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野生植物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常采用行政手段,由于其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管理效果常常不尽人意.根据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经济手段引入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有利于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管理.文章阐述了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的税费手段、价格手段、交易制度和其他经济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实践.并提出明晰产权、完善资源税收机制、实行拍卖制度和野生植物资源有偿使用以及建立野生植物保护基金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我国目前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对野生植物资源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确产权主体和建立多元化的野生植物资源产权制度等建议,以促进我国野生植物资源走上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现状、特点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生植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结合我国野生植物的存在现状、分布特点和利用价值等方面的探讨,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途径和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野生植物资源的科学有效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野生植物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随着近些年人们对野生植物掠夺式的采挖,野生植物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对湖北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及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着缺乏管理依据、部门协调不够、缺乏管理经费、管理部门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野生植物管理、加强野生植物培植利用研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楚雄州野生植物资源人工栽培利用为研究对象,采用访问调查和实地核实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统计得到楚雄州境内具有人工栽培利用的物种13科14属1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物种7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其它经济利用价值高的观赏类、药用植物4种。从物种组成、栽培地域、种植规模3个方面分析了楚雄州野生植物资源的人工栽培利用现状,并对人工栽培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野生植物资源人工栽培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一些对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措施,为楚雄州做到科学合理培育野生植物资源,使资源利用和保护实现共赢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野生植物资源产权不明确带来的管理困难、过度利用等问题,我国于2007年颁布了《物权法》,第一次对野生植物的产权问题进行阐述,野生植物产权问题的提出,将大大有利于野生植物的保护。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措施,《物权法》的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产生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物权法》对野生植物管理和保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宝贵的资源,掌握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生境的变化动态,就必须开展野生植物资源定位监测,建立健全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定位、定量研究的网络体系,提高我国资源动态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利用计算机快速处理,通过资源数字化管理,快速、准确、及时地公布资源动态,评价野生植物保护效果,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资源保护、管理、经营利用的网络化、数字化,实现野生植物保护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促进行业发展,树立野生植物保护的新形象。开展野生植物监测和实现资源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江西省永新县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按经济用途和分布规律对该县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分类,提出了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保护、培育三者结合的观点,以及综合利用野生植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野生植物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更有无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保护好野生植物资源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由于我国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不断挤压野生植物的生存空间,大量野生植物走向濒危甚至灭绝。文章在研究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和保护野生植物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国外野生植物保护的经验和启示,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四三二"保护策略,分别从法律、保护机制和实施对象3方面来完善我国的野生植物保护制度,期望能促进我国野生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多样化,其中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也十分繁多。野生植物资源具有的价值十分巨大,因此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以及社会意义。对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处滇中腹地的楚雄州,自然条件优越,林下生物资源丰富,其中的野生菌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野生菌资源产权不明晰,目前的无序而又掠夺式的利用方式,严重破坏了当地的野生菌资源。在论述了楚雄州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及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该州野生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承包管护野生食用菌资源林地,应用野生菌保育及规范采收等的生态促繁技术,结合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从完善政策及法律法规、加强资源管理、规范野生菌林地管护等方面,提出了楚雄州野生食用菌可持续经营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淀粉植物的传统利用与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兴起。阐述云南丰富的野生淀粉植物资源及其识别方法、分布和高舍量的淀粉植物的种类扣用途。结合云南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云南野生淀粉植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定位技术对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基本掌握该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植物192种,占木本植物总数的77.42%,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太行山南端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南端有野生观赏植物69科109属209种,其中乔木65种、灌木73种、藤本22种、草本49种。按观姿、观叶、观花、观果等对观赏植物类型进行了论述。根据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了野生观赏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清楚了解、掌握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资源情况,并妥善加以利用,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小五台山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小五台山内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物种在不同生长季的树叶、树干、花及果实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部分果实还具有可食性;保护区常见的有色木本植物共116种,隶属于33科67属,以蔷薇科、桦木科、榆科、卫矛科、忍冬科为主,其中观叶植物64种、观枝观干植物12种、观果植物37种;观叶树种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观果树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部分树种可应用于防护林建设;因此,应加强野生有色木本植物保护,合理利用,建立彩色植物园,加快引种、驯化、繁育基地的建设,丰富彩色木本植物资源,实现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河南太行山区野生伞形科中草药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太行山区野生伞形科中草药植物共有16 属24 种。除具有药用价值外,有的还可以食用,作调料、香料,制植物性杀虫剂。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应着重从可持续利用、开展与加强科研工作、综合利用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蚬壳花椒受威胁程度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英姿  王平 《经济林研究》2008,26(1):108-112
为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依据量化评价标准,从药用价值、分类意义、分布与生境要求、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率、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和综合利用现状等8个方面对芸香科花椒属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的受威胁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蚬壳花椒受威胁程度的总评分达9分,属于渐危种类。并就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蚬壳花椒野生资源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野生植物资源是森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林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章通过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所分布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地理分布特点、资源经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对今后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that limit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sustainable use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in Mozambique. It was found that the Land Law does not encourage smallholders to invest in l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when soil fertility and yields decline and weed infestation begins to manifest. Recognition of customary institutions as legitimate authorit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land and embedded resources by the Land, and Forestry and Wildlife laws constrains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sustainable use. Both laws externalize the costs of natural resource degradation and have inappropriate beliefs in the capacity of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sustainable use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Lack of skilled human resources was also identified as a key factor limiting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policies in Mozambique. The majority of rural communities that depend on land, forest, and wildlife resources are unaware of the relevant statutes that govern the ownership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natu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provides pertinent recommendations for resolving thes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sustainable use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Mozamb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