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梨树花后管理是全年管理的关键时期,树体在此时期开花、展叶、长梢、座果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养分,这一时期的营养水平、综合管理技术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座果率的高低、果品质量优劣和全年的经济效益.因此,花后除为树体准备充足的营养、水分外,还必须做好授粉、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等项工作.根据梨树花量情况特提出以下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桃、杏、李、板栗、银杏、核桃等常见的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因管理经营粗放、树体营养不足、授粉不良、病虫害危害严重等因素造成落花落果,影响果树的座果率,从而降低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根据经验和对比试验,现推荐8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果树的座果率。  相似文献   

3.
巴旦杏授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巴旦杏的可授粉期较短,约1-3天,开花后授粉越早,座果率越高,巴旦杏自花授粉座果率极低,仅为5%。人工辅助授粉可显著提高座果率,但主、授品种配置时有较强的选择性,搭配不同,座果率差别较大。以小软壳和N-1作为纸皮、双果、双软和晚丰等主栽品种的授粉品种,所获座果率较高,可以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梨树人工授粉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的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或自花结实率极低 ,需配置授粉树。但在授粉品种配置不合理 ,花期遇阴雨、大风、干旱、风沙等 ,影响蜜蜂等昆虫传粉活动或因树体营养不良出现花粉发育不良和败育现象等情况时 ,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有利于促进受精和获得优质丰产。 1997~ 2 0 0 1年我们进行了梨树人工授粉增产技术研究 ,人工授粉使梨的座果率提高 1~ 5倍 ;通过人工授粉的梨果 ,果大 ,形状端正 ,外观品质好。其主要技术如下 :1 花药的采集、干制和保存(1)采花取粉 在被授粉品种树开花前 ,结合疏花对花期相似的多个授粉品种采花 ,每个花序采 2~3朵含…  相似文献   

5.
长春净月潭林场的樟子松种子园1972年营建,5年后开始结实,虽逐年增加产量,但幅度不大。为此,分别对种子园中家系、位置、方向、年度、重复5个变异来源及开花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影响种子因结实量的主要原因是树体营养不足和撒粉期间花粉密度不均匀,影响受粉而使座果率降低。解决办法是加强种子园水肥管理,开花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6.
苹果的落果高峰每年主要有两次 ,一次是花后 1~ 2周 ,另一次是花后 3~ 6周 ,又称“6月落果”。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充分 ,树体贮藏营养少 ,修剪不当造成。生长过旺以及干旱、春寒、冬季低温不足等影响同化养分的形成 ,从而引起落果。为提高苹果的座果率 ,针对每个果园的具体情况 ,我们试验和总结了几项花前、花后的管理技术措施 ,取得了明显效果。1 配置授粉树及高接授粉枝苹果属异花授粉植物 ,大多数苹果品种的自花结实率很低。如果授粉树配置不当 ,会造成授粉、受精不良 ,影响苹果的座果率及产量。没有授粉树或授粉品种配备不当以及…  相似文献   

7.
巴旦杏授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英吉沙县巴旦杏4个主要品种纸皮、鹰嘴、双果、麻壳的开花物侯学、授粉生物学研究得出:同一栽培区4个主栽品种的花期是一致的;自花授粉几乎不座果或座果率低,异花授粉亲和性良好;花期的浮尘天气影响其授粉;人工养蜂授粉可使巴旦杏座果率与人工异花授粉座果率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8.
球花石斛人工授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表明球花石斛通过人工异花授粉才能结实,同株异花在开花后第3、5、10 d授粉的座果率依次为43%、52%、15%,异株异花相同时间授粉的座果率依次为45%、54%、18%,两者座果率差别不大;花开后第3~10 d都能人工授粉,但以花开后第5 d左右授粉的座果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枣树抗旱、耐瘠薄、受益时间长、便于管理 ,是山区绿化的主要经济树种。但枣树座果率低 ,又一直制约着这一树种的广泛栽植 ,为此 ,于 1997、1998两年 ,在鹿泉市的上宅、铜冶两个主要枣产区进行了提高座果率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加强树体贮存营养枣树萌芽期晚 ,生长、展叶、开花同时进行 ,光合作用的产生满足不了生长的需要 ,开花座果所需营养大部分来自前 1年的贮存营养。贮存营养不足是造成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 ,为保证足够的贮存营养要从两方面着手。夏秋保叶。枣锈病是危害叶片 ,造成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 ,要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0.
鄂北大枣由于枝条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座果、果实发育同时进行,树体营养消耗过于集中,致使幼果因养分竞争而大量萎黄脱落。在生产上加强土、肥、水管理,花期喷施赤霉素和硼砂的混合液并结合开甲,能显著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座果率为对照的20.1倍,产量为对照的4.3倍。  相似文献   

11.
秤铊枣幼果期间的落果是限制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枝条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座果、果实发育同时进行,造成树体营养消耗过于集中,幼果因养分竞争而大量萎黄脱落。加强土肥管理,在花期喷施赤霉素和硼的混合液并结合开甲,能显著地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试验表明,座果率为对照的13.4倍,产量为对照的3.6倍。  相似文献   

12.
齿瓣石斛人工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齿瓣石斛的人工授粉试验结果:在5种授粉方式中,异丛异花授粉方式座果率最高,达62.68%,同丛异花授粉方式次之,达到50%,自然授粉不形成座果;在开花头1~2d授粉和控制授粉花朵数在20朵/丛以下,有利于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壁蜂为苹果树授粉,授粉能力强。结果表明:每公顷释放1500头,可明显提高花朵的座果率及果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冬枣以极优的果实品质和晚熟的特殊经济性状 ,成为近年来我国北方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枣树品种。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落花落果严重 ,座果率低的问题 ,与冬枣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也受立地条件、管理水平和气候条件制约。冬枣树体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座果及幼果发育同时进行 ,营养消耗多 ,各器官对养分竞争剧烈 ,是造成座果率低的重要原因。此外 ,花期遇不良天气 (如低温、干旱、多风、连阴雨 )也会造成冬枣座果率低。所以 ,加强花期水肥管理 ,合理供给树体养分 ,创造良好的授粉、受精的环境条件是提高枣树座果率的重要途径。除加强土肥水管…  相似文献   

15.
落叶果树体眠期是指从秋季自然落叶到第2年春季萌芽为止的一段时期。果树在一年中经过发芽、抽枝、开花、结果,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了给树体增加营养贮备,使其安全越冬,促进翌年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必须加强果树休眠期管理,现介绍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果树基肥秋施好万少侠果树每年春季萌芽、开花和枝梢生长,消耗的主要是树体贮藏的养分,若上一年树体贮藏的营养丰富,就可提高花芽的质量和座果率,枝叶生长健壮,增强树体的抗寒防病虫害的能力。一、秋施基肥的好处。秋季地温较高,土壤湿度大,肥料分解快,肥效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果园释放壁蜂授粉可显著提高果树座果率和果品质量,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新技术,可代替果园饲养蜜蜂授粉。  相似文献   

18.
苹果的疏花疏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海云 《河北林业科技》2007,(5):F0003-F0003
<正>苹果生产过程中,疏花疏果是提高座果率,保证果品质量的重要管理技术;是解决果树合理负载和果实布局的花果管理技术;能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防止和克服大小年,提高果品质量,保证树体健康,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浙江油茶产区广泛分布着一种油茶授粉蜂——大分舌蜂(蜜蜂总科分舌蜂科分舌蜂属,学名 Colletes gigas ckll)。当油茶开花季节,大分舌蜂即羽化外出,采食油茶花粉、花蜜,促进油茶的授粉结实。为此,浙江省南湖林场和中国农林科学院安吉科技服务组,就大分舌蜂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授粉速率、增产效果和人工引放措施等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油茶地蜂(Andrena carmellia Wu.)是一种重要的油茶授粉蜂,它广布于油茶产区;在老产区几乎都有蜂孔密度超过300—400个/米~2的密集分布区。据调查,油茶地蜂在晴朗气候条件下,每天可出洞采访3—5次(每天至少采访30朵),每次可携带花粉13万粒;经由地蜂类采访的油茶花,座果率可达70%以上。在油茶林内如果每树能有蜂5—10头(且分布均匀),就能初步满足油茶授粉的需要。油茶地蜂还能起深翻土地、改善土壤通透性和增加土壤肥力(排泄物)的作用。因此,在蜂群密集的地段,油茶的座果率显著高于无蜂或少蜂地段(见表1)。但由于该蜂蜂体弱小,自然扩散能力低,繁殖比较缓慢,在新油茶林内,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