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建立节粮型畜牧业结构,近年来,国内外在调整畜禽养殖业结构中,以市场为导向,各国都在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养鹅业。我国1985—1987年鹅的饲养量由1.5亿只左右,发展到2.23亿只,1988年可达3亿只以上。鹅肉产量超过40万吨,超过全国兔肉产量的4倍多,是牛羊肉产量的50%。我省养鹅也有较大发展,1985—1987年由450万只左右发展到900万只左右,1988年可达1500万只以上。为什么养鹅业能够如此迅速发展?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鹅业的发展比养鸡、养鸭快,到1998年我国鹅饲养量已达到8亿只,世界上居首位.目前我国养鹅量占世界养鹅量的65%~70%,鹅毛的出口量也是世界第一,占世界出口量的1/3以上.  相似文献   

3.
我国养鹅业近年来发展很快,1985年鹅存栏量1.5亿只,到2000年已近7亿只,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饲养量占世界70%以上。从全国来看,养鹅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为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省,黑龙江省近年来每年向新加坡出口分割鹅30多万只。据调查得知,吉林省内各地区近两年鹅的饲养量不断增加,出现很多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养殖户。但由于各养殖户缺乏饲养技术,致使小鹅瘟病常有爆发,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如吉林省某养殖户,现养朗德鹅雏1万余只,因小鹅瘟死亡3千多只,直接造成经济损失6万余元。现根据理论教学结合养鹅业生产实践,谈谈小鹅瘟的综合防治,供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信息资料显示,1985年全国鹅的存栏量只有1.5亿只,如今鹅的饲养量己有6亿只左右,鹅肉产量达70万吨以上。发展较怏的地区有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和广东等地,近年来各地仍在继续加大饲养和加工规模。  相似文献   

5.
发展种草养鹅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鹅业是当前全国增幅最大、效益最好的畜禽项目之一。1 985年全国鹅的存栏量只有 1 .5亿只 ,到1 999年仅江苏省鹅饲养量已超过 730 0万只 ,全国达到 6亿多只 ,鹅肉产量达 70万 t,超过兔肉产量的5倍 ,约为牛羊肉产量的 40 %。种草养鹅是典型的生态农业项目 ,因江苏全省都具备种草养鹅的条件 ,且种草养鹅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及经济效益高的优势 ,故种草养鹅成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双增”的主要农业实用技术。1 鹅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有利于种草养鹅业的大发展  养鹅业是目前养殖业中产品质量高、养殖效益好的产业。鹅适应性强 ,它以吃…  相似文献   

6.
浅谈养鹅业     
近10年来,养鹅业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中国发展更快,1988年全国养鹅的数量为2.6亿只,1993年约3亿只,2006年约达8亿只,占世界养鹅总量的60%左右,始终保持世界养鹅大国地位,七年前全省养鹅不足500万只,2006约达6000万只,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有识之士,从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把普通畜禽养殖业中养鹅业赞誉为最适国情、农情、民情和世情的21世纪的朝阳产业,应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引起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积极介入养鹅业,形成了持续高涨的养鹅热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洪泽县拿出145万元财政经费,对养鹅业实行良种补贴,大幅度提高鹅的良种普及率,促进鹅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到2005年,全县鹅的饲养量达850万只,出栏620万只,鹅业产值达2.77亿元,农民养鹅人均纯收入369元。与2000年相比,鹅的饲养量增长了5.6倍,农民养鹅人均纯收入增加了8.15倍,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鹅产业发展,良种是关键。过去,洪泽农村养鹅品种混杂。包括太湖鹅、皖西白鹅、雁鹅、浙东白鹅、莱茵鹅、灰鹅等,多达8个品种。加之农户采用近亲繁殖,饲养技术落后,一般母鹅年繁殖苗鹅20~25只,仔鹅70日龄体重1.5~1.75千克。为了…  相似文献   

8.
我国养鹅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第一鹅业生产大国。据中国农业年鉴1998~2001报道,中国养鹅数量和屠宰量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2001年,中国鹅存栏量为2.08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86.3%。肉鹅年屠宰量为4.5亿只,占世界屠宰总量的92.0%。养鹅业每年为社会提供鹅肉110万t,羽毛(绒)约5万t,总产值超过2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很快,1985年鹅存栏量仅1.5亿只,2000年巳达7亿只,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饲养量占世界饲养总量70%,我国巳成为当今世界上养鹅大国,加入WTO后,养鹅业更是喜迎新机遇、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鹅肉产品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在8亿~9亿只,而全国的饲养量仅有7亿只左右。积极发展养鹅业,不仅对优化肉类产品结构及出口创汇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增加地区和饲养户的经济收入都大有好处。"养鹅业是我国的一项优势产业,鹅产品基本无污染。积极发展养鹅业,对增加地区和饲养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农科 《北京农业》2011,(7):50-51
<正>鹅是一种以吃青饲料为主的大型水禽。1985年,我国鹅存栏1.5亿只,到目前已达到7亿只,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是兔肉的5倍多,约为牛羊肉总产的40%,鹅饲养量占世界的70%以上。我国鹅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为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南等省。小鹅将成致富大产业一只鹅一般每年可繁殖35只鹅苗,可以生产100千克活鹅。种鹅鹅苗售价达15元/只,种蛋6~8元/枚,农民养一只种鹅年可盈利130元左右,加上活鹅拔毛,共可收入16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中畜 《当代农业》2014,(1):15-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鹅肉产品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在8亿-9亿只,而全国的饲养量仅有7亿只左右。积极发展养鹅业,不仅对优化肉类产品结构及出口创汇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增加地区和饲养户的经济收入都大有好处。"养鹅业是我国的一项优势产业,鹅产品基本无污染。  相似文献   

13.
1 鹅业生产概况鹅是以青粗饲料为主 ,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产品质量高 ,养殖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的大型水禽。随着人类社会的生物学、营养学和技术经济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养鹅产业优势的认识日益加深 ,开发利用力度也日益加大。近年来 ,我国与许多国家一样在优化畜牧业结构中以市场为导向 ,因地制宜 ,积极发展养鹅业 ,鹅产品的消费量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富民政策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鹅业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饲养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 ,鹅的存栏量1984年约为 0 .8亿只 ,1985年为 1.5亿只 ,1995年达 4.5亿只、出栏近 4亿只…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鹅的品种较多,由于中国农业部的重视,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规模孵化、规模养殖、规模加工以及适合现代化企业经营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养鹅业的发展。据联合国粮油组织(FAO)统计数据,中国2005年鹅存栏数2.68亿只,屠宰量54.3万只,鹅肉产量2.2亿吨,鹅的存栏量、屠宰量、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全国年出栏商品鹅6亿只  相似文献   

15.
目前,平泉县白鹅饲养量已超过50万只,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创利润600万元,养鹅业已成为平泉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龙头带动承德三利鹅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该县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孵化基地和屠宰加工厂,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孵化、统一调剂雏鹅、统一防疫、统一调配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分户饲养的“七统一分”模式,发展订单式养鹅,共发展订单养鹅户300户,饲养白鹅30万只,其中2000只以上大户26户。屠宰加工厂已完成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即将投产运行,投产后年可屠宰加工肉鹅150万只,实现白鹅饲养、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县农业畜牧局人员深入到沿黄乡镇,对当前发展养鹅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走访、座谈、理清思路,提出以下意见。1沿黄乡镇养鹅发展现状我县黄河滩区辖7乡镇、132个行政村,13.6万人,耕地18.7万亩。滩区养鹅以散养为主,养鹅户数多,群体大,规模小。2015年滩区蛋、肉鹅存栏30万只,出栏10万只。其中:散养户存栏2万只,其中存栏2000只以上养蛋鹅场(户)达39家,存栏25万只。存栏10000只以上的  相似文献   

17.
鹅耐粗饲,生长快,是主要的草食家禽,过去一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近几年,中国养鹅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3年鹅存栏量近7亿只,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地位.已成为国家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福建省有养鹅吃鹅的习惯,但饲养总量不多。在目前粮食紧缺的情况下,要缓解肉类供求矛盾,走发展以草为主食的养鹅生产,  相似文献   

18.
天水 《农家致富》2005,(4):21-2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同里镇于2002年7月挂牌成立鹅业技术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发展到每年种植牧草2000余亩,上市菜鹅80万羽,饲养种鹅8万-10万羽,开办哺坊30余家,出孵苗鹅400万羽。几年来,协会在养鹅户中开展信息与技术服务,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促进鹅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养鹅户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效益:  相似文献   

19.
十几年来,浙东白鹅生产持续发展.在象山县,2012年饲养量达到268万只,种鹅存栏17万只,供应种苗308万只,占浙江省浙东白鹅总量的一大半.养鹅产业成为当地"7+1"农业龙型产业之一,年产值1.97亿元.浙东白鹅是原产于浙江省东部地区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历史上主要分布于绍兴市的绍兴、上虞,宁波市的奉化、象山、余姚、江东,舟山市的定海、普陀等地.上世纪80年代初,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以来,主产区各县区都十分重视养鹅业的发展,结合改革开放,得到快速发展,并相继在绍兴、奉化、象山、定海建立了种鹅场、屠宰加工厂,可以说是齐头并进,同步发展.但是,最后只有象山县的养鹅业得以持续发展,其他地区都未形成主导产业.象山白鹅生产为何能在浙东白鹅产区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究其原因,在政策扶持、科技进步、产业引导等方面有其特有的推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全国鹅的存栏量只有1.5亿只,到1999年已达到6亿多只,鹅肉产量达70万t,超过兔肉产量的5倍,约为牛羊肉产量的40%。发展较快的地区有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南等地。今年年初以来,各地仍在继续发展。鹅是一种以吃青饲料为主的大型水禽。鹅肉作为健康食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其价格也较好。在广州市场,目前活鹅的批发价格为7.2~8.0元/kg,高时达9元/kg左右,而且颇为俏销。鹅肉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鹅肉营养价值高。据分析,其蛋白质含量为22.3%(而鸭肉为21.4%,鸡肉为20.6%,猪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