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恢复毛乌素沙地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功能为基础,沙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目的,提出了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规模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结合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特点,采取综合评价方法对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从毛乌素沙地进行综合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方面影响因素出发,建立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利用毛乌素沙地广泛分布的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资源化利用系列研究,并在毛乌素沙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对于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科学理论研究基础上,在陕北毛乌素沙地选取在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作为工程示范点,进行造复配成土田工程示范研究。研究证明,在毛乌素沙地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有效开发利用了沙地,改善了沙地理化性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现状分析及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欧 《农学学报》2018,8(5):55-59
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我国耕地锐减,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开发补充耕地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途径。毛乌素沙地面积广,开发潜力大,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结合多年来土地整治的技术经验,首先总结了沙地治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对毛乌素沙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紧迫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新思路。该研究以期为我国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土壤粒度分形维数,研究毛乌素沙地表层土壤结构体的赋存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土壤粒度分形维数平均值在2.50~2.57,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草地和沙地的土壤结构体的赋存呈递减规律。本研究通过研究毛乌素沙地土壤结构体赋存的状况,为研究区的沙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毛乌素沙地沙冬青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乌素沙地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风沙危害,植树造林是常用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结合宁夏地区毛乌素沙地的实际情况,综合沙冬青生长特性,从沙冬青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时间、栽植方法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沙冬青造林的关键技术,以期为防护林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毛乌素沙地的区域生态环境和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人们尝试了多种治理和利用毛乌素沙地的技术措施,但是这些治理和利用的技术措施存在着技术可行政策跟不上、缺乏实践、群众积极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逐一分析了各种治理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分区治理等解决对策,为毛乌素沙地的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切合实际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稀少,存在严重的沙漠化现象。结合樟子松的特征特性,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造林后抚育管理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古文献记载、地学、古生物学、考古发掘和树木年代学等方面探讨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毛乌素沙地的气候经历了多次较大的干、湿交替。历史时期的几个湿润期分别是:10.0kaBP前后、8.5~5.0kaBP期间、3.5kaBP前后、2.5kaBP前后和1.5~1.0kaBP期间。伴随气候变化毛乌素沙地自然景观在荒漠草原、典型草原与森林草原间转换。毛乌素沙地现在的植被格局是在气候演变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在该地区进行植被修复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策略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9.
毛乌素沙地臭柏变异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臭柏天然灌丛的调查研究,运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将毛乌素沙地的臭柏变异类型分为黄绿直立型,灰绿匍匐型,灰绿直立型和灰绿垂枝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毛乌素沙地表层土壤结构体的赋存状况,依据土壤结构体与土壤孔隙度之间的关系,以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切片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计算出土壤孔隙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毛乌素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林发展情况,并指出了当前生态林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毛乌素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林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毛乌素沙地存在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探究其蒸散发时空格局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9年MOD16数据分析毛乌素沙地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年际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选取气象数据、植被指数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通过趋势和相关系数分析其对ET的影响。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ET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整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规律,2000—2019年的均值为258.8 mm;2000—2019年毛乌素沙地ET呈快速上升趋势,平均变化速率为6.87 mm·a-1; ET与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74,与气温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的ET存在明显差异性;ET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曲线一致,二者全区域决定系数为0.628 8。在降水量、土地利用/覆被、NDVI等因素共同影响下,2000—2019年毛乌素沙地ET明显增加,其中降水量是毛乌素沙地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NDVI是影响同一时期ET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为毛乌素沙地生态水源涵养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对研究区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毛乌素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林建设情况,并指出了当前生态林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毛乌素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林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为今后更好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1996年开始,陆续在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内蒙古磴口乌兰布和沙地、内蒙古赤峰科尔沁沙地和黑龙江泰来嫩江沙地进行了花魔芋和白魔芋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花魔芋在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内蒙古赤峰科尔沁沙地表现出丰产性和稳产性,生长量和产量指标基本接近种源产地;花魔芋在内蒙古磴口乌兰布和沙地和黑龙江泰来嫩江沙地能够生长,但产量不高;白魔芋在4个引种点均能生长,但产量低。  相似文献   

15.
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规模决策支持系统是以ArcDesktop 10.2.Net Framework 4为平台,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为开发工具,由GIS和DSS技术集成建立的,该系统针对毛乌素沙地土地现状及自然、社会条件,对可开发规模和等级分级进行归类。根据系统需求与模块思路,系统整体分为数据库及相关操作模块、模型库及相关操作模块、工具库模块、制图导出模块4个模块。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有效评价结果,对毛乌素沙地及相似区域的沙地开发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毛乌素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综述了毛乌素沙地生物土壤结皮水分入渗、光合和呼吸特征及演替特征等研究进展,探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对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发育的影响,认为沙化土地黏粒含量的提升对沙地生物结皮的扩殖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建议进一步开展关于砒砂岩与沙复配后沙地生物结皮的发育及演替特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陕北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利用毛乌素沙地内广泛分布的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资源化利用系列研究,并在毛乌素沙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对于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目前还未颁布相关标准,在工程推广的过程中,从材料选择、工程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方面存在质量控制良莠不齐的状况。为提高应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工程技术造田的质量,对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进行规范指导,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以多年科研项目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在总结国内土地整治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毛乌素沙地的自然环境和樟子松生物特性,并从乔灌混交、苗木选择与规格要求、混交密度确定、造林整地与换土、栽植、复水压膜和套笼、林间管理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防护林建设提供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在榆林市的毛乌素沙地大面积栽植樟子松抗旱林区,以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该文从种植环境的选择与土地准备、樟子松苗木的选择、幼林栽植、林后管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20.
胡杨喜光、喜温暖,并且耐寒、抗旱、抗盐碱与风沙,是一种适宜在干旱大陆性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树种.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陕西省榆林地区也有胡杨林分布,其中陕西省定边县分布有胡杨古树,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附近种植纯天然胡杨林约1800~2000 m2.虽然面积较小、数量较少,但足以说明胡杨在毛乌素沙地是具备成活条件的.毛乌素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