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3年的研究表明,棉花双隐性核不育系利用蜜蜂传粉技术制种,在密度2000株/667m2,父本:母本为1:4~1:6,每667m2放置1~1.5桶意蜂时,种子产量可达50kg/hm2;与人工授粉相比,昆虫传粉在铃重和每铃种子数上显著较低,而铃重与每铃种子数有很高的正相关,每铃种子数实际又是由杂交花粉量决定,所以提高昆虫传粉的杂交花粉量,从而增加每铃种子数是提高其制种产量的关键;蜜蜂传粉虽然每个工种子产量较高,但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尚存在困难。在不育系少量保纯繁殖时,或者在成片的棉花制种生产中,蜜蜂传粉制种或者以蜜蜂传粉辅助人工授粉制种是非常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育的胞质不育系、引进核不育系及其亲本,在网室隔离条件下进行蜜蜂传粉试验,研究表明:繁育胞质不育系、核不育系种子产量的差异不大,核不育系X1139显著高于胞质不育系X海岛棉恢复系1304R的制种种子产量,胞质不育系中不同的不育系亲和力不同,制种产量各有不同;制种产量受蜜蜂造访频率、亲本亲和力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网室内利用蜜蜂为6个棉花不育系材料授粉,以人工授粉作为对照,研究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在农艺性状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单株结铃数和空果枝数有极显著差异;不同不育系的单株结铃数差异极显著,果枝数有显著差异。晋56-1A、晋56-3A、晋56-6A的单株结铃数在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间有显著性差异,晋56-2A和晋56-5A的单株结铃数在不同授粉方式下有极显著差异;晋56-4A和晋56-6A的空果枝数有极显著差异。室内考种表明,蜜蜂授粉的衣分范围为26.3%~39.6%,人工授粉的衣分为29.4%~35.3%,人工授粉衣分范围相对较小。人工授粉的单铃籽粒数、制种产量均比蜜蜂授粉大,铃重、籽指、发芽率相差不大。蜜蜂授粉制种产量达人工授粉的80%左右;而制种成本可节约50%以上。因此,选择强群势蜂群、适时有效的虫害管理等措施,可提高棉花不育系制种效率,对棉花“三系”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蜂媒传粉制种提高制种产量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从 2 0 0 1年开始利用自育洞 A核不育系太177A开展蜂媒传粉工作 ,使用的组合为鄂杂棉 8号 ,鄂杂棉 8号的父本长势较好 ,较母本高 10~ 15cm。三年的制种实践表明利用蜂媒传粉制种每公顷较人工去雄制种多收入 1.5万元左右 ,较核不育系人工授粉制种多收入 0 .5万元 ,同时还可节省人工。因此蜂媒传粉制种必然是一个方向 ,可以解决F1 大面积利用的问题。本文根据连续三年开展核不育蜂媒传粉制种工作的试验 ,总结了提高制种产量的技术。1选择适当的父母本种植面积只有保证父母本种植面积比例的情况下 ,才能保证父母本的株数比例。父本充足…  相似文献   

5.
采用鸡脚叶性状标记不育系与正常叶恢复系,按4种种植比例(A∶R为1∶1,2∶1,3∶1和5∶1)和2种种植方式(混合种植和间隔种植)种植,通过蜜蜂媒介传粉进行大田制种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比例和方式对制种产量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在A∶R为3∶1时达到最大,为1323.89kg,间隔种植在A∶R为1∶1时达到最大,为1146.39kg,即此时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比间隔种植提高了15.48%。  相似文献   

6.
种植方式、疏叶及昆虫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杂交大豆的制种产量,本文研究繁种中杂交大豆父母本种植方式、人工疏叶和传粉昆虫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本同穴混合种植,能够提高昆虫的异交传粉几率,显著提高不育系的单株结荚数量,比传统的父母本1:1成行种植提高20.40%(蜜蜂传粉)和30.52%(苜蓿切叶蜂传粉),其中苜蓿切叶蜂的传粉效率显著高于蜜蜂。在大豆开花期间疏父母本整株三出复叶中的两个小叶片,改变叶片的空间分布,可显著提高不育系的结荚率,使JLCMS9A和JLCMS4A两个不育系结荚率分别达到24.1%和65.3%,比对照提高了68.82%和54.01%。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棉花杂种优势,一般可以提高产量20%左右,是增产的有效途径。但棉花是雌雄同花的常异花授粉作物,应用人工的方法获得棉花杂种种子,必须经过一整套烦琐的人工去雄授粉等制种过程,花费的人力较多,提高了杂种种子生产成本,给推广杂种优势增加了困难。应用棉花雄性不育系制种,因棉花已雄性不育,用不育系作母本,不仅可以省去人工去雄,若摸清了它的传粉媒介——昆虫,应用昆虫给棉花传粉,还可省去人工授粉工作,是利用杂种优势最理想的方法。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了较大的进展,有的单位已获得较稳定的50%不育株,  相似文献   

8.
晋A棉花质核不育系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晋 A 棉花质核不育系具有早熟、铃大、成铃好、异交成铃率高的特色。与国内(104—7 A)、外(哈克尼西)同类不育系相比, 其相应测交组合的全生育期、单株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为实现棉花质核不育三系配套, 选配高优势组合, 提高制种效率, 克服昆虫传粉障碍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在网室内用3种昆虫为大豆不育传粉,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传效效果最好,不育系单株异交结荚率,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分别是开放条件下自然传粉不育系的10.5,12.8和11.8倍;不育系产量(按小区面积折算)2:1行比处理平均为488.4kg/hm^2,比1:1行比产量提高23.5%;喷糖,吹风,放彩带与对照间没有显著差异。蚂蚁和苍蝇传粉效果差,无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昆虫传粉条件下 ,研究了 6对转 Bt基因棉、6对常规棉核质不育系及相应同核异质保持系的主要性状 ,结果表明 :1 2对核质不育系与其同核异质保持系的株高、果枝数差异不显著 ;不育系的单株成铃、衣分、霜前子、皮棉产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 ,子指显著高于保持系。单铃重和霜前种子产量的表现有所不同 :转 Bt基因棉不育系的单铃重显著低于保持系 ,霜前种子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常规棉不育系的单铃重显著高于其保持系 ,霜前种子产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