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浅谈鱼类的耗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丹 《现代农业》2003,(10):33-33
殖鱼类在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时都要求水中有足够的溶氧量以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同时,鱼类对水中溶氧量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又有一定的差异.一般说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水中溶氧比较充分时,鱼类的摄食量大,饵料系数较低,生长速度快.相反,水中的溶氧低于鱼类的正常代谢需要时,鱼类则减少摄食量甚至停止摄食,生长速度也相应减慢或停止.  相似文献   

2.
<正> 鱼类是水生动物,水中的溶氧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且溶氧量的多寡与渔业产量关系极大。高产的肥水塘因放养密度大,投饵与施肥量大,饵料生物量亦大,水质很肥,水中耗氧因子多,因此易使池水缺氧引起鱼类浮头和泛塘,给渔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所谓浮头,就是由于水中溶氧降低,即低于1毫克/升时,鱼便浮到水面吞食空气(吸氧)的现象。浮头严重时则造成鱼类窒息死亡,俗称“泛塘”  相似文献   

3.
<正>鱼类是靠鳃呼吸,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供代谢活动,来维持生命的,每种鱼类对氧气的需要都有个最低限,低于这个限度鱼类就会缺氧。当每升水中的溶氧低于1毫克时鱼类就会开始浮头。浮头严重时,  相似文献   

4.
北方地区冰封期时间长 ,特别是东北、西北地区 ,冰封期长的可达 15 0天以上 ,冰下水温低 ,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影响大。影响鱼类安全越冬的最主要的外因就是越冬池塘的溶氧量。越冬池塘封冰后 ,水中溶氧在自然状况下 ,同时存在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的因素。耗氧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生物  相似文献   

5.
孟祥海 《新农业》2010,(12):55-55
当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1毫克/升左右),鱼就会因水中缺氧浮到水面,将空气和水一起吞入口内,这种现象便为浮头。浮头是鱼类对水中缺氧所采取的"应急"措施,释入口内的空气在鱼鳃腔内分散成很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中的溶氧便溶于鳃内的水中,使其溶氧相对增高,不至于死亡。  相似文献   

6.
在夏、秋季节,暴雨过后,鱼池的水体往往混浊不清,既影响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又造成水中溶氧的减少,对鱼类生长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7.
张士罡  余培丰 《新农村》2008,(11):24-24
严冬时节气温较低,池水容易结冰,水中溶氧降低,鱼类抗病能力弱,常可引起死亡,造成损失。现将冬季鱼类的死亡原因及防制方法介绍如下。 1.病鱼进入越冬池塘  相似文献   

8.
该项目是原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的,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淡水养殖鱼类越冬成活率低的问题,采取以生物增氧为关键措施,在弄清越冬池理化因子、生物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在鱼类越冬水体中培养耐低温、适弱光照的浮游植物,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来补充水中溶氧,促进鱼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
鱼池水质的调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池水质清淡,水中溶氧较高,鱼类不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水质肥浓,鱼类饵料生物多,长得快,但在夜间常会发生缺氧浮头,甚至有泛池死鱼的危险。因此,要通过人为措施进行调节,培育肥水,调节溶氧。水质优良的标准是:肥、活、嫩、爽。水质调节的措施有二方面。1.施肥有机肥经细菌分解  相似文献   

10.
谢刚  姜燕 《福建农业》2008,(8):26-27
夏秋季节,池外气温高,池中水温高,水中溶氧低,常引起鱼类泛池,甚至死亡,造成一定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止鱼池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应对鱼池水质进行及时改良,以确保鱼类高温季节安全速长。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2004,(6):5
1、微囊藻。包括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喜生长在温度较高(28~32℃)和碱性较重(pH值8~9.5)的水中,因此多在夏、秋季旺发。当在1升水中有50万个群体以上时,水中溶氧往往不够其需要,而会自身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向水中释放大量毒素,对鱼类生长非常不利,甚至毒死鱼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高寒地区鱼类越冬常常由于缺氧死亡,造成越冬池鱼成活率普遍较低。以增氧为核心,采用冰下施肥、药物除害、扫雪透光、水质调节等措施,在水体中培养耐低温、适弱光的浮游植物,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来补充水中溶氧的不足,以促进鱼类安全过冬。通常情况下,我国北方大多数越冬池的光照可以满足藻类光合需要。越冬池常见的浮游植物有几十种,生物量可达30~50毫克/升,其产氧速率相当高,除鱼类、底质和本身消耗外尚有盈余,故越冬池的溶氧是有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养殖鱼类要科学使用增氧机,做到黎明前开机。此时大气气压较低,水中鱼类及各种动植物已经过一夜耗氧,开机1至2小时即可使水中溶氧量增加。每日8时至10时开机。此时是全天光照最佳时间,开机1至2小时,除了能向水中补充氧气,还能促进池水交换。每日15时至19时开机。  相似文献   

14.
"增氧机是救鱼机,年年救鱼增效益".因为水中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和饲料的利用率,乃至影响鱼类的生存,近年随着集约化养鱼和精养鱼塘的发展,增氧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三大功能.如何安全使用增氧机呢?  相似文献   

15.
1天气变化浮头 晴天傍晚雷阵雨、刮冷风或开增氧机,都会使池水上下层提前对流,溶氧高的表层水下沉,偿还氧债;底层水却夹杂各种有害气体甚至沉渣泛起,造成全池缺氧,引起浮头。另外,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微弱,水中溶氧得不到足够补充,而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却照常进行,因而引起浮头。  相似文献   

16.
巧用增氧机     
益阳市大通湖渔农陈一鸣来信问:我家池塘中安装了渔用增氧机,听说具有增加水中溶氧、解救鱼类"浮头"、提高饵料生物产量、改善水质、提高鱼类产量的多种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掌握使用时间?答:一是正确掌握开机时间。开机时间可从6~10小时减少到3~5小时,可节约用电60%左右,而且能保证鱼类正常耗氧。①黎明前开机。此  相似文献   

17.
<正> “增氧机是救鱼机,年年救鱼增效益”。因为水中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和饲料的利用率,乃至影响鱼类的生存。近年随着集约化养鱼和精养鱼塘的发展,增氧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三大功能。如何安全使用增氧机呢?  相似文献   

18.
颗粒饲料养鱼四注意耀忠使用颗粒饲料养鱼时,应注意以下四点:豆.注意水质和溶氧情况。鲤科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上,若溶氧量降低到每升3毫克时,鱼援食就差;每升0.7—1毫克时,鱼类就会浮头死亡。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密度较大,容易造成水质腐败和水...  相似文献   

19.
越冬鱼池的生物增氧辽宁葫芦岛水产科研所方柯生物增氧,就是充分利用水生浮游植物及其它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加越冬池塘水中溶氧,确保鱼类安全越冬。一、生物增氧条件1.光照条件越冬池塘生物增氧的先决条件是冰下光照。冰的厚薄和透光强弱直接影响透光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增氧机的作用是能够增加池塘溶氧、防止和解救鱼类浮头、改善水质、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叶轮增氧机,其主要作用:一是增氧:一般叶轮增氧机每千瓦小时能向水中增氧1公斤左右。二是搅水:搅动池水垂直循环流转。使上下层水中氧气趋于均匀分布。三是曝气:夜间和清晨开机,能加速水中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的选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