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作者通过分析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形势,提出了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化是当前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逐渐被引进到农业信息服务中,成为促进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沟通,能够有力地促进地方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新媒体开辟新的应用场景提供可能。为了更有力地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针对甘肃省目前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新媒体在甘肃省特色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优势分析,探讨了新媒体对于提升特色农业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作用,为新媒体在甘肃省特色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自然资源条件、农业气候条件以及区位地理条件进行客观分析,总结了甘肃省现行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并对此展开特色农业的探究,旨在通过探索甘肃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下蕴藏的资源和潜在的优势,为各地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以及相关部门制订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政策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了解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的现状,对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通过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树立品牌形象等应对策略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区优势,弥补劣势,把握机遇,消除和规避威胁,推动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甘肃省县城经济和特色农业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县城经济和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形成特色农业经济基地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特色农业经济基地的划定条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特色农业经济基地的类型 ,并给出了建设特色农业经济基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甘肃陇南特色农业开发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省陇南市已成为甘肃省农业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蚕桑、茶叶、苹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武威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是甘肃省瓜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以武威市为例,对发展特色农业实施品牌战略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希望能对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特色农业是解决甘肃“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借鉴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甘肃省实情,全面总结和概述了甘肃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基于此,理性分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适合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业水资源处于紧缺状态,且分布不均匀,使当地农业用水受到阻碍。为了改善甘肃省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应该因地制宜,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型农业机制,从而促进经济长效发展。本文探究了甘肃省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评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甘肃省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指标测评方法对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处于现代农业的准备实现阶段.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制约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推进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现代农业发展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村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利用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正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针对甘肃特色农产品资源状况,在提出了甘肃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意义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甘肃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潜在优势和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13.
张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6-18
本文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出发,结合甘肃省现状,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产业的必要性,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循环产业建设的目标。并以宏丰公司的实践活动为例,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循环产业模型,这将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玉米是第一大种植作物,更是全国第一玉米制种大省,加快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甘肃省玉米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甘肃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找出了制约甘肃玉米种业发展的不足和问题,并就玉米种质资源、育种、制种产业等方面的突破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1997、2002、2007和2012年的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并结合不同时间断面上农业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插值效果图,归纳总结了甘肃省农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地市(州)农业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出由分散向集聚发展的态势,可以划分为河西走廊超强型、陇中陇东一般型和陇南临夏甘南偏弱型3种基本类型;农业空间扩展能力与其竞争力水平高度正相关,并呈现出由极点式到点轴式再到网络化的迹象;农业政策导向驱动、资源禀赋及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及成长驱动共同驱使农业竞争力在空间范畴上格局置换。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工作中存在的农业建设问题,针对甘肃省农业现状以及制约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农业高等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信息资源,为我省今后农业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和前沿服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解,立足甘肃省情,探讨了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中,甘肃农业科技需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走甘肃特色农业科技进步之路。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识农业经济的变化特征,对组织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甘肃省县域(包括县级市)为研究单元,以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人口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对2000-2011年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农业经济差异不断减小,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平均发展水平之上的县域数量远小于平均水平之下的县域数量;区间差异大于区内差异,且区间差异中又以河西地区差异最为显著,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农业经济呈现出空间分异性,河西地区发展最好,民族地区发展最差;在划分的5种农业经济相对增长类型中,活跃型和滞后型县域数量均较少,大部分县域在未来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强大动力。近年来,中共中央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而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也在积极贯彻并落实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任务当中。以甘肃省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共14个主要城市2013年农业科技数据为依据,构建农业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主要城市的农业科技竞争力进行排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各城市的农业科技竞争力按相似性分为四类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市农业科技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农业经济、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各地区间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提升空间和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并提出提高甘肃省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为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农业科技竞争力水平做出典型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