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喜范  潘冰 《中国食用菌》1992,11(3):27-27,26
(一) 产生杂菌及病害的原因榆耳在培养过程中,产生杂菌及病害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夹生料污染:拌料不均,有干料颗粒,灭菌不透。 2.瓶(袋)裂口染菌:在制作菌种过程中由于振动,特别是灭菌时,由于温度突变,会使瓶(或袋)壁产生裂缝,造成裂口处污染。 3.棉塞潮湿污染;由于瓶口不净或棉塞与料接  相似文献   

2.
石灰粉的妙用1.灭菌:在栽培场地面上,撒一层石灰粉,可起到灭菌及防止害虫侵入。2.防鼠害:在菌袋发菌时,四周撒上一圈石灰粉,和防止鼠害。3.防杂菌;当畦床出现绿霉等杂菌时,在感染处微一层石灰粉,可防止杂菌扩延。4.调节PH值:在栽培原料中,加入1~2...  相似文献   

3.
蘑菇制种季节,我们曾到几个菌种场走访了一下,发现有好些单位从消毒锅取出的菌种瓶有20~30%的棉塞是湿的,这种湿棉塞在后期培菌过程中,容易感染杂菌。引起棉塞湿的原因是:消毒锅内水量过多,土蒸锅的盖做得太平,放气过快等。要解决湿棉塞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①锅内的水要适量,水过多棉塞更易湿,但过少容易烧干引起爆炸事故;②瓶子装好后在顶上加盖芦垫等物,阻挡盖顶凝结的水珠流到棉塞上;③排冷气时,气阀不能全  相似文献   

4.
邓明贵 《食用菌》2003,25(3):23-23
1 接种前的预处理 母种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棉塞易出现感染。试管壁上可能有大量的杂菌孢子或菌丝。处理方法:取试管时棉塞端向下轻拿轻放,以防棉塞上的杂菌孢子落到斜面菌苔上。先用酒精灯火焰烧棉塞,再把塞棉塞试管部分置  相似文献   

5.
邓海平 《食用菌》2003,25(1):21-21
在食用菌高压灭菌制种过程中 ,均有一部分棉塞被排气冲落、潮湿。常规解决方法 :一是将备用消毒瓶塞包一层牛皮纸 ,用胶圈固紧再灭菌。这样不仅增加制种成本 ,而且减缓接种操作速度 ;二是多备些棉塞与菌种瓶一起灭菌 ,但备换棉塞不易立即烘干 ,更换时易烫手。笔者经 10多年制种实践 ,利用干净柔软的卫生纸替换棉塞 ,好操作 ,不易被潮湿污染 ,费省效好。方法是 :在消毒瓶出锅中 ,发现没有棉塞的菌种瓶 ,直接用卫生纸团在锅中塞好即可。在接种过程中发现太潮湿的棉塞 ,适当增加接种量 ,然后用卫生纸更换。同行不妨一试。巧换湿棉塞方法$贵州省…  相似文献   

6.
周金明 《食用菌》2004,26(4):22-22
在生产菌种当中,大多数是利用棉塞封口,后来改为利用无棉盖体封口。但棉花做塞,在灭菌中,易把棉塞打湿造成菌种污染。若用无棉盖体,其造价高,封口污染率较高,且污染集中在上部原种基料面,经多次观察,分析认为,有时是杂菌从盖体透气孔中进行入所致。笔者经多年实践,现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7.
一般试管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在室内取出摆成斜面,笔者认为,此法有两个缺点。一是棉塞未干,在空气中易沾上杂菌孢子而染杂;二是培养基从高压锅内取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86年第4期上,吴长春同志介绍了一种用耐高温的塑料纸包扎袋口的最新方法。我认为他的作法,虽然能防止杂菌侵染,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塑料纸包扎袋通气性较差;二是菌丝细弱,发菌速度较慢;三是灭菌时用棉塞,接种时再换塑料纸,增加了生产环节。笔者认为,棉花容易感染杂菌,采用海绵塞代替棉塞。简便易行,且菌丝生长快、粗壮,不污染杂菌。材料:长3厘米,母指粗细的海绵塞数块。16厘米长棉线或乳胶圈数根。具体方法:把培养料装入17×34厘米塑料袋内。装至袋的一半时,用二厘米粗的圆  相似文献   

9.
常规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的过程是,装袋,套环,塞棉塞、包纸、扎口、灭菌,然后接种。此方法程序多,费工费时,而且棉塞常常潮湿容易污染杂菌。笔者通过多次试验,对常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用卫生纸代替棉花作通气塞,并弃掉塑料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新方法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0.
我县科委于1984年用塑料袋制香菇菌种,土蒸锅灭菌后棉塞受潮达80%以上,从而导致杂菌严重污染大量报废。为此,于1985年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历来试管斜面培养基都是用棉塞封口,但棉塞易吸潮,夏季气温高时培养菌种容易污染杂菌,特别是培养好的菌种放入冰箱内保藏时,时间一长,棉塞上便滋生杂菌。为此,我们试将棉塞封口改成聚丙烯塑料布包扎封口。结果,这种方法,很成功。一,塑料不吸潮;二,塑料无营养,不生杂菌;三,塑料保温性能好,培养基水分不易散失,从而提高了试管菌种生产成活率,并延长了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香菇栽培种中,如何提高成品率,这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笔者的实践和调查,目前制种成品率普遍较低,是由于链孢霭菌的污染。本文就如何防治链孢霉菌污染谈点看法,供同行们参考。首先,要预防棉塞受潮。引起链孢霉菌污染的关键是棉塞受潮,预防棉塞受潮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袋时料不能装得太满,以免棉塞接触到料致使料中的水份被棉塞吸收而成湿棉塞。②高温灭菌时料袋最好套上牛皮纸袋,若不套纸袋则以横置为好。③灭菌锅的盖要做成弧形或维形,锅的内壁要做得光滑,使凝结水能沿边壁流下。④灭好菌待出锅前,先把门开小一些,借助内部热量蒸发纸袋和棉塞上的水份。⑤接种时如遇有湿棉塞,一定要更换干棉塞,这是制种过程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关.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都是7~10支试管扎成一捆,用牛皮纸包好棉塞一端,然后放在手提式高压锅内进行,不但操作烦琐费时,且灭菌效率不高。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不包牛皮纸,上放棉花再盖聚丙烯薄膜的方法,不仅棉塞不湿,而且灭菌的试管数量大大增加。一般20~200mm试管一次可灭170支上,既方便又高效,现将其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些菇农采用葡萄糖瓶、酒瓶做容器制食用菌原种、栽培种,因瓶口小,污染机会小,菌种成品率高,但费棉花。笔者采用葡萄糖瓶原胶塞代替棉塞,可省棉80%左右,且效果较好。其做法:将葡萄糖瓶胶塞洗净,用直径6~8mm的空心金属冲子,胶塞大头单放在木墩上,冲子从胶塞小头空心外通入冲掉胶塞堵头,形成一个直径约6mm的空洞,用开水煮15分钟,晾干,在小头空心处用棉花塞满,松紧适当,即成通气塞。这样的瓶塞灭菌过程中不容易湿,杂菌污染低,接种方便,在适温培养或空气湿度低于60%时培养料水分消耗小,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经常可见到杂菌污染。特别是高温季节,以麸皮、米糠配合的培养料制作香菇、银耳、黑木耳等菌种时,如果掌握不当,污染率更高。造成菌种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中以培养料灭菌过程中瓶口棉塞受潮而导致污染的现象最为常见。受湖的棉花纤维,经高温分解成糖类  相似文献   

16.
生产菌种,一般都用棉花塞封口。在高压灭菌时,如处理不好就会潮湿,易感染杂菌。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作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7.
常规生产麦粒菌种,瓶中麦粒不固定,在灭菌、接种、搬运过程中易与棉塞接触,棉塞和封口纸受潮,菌种的杂菌污染率较高。又由于菌种不能接到培养基底部,菌丝只能从上往下长,培养时间较长,耗养量大。为此,我们开展了用木屑培养基固定麦粒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间钻接种孔制种试验,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号,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李永文 《食用菌》2012,(4):21-22
对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中通气棉塞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橡皮盖体代替棉塞能够有效地避免菌种杂菌污染,工效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一般制种都是在装料时加棉塞后进行灭菌,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仍有30%左右的棉塞受潮、污染,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污染率更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改变了操作程序,将加棉塞放在灭菌之后。具体做法是:塑料袋装料后直接绑扎封口,广口瓶或加颈圈的塑料袋用耐压塑料薄膜封口,然后进行灭菌,同时把作塞用的棉花装入耐压塑料袋内扎口灭菌。接种时把灭菌过的棉花(连袋)  相似文献   

20.
在食用菌制种过程中,菌种试管和菌种瓶都用棉塞封口,棉塞的松紧程度以及塞入试管中的长度均难掌握,且棉塞易受潮而引起杂菌孳生。为了简化菌种生产操作,笔者试用橡皮塞打孔填海绵作封口塞,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