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质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等,其制约和影响着牧草品质和动物的健康生长.根据抗营养因子与不同营养素拮抗的特点,可将其抗营养作用分为降低蛋白质利用率、降低能量利用率、降低矿物质、微量元素利用率和降低维生素利用率等.由此可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措施来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以提高牧草的品质,使动物能健康生长.本文对常见植物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为害及相应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人们在日常生产中对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饲用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它的分布极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但从动、植物中提取成本极高.饲料添加酶制剂可以弥补动物消化酶种类和/或活力不足,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ANF)、促进饲料的消化利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进动物健康及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纤维素在植物体中的含量最多,约占植物干重的1/2,是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纤维素是由2000~10000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长链大分子,除反刍动物借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纤维素外,其他高等动物几乎不能消化和利用纤维素。纤维素酶能够降解纤维素,破坏植物细胞壁,解除畜禽消化系统对植物细胞内营养物质的利用障碍,使被包围的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得到释放而被动物消化利用,从而降低纤维素在饲料中的抗营养作用;而且它能将饲料中的纤维素降解成可消化吸收的还原糖,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目前已有许多报道反映,纤维素酶在畜禽生产应…  相似文献   

4.
目前,植物精油被认为是代替饲料中抗生素的有效产品之一。其作用机理是植物精油能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发育,进而抑制去氨基作用和甲烷生成,降低氨氮浓度,减少甲烷的排放量,同时增加丙酸和丁酸的浓度,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文章就植物精油的作用特点和在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有害作用及处理方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有害作用及处理方法(Ⅱ)湖北黄冈地区农牧局(436100)郭芳彬4单宁的毒害作用及处理方法单宁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成分,在植物体几乎普遍存在.在常用饲料中,主要存在于豌豆、蚕豆、油菜籽和高粱中,大麦中也有少量存在.由于单宁具有涩味,适...  相似文献   

6.
一、饲养原则1.结合鹿营养需要及不同生产时期合理供给饲料。鹿是季节性发情动物,生产时期非常明显,公鹿的发情配种、脱盘、生茸、骨化及母鹿的发情配种、妊娠、产崽、哺乳等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鹿不同生理时期营养的需求有很大的变化,如成年公鹿在生茸期和配种期,对蛋白质营养的需要差别很大,生产中鹿生茸期蛋白质营养需要较高,只有满足其适宜的营养需要,鹿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生茸能力。2.精粗饲料结合饲喂。鹿属于反刍动物,在野生条件下,主要采食植物嫩枝叶和大量的草本植物的茎叶、花及果实。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饲喂多种农作物的秸秆、树枝…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5):43-47
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皂苷、生物碱、植物精油、单宁以及多糖等活性成分,在反刍动物饲养中具有调控瘤胃发酵挥发性脂肪酸组成、提高过瘤胃蛋白数量、抑制甲烷排放等功能,对反刍动物瘤胃调控方面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就皂苷、单宁和植物精油这三类植物提取物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植物提取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饲用灌木中单宁的分布及含量影响因素和理化性质,剖析了单宁的作用机理和生物活性以及测定方法,重点阐述了单宁对反刍动物抗营养与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9.
植酸是植物中磷的储存库。许多植物饲料,尤其是谷物和豆类中,大部分磷元素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与多种金属离子以及蛋白质螯合从而抑制营养因子的吸收。植酸酶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催化降解植酸,形成无机的磷酸盐。单胃动物自身植酸酶含量很低,不能有效的利用以植酸形式储存的磷。无机磷的添加一定程度上缓解动物磷营养的问题,但是大量无机磷的添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和矿物营养的吸收,并且降低磷的排放。该文主要综述了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豆粕是豆油加工副产品,是畜禽养殖业中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由于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动物长期食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一系列中毒症状,进而影响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有效应用。为此,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促进大豆蛋白质吸收的研究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近年来,用微生物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1.
豆类抗营养因子的保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类中存在单宁、植酸、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长期以来,它们被看作阻碍膳食营养吸收和影响身体健康的不利因素.近期营养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豆类的摄入与一些慢性病的发生呈现负相关性,这可能与其含有的抗营养因素有关.研究证明,某些抗营养因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控制血糖等活性,从而帮助机体预防各种慢性疾病.本文综述了豆类中几种抗营养因子的主要保健作用及其在膳食中的安全性,以及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鞍山海城某农场的柞树叶和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植的构树叶和柳树叶的营养成分进行的比较分析,并对抗营养因子单宁进行了脱毒处理,结果表明,柞树叶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矿物质钙、磷含量分别为13.52%、4.87%、16.98%、5.19%、0.89%、0.20%,抗营养因子单宁含量为14.99%,经过脱毒处理可去除90%以上,并分析了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的含量。这几种树叶饲喂牛羊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缩合单宁作为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牧草的营养品质和动物的适口性。本文从缩合单宁的结构入手,着重综述了缩合单宁的功能,探讨了其在生产应用中对动植物的影响,以期为牧草选育和畜牧业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单宁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测试了从11种植物提取的单宁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任一植物的单宁质量浓度为5.000或2.500mg·mL-1时,与TMV混合10min后接种,其抑制率均达80%以上.(2)单宁质量浓度为5.000mg·mL-1时,与TMV混合后立即接种,其抑制率也均达80%以上,表明单宁与病毒粒体作用时间很短.(3)TMV与单宁混合,透析3d后,可恢复大部分侵染力;混合3d但未作透析处理,与混合10min的处理相比,抑制率下降,表明部分植物的单宁体外稳定性可能较差,与TMV粒体作用能力下降.(4)这11种植物的单宁对TMV体内抑制复制效果不明显.(5)大飞扬、杠板归、虎杖3种植物的单宁,在接种前先喷施心叶烟再接种TMV,可抑制病毒的初侵染;在接种前先喷施普通烟草K326再接种TMV,烟株发病期推迟3-8d.  相似文献   

15.
植物多酚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在农业、食品、制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植物多酚的种类、结构特点、分离提取方法及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对其分析鉴定和分离提取的常见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植物多酚的生理活性,阐述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植物多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红小豆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几年红小豆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红小豆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人们喜食的一种豆类。红小豆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单宁、植酸、皂甙等。现代研究表明,红小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抗氧化活性、对糖尿病的有益作用、护肝作用、助肾作用、抗癌、抗菌和抗病毒等。  相似文献   

17.
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大量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物质,因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抗癌、抗衰老等 性能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表明具有抗氧化性能的物质之间大多具有协同作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化合,其抗氧化能力往往强于单一物质的抗氧化能力。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目 光聚焦到多酚类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化合所具有的协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上并做出多项试验。本文论 述了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及协同抗氧化机理,并以茶多酚与维生素C、维生素E 化合为例对协 同抗氧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饲料中鱼粉成本的不断升高,寻求新的饲料原料显得越来越重要。蚕豆营养丰富袁比小麦等谷粒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因而可以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小麦和鱼粉等物质,在鱼类饲料原料替代方面潜在价值可期。研究表明,蚕豆可促进鲈(Dicentrarchus labrax)的生长,改变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等鱼类的肌肉品质,对摄食蚕豆鱼类的生理生化特性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蚕豆中的单宁、多酚和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鱼体的生理代谢。综述前人研究,可根据不同鱼类添加不同比例的蚕豆或消除蚕豆中抗营养因子等手段以优化蚕豆替代饲料在鱼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Lack of proper nutr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across the globe, affecting majorly African countries, where many children died not only due to inadequate food but also as a result of insufficient nutrient in their diet.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study the proximate composition and screening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art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Proximate analysis was adapted from the standard methods developed by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 (AOAC). We have determined percentage of moisture content, ash content, crude protein, crude fibre, crude fat and carbohydrate which were ranges from 8.1–4%, 5.59–9.28%, 11.70–26.57%, 21.03–44.27, 11.82–20.19 and 8.16–31.12% respectively. Different bioactive compounds of polyphenol, flavonoids, tannins and saponin were determined. Different parts of plants accumulate different levels of polyphenol, flavonoids, tannins and saponin. Our study suggest that Moringa oleifera can served as a good supplement to our nutrition, due to high content of fibre, protein, fat. However intake of Moringa plant might reduce the risk of many oxidative related problems due to the present of some polyphenols and flavonoid in almost all part of the plant used.  相似文献   

20.
桑树作为传统中药材的来源,具有抗炎、杀菌等作用,这与桑树各部位中含有多糖、多酚、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有关。桑叶具有易采集及生物量大的优点而得到了最多关注。桑叶中多糖、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增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因此桑叶或其提取物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对动物的健康有积极影响。桑叶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均衡,可替代一部分蛋白原料应用于畜牧生产中。但桑叶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因此以发酵或青贮后饲喂动物为宜。综述了桑生物活性成分对动物糖脂代谢、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的影响,并通过总结桑叶在畜禽及水产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桑叶在改善肉质、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及提高动物抗氧化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