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究合作社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基于2020年江西省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验证合作参与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加入合作社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且社会资本在合作参与对优质稻种植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契约期限、信息获取、种植年限、工作经历及稻谷卖价均对优质稻种植有显著影响,而合作参与对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在不同茬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应提升职业粮农对合作社作用和功能的认知,增强职业粮农社会资本,完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加强优质品种的示范推广,培育优质稻米品牌,以此提高职业粮农市场获利能力,推动其优质稻种植行为。  相似文献   

2.
优质稻种植已成为江城县调整种植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本文从食用优质稻的米质性状、要求、影响因素及如何种好优质稻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优质稻的保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近几年对湖南省主要优质稻基地县优质稻生产及种植模式的调查与分析,归纳了4种配套模式及栽培要点:(1)中熟早籼优质稻配中熟晚籼优质稻模式;(2)早熟早籼配迟熟中高档优质稻模式;(3)中熟早籼优质稻作早稻种植后晚稻作倒种春种植模式;(4)经济作物配中高档优质稻品种作一季晚稻与单季稻种植模式.前两种模式适合湖南省优质稻基地县及商品粮基地县作双季稻种植;后两种模式各地可根据市场要求和品种特性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6,(16):34-35
种植0.267公顷、2.67公顷、26.7公顷规模效益分别是0.0856元、1.9万元、22.4万元,种植特色优质稻分别是0.2704元、4万元、43.6万元。种植26.7公顷特色优质稻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投资小,一般农户能够接受,可作为我县优质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介绍富硒优质稻—双低油菜一年两收高效栽培模式,包括土壤选择、季节安排、优质稻种植、冬油菜种植,以为中稻地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北松滋市是全国优质粮生产基地,常年种植水稻4万公顷以上,其中优质稻近3.33万公顷。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2009年种植面积还会增加,特别是优质稻面积将超过4万公顷,达到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市基本实行优质稻化。  相似文献   

7.
<正>丘北县于1996年引进、试种优质稻成功,目前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0 hm2。同时以优质稻为原料加工生产的"普者黑优质精米"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投入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为确保全县优质稻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关键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选用良种,适时播种选择的优质稻良种必须经州以上农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8.
优质稻产值高、效益好,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稻对推进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福建省宁化县近年来的优质稻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宁化县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优势效益日益明显,但也存在品种布局杂乱、栽培缺乏良法、优质稻安全高产栽培技术到位率低、产业化环节薄弱、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宁化县优质稻产业发展,应统一思想认识、加大领导力度、完善优质稻安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产业开发协会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实现产业化经营、实施生产标准、增强产品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9.
玉林市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玉林市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现状,指出玉林市优质稻生产存在粮价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优质稻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部分农户优质稻收贮不规范,优质稻品种抗逆性相对较弱、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重视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重视科技支撑、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高优质稻产业化生产水平,推行优质稻产业带建设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科技》2009,(6):88-88
根据国内外优质稻的消费趋势,福建省提出优质稻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至2015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7万hm2左右,食用优质稻占75%左右,其中高档食用优质稻占到10%左右。为此,在“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将通过加强本省选育、对外引进、评选招标等措施,筛选出30—50个适宜本省种植的优质稻品种,加大优质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计划6年累计推广340万hm2,并突出高档优质稻新品种的推广,力争到2015年全省高档优质稻品种推广面积达6.7万hm2以上。2009年全省水稻优质率为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