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小食心虫是湖北资丘木瓜的主要食心虫。它在湖北资丘木瓜上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作冬茧在树盘周围土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幼虫破冬茧出土化夏茧羽化,五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五月中旬初孵幼虫开始入果,6月中旬,老熟幼虫从果实中脱果,大部分作冬茧越冬,少部分作夏茧羽化,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份木瓜采收,木瓜上不发生第二代。防治上抓住老熟幼虫出土期羽化期和初孵幼虫入果期开展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2.
果树生长后期,各种病虫逐渐转入越冬期.若在此期进行认真防治,可显著减轻来年的危害。技术要点是:1.绑:9月上中旬.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卷叶蛾、梨网蝽、旋纹潜叶蛾等越冬害虫,来年春解下草把烧毁。2.翻:10月中下旬.在树周围用镐创110~15厘米深或耕翻树盘,使害虫越冬茧暴露地面.采取此法可消灭桃小、草掌舟蛾、尺蠖等越冬虫。3.刮:10月中下旬.彻底刮腐烂病、干腐病等病斑,刮后涂40%福美砷50倍液.此时也可刮翘皮.消灭梨小食心虫、叶螨、梨星毛虫等越冬害虫,刮下之皮集中烧毁。4.涂: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3.
<正>果树食心虫主要有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梨、桃、枣等果实。由于其整个幼虫期均在果实中度过,只有在老熟幼虫、成虫羽化、产卵期间暴露在外,所以老熟幼虫期、成虫期及卵期为整个虫态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要充分利用预测预报技术,准确预测成虫羽化高峰期,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1.老熟幼虫出土时间的预测。在树木植株下距树干1米范围内扣置瓦片,瓦片稍大为宜,一般25厘米×45厘米,每株树下放置2个,园  相似文献   

4.
化蛹地用喹硫磷、敌百虫药杀出土成虫,虫口减退率77.3—93%,成虫期用辛硫磷乐果在桑树上防治和用杀螟松、敌百虫在杂树上防治,均可取得93—100%的防治效果。生长幼虫壮龄苔藓取食期防治,以喹硫磷、辛硫磷效果最佳,室内防效100%,室外防效90%以上,而越冬幼虫的防治,则以辛硫磷、杀螟松较好。各种药剂浓度,除喹硫磷用200倍混沙药撒外,其余药剂均用1000倍液喷雾。综合治理措施是:采用异时(非蚕期)、异地(非桑地)、超前(产卵、为害前)防治策略和以成虫杂树为害期,壮龄幼虫苔藓取食期为重点、结合进行桑树为害期和越冬化蛹地的防治。在涪陵地区验正结果,使虫口密度由1986年123头/株,下降到1988年的73.3头/株,虫株桑叶损失率由1986年的34.78%下降到1988年的26.6%,两年取得经济效益530.01万元和社会效益1470万元。  相似文献   

5.
云南干热区域 (蒙自县、宜良县、建水县、开远市、元谋县 ) 90 %的枣园虫害猖獗 ,其中尤以桃小食心虫 (简称桃小 )为害最重 ,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枣尺蠖和枣粘虫。桃小食心虫主要为害采收前枣果 ,枣果被害后失去商品价值。据 1998年 2月对元谋县近 12 0hm2 枣园调查 ,虫果率达到 4 2 %,严重的单株虫果率达到 76 %,甚至绝收。1 生活习性 桃小在云南干热区域一年发生 1代 ,以老熟桃红色幼虫 (体长 10~ 12mm)在树盘内做扁圆形冬茧越冬。翌年在雨季来临时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出土。出土幼虫在树干基部、杂草根部、土块下及部分疏松土壤…  相似文献   

6.
1 梨小食心虫 末龄幼虫呈淡红色或淡黄色 ,体长10~ 13mm。蛀入果心后 ,取食果肉和种子 ,被害果蛀处形成“黑疤” ,疤上仅有一小孔 ,但绝无虫粪 ,果内有大量虫粪。防治方法。①刮除树皮 :早春发芽前 ,彻底刮除老树皮 ,集中处理 ,消灭越冬幼虫。②诱杀幼虫 :越冬幼虫脱果前 ,在主枝、主干上束草或破麻袋片 ,诱集幼虫潜伏 ,然后解下集中处理。③处理包装材料 :贮藏果品用的果筐、果箱及填充材料 ,用后集中处理。消灭其中幼虫。④剪除虫梢 :早春五六月间、当顶梢 1~ 2片叶凋萎时 ,及时剪除新发现的被害顶梢 ,或夏季结合摘心 ,及时摘除虫梢…  相似文献   

7.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 4~ 5代 ,越冬后第一代成虫发生在 5月上旬 (暖冬年份在 4月下旬 ) ,第二代成虫发生在 6月上旬。这两代幼虫主要为害桃形李果实。以后几代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以老熟幼虫在这些作物上越冬。成虫白天静息 ,夜间交尾产卵。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光性 ,一般每果实产卵 1~ 3粒 ,多者达 2 0粒左右。一般一果一虫 ,多者一果数虫。2 防治方法冬季及时处理玉米、高粱等作物残株 ,消灭越冬幼虫。果园忌种以上转株寄生作物 ,合理修剪与疏果 ,及时疏去密生枝与密生果 ,使枝间、枝果间及果间互不交接 ,减少产卵场所。…  相似文献   

8.
烟台是全国苹果主要产区。近年来 ,由于品种结构、栽培管理及防治方法的改变 ,苹果园主要病虫发生种类及为害程度均出现了明显变化。1 苹果园主要病虫发生动态。主要病虫害基本得到控制。桃小食心虫是苹果重要蛀果害虫 ,60年代为害严重 ,虫果率一般达30 %以上 ,80年代中期虫果率仍在 10 %左右。由于坚持以地下防治为主 ,与树上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加强树上卵果率的监测 ,掌握卵果率 1%的指标喷药 ,90年代以来基本控制了为害 ,目前虫果率一般在1%~ 2 % ,无须施药。苹果腐烂病是苹果树的重要病害 ,80年代以前病株率一般达 30 %~ 50 % ,严重…  相似文献   

9.
白星金龟子成虫喜食成熟的果实 ,常群集啃食果肉。近年汶上县该虫为害有加重趋势 ,笔者 1999~ 2 0 0 0年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综合防治。1 地下防治。在幼虫发生期 ,即 7月下旬、8月下旬和次年 4月上中旬 ,于地表撒施辛硫磷颗粒剂 ,每 6 6 6 7m2 撒 3~ 5kg。2 处理有机肥。白星金龟子通常把卵产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方 ,未腐熟的土杂肥 (尤其是鸡粪 )和秸秆中藏有大量金龟子的卵和幼虫。通过高温腐熟后大部分幼虫和卵能被杀灭。所以 ,果树施基肥时务必用腐熟后的土杂肥。3 糖醋液诱杀。配制糖醋液 ,用小桶悬挂在果园内 ,桶内加入呋喃丹诱…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丰县首次发现桑飞象为害桑树,并酿成严重灾害.此虫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3—10厘米土层内化蛹,蛹期12—17天;4月中、下旬成虫出土上树取食桑芽和叶片,交尾后2—7天产卵在枝顶及春季剪梢口下段等处,每头雌成虫产卵44—205粒,卵期15—19天;初孵幼虫入土取食植物.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每亩喷雾150—200斤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是我县梨的主要害虫,在梨、桃、李、杏等水果混栽区为害猖撅。据1998年在部分梨园调查,被害果率达85.3%。其中烂果占10%。 多年来,对梨小食心虫采取药剂防治,效果甚微。我们于6月下旬进行了套袋试验,果袋分自制纸袋、保鲜袋和食品袋3种。套袋果虫果率4.47%,未套袋果虫果率87.52%。套袋果色泽鲜艳、表皮细嫩光洁,无僵疤、黑斑,优质果率明显增加。3种果袋均有显著效果。 套袋防治梨小食心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适时套袋。宜早不宜晚,梨小食心虫第1、2代为害桃、李,第3代为害梨,应在6…  相似文献   

12.
皖北故道地区是砀山酥梨的主产区。梨小食心虫 (简称梨小 )是砀山酥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梨小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为害连年加重 ,部分梨园的虫果率达 30 %以上。笔者调查分析了梨小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加重原因 ,探讨了防治对策。1 发生为害特点梨小在砀山地区主要为害桃、梨、苹果和杏等 ,受害最重的是桃和梨。在桃树上为害嫩梢与果实 ,在梨树上则为害果实。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梨小为害日趋严重 ,90年代初 ,由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 ,为害有所减轻 ,90年代后期 ,梨小发生又呈上升趋势。梨小在本地区一年发生 5代 ,以第 5代老熟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发现重庆市丰都县三元红心柚上有桃蛀螟为害。该虫以幼虫蛀入柚果 ,取食果瓤 ,引起大量落果 ,勉强成熟的虫果 ,也影响商品价值。据调查 ,丰都县 1333hm2 红心柚 ,虫果率达 2 0 %。桃蛀螟寄主广泛 ,但为害柚类果实是近年来才发现的。这种寄主转移的原因初步分析是食物环境恶化造成的。据观察 ,桃蛀螟在重庆涪陵地区 (丰都县属此区 )一年发生 4~ 5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秸秆等处越冬。第一代 6月发生 ,主要为害桃、李和梨果实 ;第二代 7月发生 ,主要为害桃和玉米 ;三、四代分别于 8、9月发生 ,此时多种桃蛀螟寄主作物已收获 ,…  相似文献   

14.
核桃长足象甲又名核桃果象甲、核桃甲象虫。1997~1998年在湖北省长阳县部分核桃产区暴发成灾,减产50%,局部地方绝收。 核桃长足象甲寄主专一,只为害核桃。成虫、幼虫均能为害,以成虫为害最严重。幼虫只为害果实,取食果仁,造成早期落果。幼虫为害的果实,始终不变形。成虫啃食嫩叶、嫩梢及幼果果皮,不致造成大的为害。 核桃长足象甲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杂草间或表土内越冬。成虫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核桃萌芽后开始为害。5月初产卵于幼果上,每果产卵1粒。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约10天,孵化后幼虫人果为害,5…  相似文献   

15.
柑桔小实蝇是一种危害 2 50多种果树、果菜类果实的检疫性害虫。 2 0 0 0年 7月 ,广东部分地区相继发现柑桔小实蝇严重为害果树果实 ,受害较重的为番石榴 ,其次为果、杨桃等 ,冬春采收的部分台湾青枣、枇杷也遭受为害。柑桔小实蝇成虫产卵于果肉内 ,幼虫为害果实 ,被害果易早期脱落并引起腐烂 ,直接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 ,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这一虫害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视 ,在一些地区已展开防治。一方面采取农业防治 ,捡拾落地果 ,摘除树上虫果 ,集中烧毁等 ,结合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及树冠喷杀。另一…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在江西省南城县严和乡进行试验,供试树1992年定植,树体长势良好.试验园管理水平较高。5月上旬对试验树疏果,10cm留1果,去病虫幼小果,留健康大果,5月10日套袋。对照树不套袋。对照树于6月10、20日,7月2日喷敌百虫600倍液防治吸果夜蛾,套袋树未喷。7月20日调查统计结果:套袋果受吸果夜蛾为害率1.4%,对照见.4%;套袋果裂果率5.2%,对照14.4%;套袋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套袋的商品果率93.4%,对照73.0%.表明栋李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治吸果夜蛾,减少裂果,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还可减少喷药,降低生产成本。柰李果实套袋试验@熊兵才  相似文献   

17.
果树结“猴头果”是由桃小食心虫为害所致。桃小食心虫为害范围较广,除为害苹果,还有害梨、李子、杏、山楂等。桃小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多在果实萼洼处产卵,幼虫孵化后在果面蛀食果实,蛀孔只有针头大小,流出珠状果胶,随果实发  相似文献   

18.
绿盲蝽已成为我区苹果、桃树的主要害虫。叶片、幼果均可受害,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品质量。在我区主要为害苹果、桃、梨、山植等。以成虫、若虫口器刺吸为害。刺吸过程中分泌毒汁,吸收营养汁液。主要为害果树生长点和果实。一头绿盲蝽一生中能为害多个新梢和果实。在多个被害梢上只能找到1头绿盲蝽。被害新梢、叶片呈网状,果实受害部位木栓化,果面凹凸不平,出现畸形果。被害桃果面凹陷、流胶。绿盲蝽一年发生4~5代。以卵在短枝、顶芽鳞片间越冬,在芽萌动时,随鳞片落到树下。4月20日左右(花期)在地面孵化,然后上树为害。5…  相似文献   

19.
青岛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病虫为害问题也一直存在。现今苹果生产与50年代相比,害虫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1害虫种类演变1.1害虫演变特点蛀果害虫危害仍很严重,但种类减少。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桃小食心虫、苹果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被视为果实的3种主要害虫。到70年代,苹果小食心虫逐渐销声匿迹,梨小食心虫逐年减轻。80年代以后,棉铃虫陆续迁往苹果园,为害方式与上述几种食心虫明显不同,发生规律尚无详细研究。到目前为止,惟有桃小食心虫仍然是蛀果主要害虫。 害螨仍是主要防治对象。种类变化较大,50年代为害…  相似文献   

20.
利用休眠期防治果树病虫害 ,不仅省工省药 ,技术简便易行 ,而且防治效果较好。搞好休眠期防治 ,对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减轻第二年的防治压力 ,确保果品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作用。现将果树休眠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翻耕果园。利用冬季低温和干旱的自然条件 ,通过翻耕果园 ,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 ,如桃小食心虫、红蜘蛛、棉铃虫等 ,翻于土壤表面冻死 ,也可被有益动物取食消灭 ;同时可将地面枯枝、落叶、病果等带菌物翻入地下消灭。翻园深度以 2 0~ 30cm为宜 ,时间以愈接近土壤封冻效果愈好 ;也可在早春进行 ,但效果比初冬要差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