,茎段最低。与正常条件下相比,在高温、低温、NaCl及PEG模拟干旱处理时,PaHK3a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增高,分别为对照的2.63、1.49、1.54、1.58倍。用IBA诱导处理时,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而在6-BA、ABA、GA3及SA处理时,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均呈现显著下调。在温室干旱、盐碱胁迫处理过程中,PaHK3a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模式,MDA含量也呈现类似的趋势,而SOD活性则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POD活性在干旱胁迫时先上升后下降,而高盐胁迫时呈上升趋势。生理指标与PaHK3a基因表达量相关系分析发现,在干旱和盐胁迫下,PaHK3a基因表达量与叶片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正相关。  结论  PaHK3a基因在‘84K’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叶中表达量最高;PaHK3a基因表达受细胞分裂素6-BA、GA3及ABA及SA等植物激素的负调控,同时,受温度胁迫、盐胁迫、水分胁迫等非生物胁迫正调控;温室人工干旱盐碱胁迫过程中,PaHK3a基因表达量升高,且与叶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均具有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初步显示,杨树PaHK3a基因参与杨树植物激素激素信号响应,并在抗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沙枣幼苗根茎叶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的干旱胁迫条件下,对沙枣根茎叶中的SOD、CAT和POD 3种保护酶和丙二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沙枣叶中S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但POD酶活性却先上升后下降;(2)沙枣茎中SOD酶活性在轻度胁迫下高于CK,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却低于CK,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却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这说明虽然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SOD酶活性有所下降,POD酶和CAT两种酶清除SOD转化的H2O2的能力还在增强;(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沙枣根中SOD酶活性在轻度胁迫下高于CK,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和CK差异不显著, 各干旱胁迫下P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但各干旱胁迫之间差异不显著, CAT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但仍高于CK;(4)轻度干旱胁迫下,沙枣根茎叶中膜质过氧化程度均较低,和CK差异不显著;中度胁迫下,沙枣根茎中膜质过氧化程度增高(茎>根),但重度干旱胁迫下,沙枣根茎叶中膜质过氧化程度均明显增高(叶>茎>根).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NaCl胁迫对葡萄影响的主要指标,建立评价葡萄抗盐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以沙培1年生‘达米娜’葡萄自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6个浓度NaCl胁迫10天后,葡萄根系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_2O_2含量、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植株新梢长度和总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根系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增加,叶片中SOD和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PX活性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呈下降的趋势;高浓度NaCl胁迫下,新梢长度和植株总生物量降低,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增加可能与较低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新梢长度、叶片CAT活性、H_2O_2含量和APX活性可作为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葡萄影响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低温胁迫对鹿蹄草的影响机制。[方法]以鹿蹄草叶片为材料,测定不同冷处理条件下叶片各种保护酶(SOD、POD、CAT)、丙二醛、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叶片的SOD酶与POD酶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尽相同;CAT酶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丙二醛的积累与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现上升趋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时间增加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该方法研究了低温胁迫对鹿蹄草的影响,为鹿蹄草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望春玉兰幼苗形态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盐胁迫对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幼苗形态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筛选盐胁迫下的指示性生理指标,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的耐盐性评价与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望春玉兰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测定200 mmol·L?1氯化钠胁迫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和抗氧化酶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关键生理指标。  结果  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3个指示性指标,分别为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SOD活性。  结论  氯化钠胁迫引起望春玉兰幼苗叶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SOD活性显著变化,可作为指示性生理指标用于评价氯化钠胁迫下望春玉兰等木兰科植物的耐盐性强弱。图4表2参19  相似文献   

16.
培养基组成对桔梗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和N6为基本培养基,配置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以桔梗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比较培养基组成对桔梗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的组成和2,4-D浓度对桔梗组织培养的影响较大,以N6为基本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明显好于MS;低浓度2,4-D的培养效果明显好于高浓度的2,4-D;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培养效果明显好于茎段.因此,在桔梗组织培养中以N6为基本培养基,叶片为外植体,而生长素则以NAA或IAA来代替2,4-D,能够提高桔梗组织培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铅胁迫对空心莲子草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铅胁迫对空心莲子草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究重金属铅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铅胁迫水培空心莲子草后,观察其外伤症状,并测定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空心莲子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茎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持续增加,而SOD、POD和CAT活性则先增加后降低。[结论]当铅浓度不断增加时,空心莲子草茎叶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高度积累,抗氧化酶系统活力下降,正常氧化代谢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植株枯萎。  相似文献   

18.
赵娜  周米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21-5823
[目的]研究镍(Ni2+)胁迫对玉米(Zea mays L.)根系生长及膜保护系统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胁迫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及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Ni2+处理对玉米幼苗根系具有低浓度的促进效应和高浓度的抑制效应,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根系长度、鲜重、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在3个处理阶段(10、30、30 d)变化趋于相同;随着玉米幼苗的生长,各项指标变化更加明显。根系活力在Ni2+浓度为50 mg/kg(土)时最强,随着Ni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根系保护酶系统中SOD和POD活性随着Ni2+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Ni2+浓度为50 mg/kg(土)时出现峰值;根系细胞内MDA含量在低Ni2+浓度处理下增幅较小,Ni2+浓度在100~800 mg/kg(土)时增加显著。[结论]Ni2+浓度低于50 mg/kg(土)时对玉米幼苗期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超过该浓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Ni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头状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capitata)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浇灌盐溶液方法对头状四照花3年生实生苗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盐分浓度(0、2‰、4‰、6‰)对苗木的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以及根部活力(TTC)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增加,SOD、P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TTC活力降低。在含盐量低于4‰的盐分胁迫下,头状四照花的生长及生理特性所受影响较小,含盐量超过4‰以上,对植株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可为丰富盐碱地园林绿化树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