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毛竹区划研究历时两年,已于1991年底完成,并通过成果鉴定。毛竹区划是以群体生态理论为依据,提示毛竹—环境—产量间的内在关系,确定毛竹地理区划分布指标,划分我国毛竹生产适宜区域。同时还利用大量样地确定各生产力等级区,划分立地类型,并按类型建立数据模型,预测各类型的毛竹产量。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毛竹分株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重庆永川茶山竹海景区内三种典型群落中毛竹分株种群,对其大小结构(株高、基径等)、年龄结构及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分株水平上,毛竹大小结构在三类群落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高度及基径均为毛竹-针叶混交林<毛竹纯林<毛竹-阔叶混交林,这与毛竹分株种群在不同群落类型中微环境的异质性相关;(2)三类群落中,毛竹种群均呈集群分布,聚集强度的差异性反映了毛竹的生物学特性和所处生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经济、环保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针对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类型筛选植物修复材料,是目前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查阅文献梳理分析了我国典型修复植物的修复特征,从超积累植物、速生乔木、农作物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其优劣性;进而,结合毛竹的野外耐性、生长特性、使用范围三个方面的特质,探讨了毛竹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文献分析的手段集中考察了我国今年对毛竹的研究热点,从而提出了毛竹作为修复材料的研究前景与方向,希望能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自然毛竹纯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特殊的植被类型,研究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不仅可以揭示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生态学意义,而且也可以为人工经营毛竹林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近自然毛竹纯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100 m×100 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毛竹坐标(x,y,z).首先对自然状态毛竹进行分类,再运用方差/均值比(t检验)、丛生指数、Cassie指数、聚块性指数、Moristia指数5种格局研究方法,对不同状态毛竹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自然毛竹纯林中,活竹占绝对优势,且多呈弯曲状态.而死竹以受损居多.折断和倒伏是活竹和死竹受损的主要原因.近自然毛竹纯林的活立竹、枯死竹和整个林分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5.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是主要通过地下茎无性繁殖的散生竹类,研究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可以揭示毛竹种群的空间生长特性和生态适应机制。本文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毛竹无性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分形特征,种群计盒维数在1.449 4-1.596 6之间,信息维数在0.432 2-0.468 7之间。毛竹无性系种群的计盒维数值接近最大理论值2,总体对生态空间的占据能力较强。毛竹种群格局分布类型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信息维数与种群分布格局的聚集强度不相关。运用扩散系数法分析也表明,毛竹种群格局的分布表现为随机性,但各样地之间的聚集强度指数仍存在一定的差异,种群格局聚集强度与分株种群的斑块特征和水平空间分布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种园和江西省遂川县五指峰林场栽植的花毛竹为研究对象,观测研究了花毛竹秆黄绿色条纹的数量、宽度等秆色特征,拟定了花毛竹类型的划分标准并进行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花毛竹秆黄绿色条纹总数为8~44条,平均值为24条,花毛竹秆黄色条纹宽度所占比率为9.15%~87.50%,绿色条纹宽度所占比率为12.50%~90.85%,黄色条纹最小宽度变幅比绿色条纹最小宽度变幅小,而黄色条纹最大宽度变幅与绿色条纹最大宽度变幅相近。花毛竹秆黄色条纹比率在不同单株和不同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将其作为花毛竹类型的划分指标。以秆色条纹出现部位和黄色条纹比率为划分指标,将花毛竹分为金丝型花毛竹、绿条型花毛竹、黄条型花毛竹、金条型花毛竹、黄槽型花毛竹和绿槽型花毛竹6个类型。  相似文献   

7.
两种不同类型毛竹林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对溪头林场毛竹纯林和毛竹混交林两种不同类型的毛竹林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混交林乔木树种主要是以石栎、木荷、杉木和松树为主,伴生有其他阔叶树种。(2)毛竹混交林和毛竹纯林林下优势种植被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不同的植被类型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一种适应性。(3)毛竹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均匀度均稍低于毛竹纯林,说明毛竹纯林在现阶段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8.
毛竹林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对毛竹林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结果认为:1.植冠截留量,毛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2.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毛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纯林;3.土壤层的蓄水功能,毛什、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通过本研究,将为毛竹林群落类型的科学管理及其生态经济功能发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学名是植物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基础。近年来,毛竹栽培变种"方竿毛竹"的学名多次变更,尚存争议。基于文献、标本和实地考证,对"方竿毛竹"的学名进行了讨论和修订,增补了说明插图,旨在为该竹种的生产、开发、利用以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毛竹直径与年龄的二元Weibull分布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4年复查的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4250个固定样地中的245个毛竹纯林样地数据,用具有严格概率模型性质的二元Weibull分布模型描述浙江省毛竹直径与年龄的二维结构,并讨论二元Weibull分布模型的生成函数,给出几个不同形式的表达式,指出模型良好的概率模型性质。一元Weibull分布模型的直径、年龄模型分别是二元模型的边际分布,而且用边际分布求得的参数与用联合分布求得的参数也很接近。本研究是省级地域的毛竹宏观模型,该模型也可尝试应用到林分水平,以及其他类型森林。  相似文献   

11.
毛竹纸浆林秆形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毛竹纸浆林秆形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毛竹节间长度、周长、壁厚与节间分别用抛物线、直线进行拟合,发现它们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不同海拔高度对毛竹节长和周长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色绿刺蛾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 ,对两色绿刺蛾在毛竹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并采用刀切法给出了聚集度指标的估计区间 ,三次设计最优拟合提高了回归模型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 ,两色绿刺蛾幼虫在林间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种群在林间的分布判断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  相似文献   

13.
贵州竹林的分布及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贵州竹林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重点剖析楠竹林,金佛山方竹林光箨竹林、箭竹林,方竹林,毛金竹林,慈竹林,麻竹林,黔竹林。爬竹林,水竹林,斑竹林,车筒竹林,巴山木竹林,龙头竹林,箬竹林,赤竹林共17个竹林类型的分布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高度对寿宁县毛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试验设计法对毛竹生长与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毛竹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立竹数差异不明显,而平均胸径差异极显著,生长在较低海拔高度的毛竹平均胸径较大,经济效益好;培育高产优质的毛竹竹用材,其海拔高度应选择800 m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为找到能综合反映楠竹自然分布规律的方法,根据地理学家牛文元的点空间分布理论,研究了楠竹空间分布密度,并进行分类。将此方法进行推广应用,与主量分析、模糊聚类、森林生产力分级等方法进行比较,其结果基本一致。本方法有代表性,并能大量节约工作量,除应用于楠竹外,还可考虑应用到其它竹种。  相似文献   

16.
海子坪天然毛竹林的现状及保护价值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海子坪是中国以保护天然毛竹林为主批准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未经人为干扰破坏、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唯一天然毛竹林。通过对海子坪自然保护区天然毛竹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海子坪天然毛竹林具有有利于竹类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有利于毛竹种群的遗传改良;有利于天然毛竹林植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为人工竹林的生态恢复指明方向和有利于填补竹类研究相关领域空白的五大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毛竹混交林竹林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浦城县古楼乡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4种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毛竹个体生物量、毛竹胸径和竹高较大,不同模式林分的胸径、竹高、冠幅等生长因子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较有利于竹鞭孕芽发笋;各模式竹林结构综合评判为一般经营竹林;竹林竹鞭长、鞭径、鞭节生长以竹阔比例为5∶5林分竹鞭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永安市1987~2007年毛竹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永安市毛竹有害生物种类多,危害大,发生面积呈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竹林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天敌减少,测报技术落后及防治方法不当等。在防治对策上应采取的措施是:科学经营管理毛竹,建立复杂稳定的生态系统;加大监测和预防工作力度;创新防治机制;积极开展毛竹防治项目工程治理;落实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深入推广先进的测报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毛竹专用复合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洪伟  陈辉  吴承祯 《林业科学》2003,39(1):81-85
毛竹专用复合肥是根据毛竹生物学性状和平衡施肥原理配制的毛竹专用肥料。试验以N、P、K肥为原料,应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建立各配方施肥方案与经济收益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筛选出生产上适用的毛竹专用复合肥的最佳配方。施用后,毛竹林经济效益可提高35%左右。  相似文献   

20.
笋竹两用毛竹林经营管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化国有林场毛竹林基地为研究对象,经过6年的抚育管理,竹林从立竹量小、年龄结构不合理、平均胸径小、立竹粗度差异大、立竹在林中分布不均逐步成为笋竹两用丰产林的林分结构,总结出笋竹两用毛竹林最重要的经营管理措施是劈山除杂、垦复、施肥、调整年龄结构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