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湘中某锰矿区农田土壤和作物进行了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田土壤和作物已受锰污染。选择矿区附近污染较严重农田布置小区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碱性改良物质提高土壤pH,可减少糙米锰含量,提高水稻产量,而以含一定量有效硅的碱性造气煤渣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对蒸腾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0年农田膜覆盖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湿度和土壤储水量,还对农田的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作物蒸腾和土壤的蒸发,促进了农田水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土壤磷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主要耕地0~20cm耕层有效磷平均含量9.9mg/kg,10mg/kg以下的农田占56.78%,大于15mg/kg的占19.49%,90.7%的农田施磷增产15.0%~26.0%,说明土壤有效磷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沙地农田不同土壤耕作、覆盖方式和轮作对作物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积累的影响,在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典型沙地进行农田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沙地农田生态系统,相对传统的三耕两耱的耕作方式,减少秋耕对玉米和大豆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地膜覆盖处理,麦秆覆盖处理使玉米减产11.3%~18.8%,使大豆产量增加6%;不同处理0~40cm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作物收获后传统耕作处理土壤硝态氮的平均积累量比少耕处理低8.5%~22.7%,覆膜处理比覆麦秆处理低7.0%~8.8%,玉米连作处理比玉米-大豆轮作处理高54.9%。分析结果表明,减少秋耕、麦秆代替地膜覆盖均有利于土壤硝态氮在作物根系集中层的积累,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硝态氮积累和淋失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该试验研究的继续深入将对维持绿洲农田环境的健康和提高沙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田土壤墒情对作物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作物生长在适宜含水量的土壤中,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分布式农田土壤墒情集中监测管理系统,监测中心与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站采用C/S架构设计。根据规划,土壤墒情监测站部署在各地的农田内,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FDS100采集土壤水分信息,再通过GPRS网络建立与监测中心的TCP/IP网络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监测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分析,获取被监测区域农田的土壤墒情,并参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为农田管理者提供精准的灌溉指导。系统准确实时地获取了各监测站的土壤墒情信息,实现了分布式农田土壤墒情的集中监测,能够为作物的精准灌溉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室和部分农田环境,试验研究紫茎泽兰茎叶天然水溶提取液对土壤酸碱度等性质改良和预防土传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天然紫茎泽兰水溶提取液处理土壤后可降低农田土壤酸化程度,平均可提升农田土壤溶液pH值2.03,试验区内3种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率平均减少27.89%,降低了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提升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后,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同时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及其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镉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对农田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农田镉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作物相比,棉花和麻类等纤维类作物具有生物量大、环境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且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概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综述了镉对棉花、大麻、黄麻、苎麻、红麻等纤维类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纤维类作物对土壤镉污染的应答反应机理,探索了纤维类作物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为利用纤维类作物修复土壤镉污染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碳排放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碳排放的影响,以期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优化黄土高原地区农田耕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个黄土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知网(CNKI)、百度学术、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到近20 a出版的关于黄土高原地区耕作措施与小麦、玉米和豆类作物农田土壤碳排放相关文献(共计46篇),采用Meta分析方法,以传统耕作(CK)为对照,分别分析免耕秸秆还田(NTS)、免耕秸秆不还田(NT)、深松耕(SST)和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对黄土高原地区小麦、玉米和豆类作物农田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在作物生育期,相比传统耕作,免耕秸秆不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分别显著减少农田土壤碳排放16.4%和12.9%,深松耕显著增加农田土壤碳排放31.4%,传统耕作秸秆还田显著增加土壤碳排放6.2%.相比传统耕作,免耕秸秆不还田处理在作物生育期分别显著减少小麦和玉米农田土壤碳排放量19.2%和5.2%,而对豆类作物农田碳排放影响不显著;免耕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显著减少玉米、小麦和豆类作物农田土壤碳排放量8.5%、14.5%和11.2%.而深松耕在作物生育期显著增加玉米和小麦农田土壤碳排放量37.7%和23.9%.传统耕作秸秆还田条件下,豆类、小麦和玉米农田土壤碳排放呈增长趋势但影响不显著.【结论】在黄土高原地区采用免耕秸秆不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的耕作措施有利于降低作物生育期农田土壤碳排放量;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深松耕处理显著促进农田土壤碳排放.因此,免耕秸秆不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是实现黄土高原地区农业低碳生产的适宜耕作措施,且种植玉米和小麦作物减排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同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祖祥 《浙江农业科学》2007,(4):439-441,444
通过连续10年的定位监测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第10年监测结果表明,每季作物施用猪厩肥或秸秆还田能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施K2O575 kg/hm2处理达不到农田土壤中钾素供需平衡的要求,在生产中还需增加对钾肥的施用量,才能达到作物吸收与土壤供需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北京地区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增加作物产量,针对长期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造成土壤板结层加厚,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问题,采取单因素二水平试验方法,进行了免耕和深松2种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属性及作物生长特性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深松后土壤容重在0~30cm耕层可降低0.08~0.123g·cm-3,;深松夏玉米产量达到7542kg·hm-2,增产13.60%。说明可以通过土壤深松作业来消除因多年免耕出现的土壤板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秸秆腐熟还田对后茬中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小麦收割后在壤土与黏土农田进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补充农田土壤养分,后茬作物增产明显,应用腐熟剂实施秸秆腐熟还田有84~216元·hm-2的收益,在壤土农田上实施秸秆还田的增产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3.
硬覆盖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水泥极硬覆盖对棉田和玉米田土壤蒸发、作物蒸腾、土壤温度变化、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覆盖能减少农田土壤无效蒸发,调节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变化幅度,促进春播作物全苗壮,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 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1%左右),结构差,易板结,杂草多,为保证作物播种采用传统耕翻方法及多次辅助耕作极易引起土壤水分损失,苗床质量差,造成出苗不整齐,贻误播种期,提高机耕成本等一系列弊端。近年来新疆开始试验不耕翻直接耙茬播种的少耕法,收到一定效果。这是对传统耕作方法改革的尝试,并将对土壤管理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在北疆地区(三坪农场)有代表性的农田土壤上进行了五年(1980—1984年)大面积少耕法(耙茬)生产试验,对少耕条件下的农田生态(土壤、作物、杂草等)进行了定点观测,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田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层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风的状况以及土壤上层、土壤表面的热状况和水分状况,即作物生活环境的小气候。错综复杂的农田小气候常通过农田中不同作物群体结构内的辐射、温度、湿度、风和CO2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反映其主要特征。农田小气候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反过来农田小气侯又受作物和农业技术措施等的影响和制约,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16.
晋东南地区旱地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循环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农田土壤水分的定位观测资料,应用水分平衡法研究了晋东南地区主要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和农田土壤水分循环的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水分常处于亏缺状态,亏缺量比裸地多,土壤干旱层加深。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能力、收获时土壤有效水分剩余量因作物而异。冬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量较多,用水层较深。春玉米、春谷子利用量较少,用水层也较浅。作物收获时,农田土壤中还有较多的有效水分未被利用,说明旱地土壤水分资源尚有一定的生产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7.
由于化肥被广泛地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化肥中所含放射性核素就有可能随化肥转移到农田环境,通过作物吸收经食物链,最终被人体摄取。因此,对化肥及施用过化肥的土壤进行监测,认识放射性核素经土壤向作物转移的规律及农田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长期积累,了解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后所引起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对保护农田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农田土壤种子库的生态学特征,采用土壤种子萌发法对吕梁市离石区6个农田样本土壤种子库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杂草种子多达40种,种类最多的为禾本科,占杂草种类总数的78.3%;其次有苋科、豆科、十字花科和菊科等。本研究对有效防治农田非目标作物,增加目标作物的产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施肥结构对浙西红壤稻田硫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期定位肥料试验为基础,对红壤稻田主要施肥结构下农田硫素平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硫素的投入,作物的硫携出和硫以利用率有明显的影响,施肥区农田硫素投入都明显大于作物支出,以硫在耕层土壤中的积累评价农田硫素的平衡状态,在现阶段硫素投入量为9.5~12.2kg/667m^2.a时,耕层土壤硫素亏缺0.4~1.50kg/667m^2.a,农田硫实际为负平衡,用硫素收入支出平衡原理差减  相似文献   

20.
临安市近30年农田土壤地力演变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安市近30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耕作制度、施肥习惯和作物产量等变化,引起农田土壤地力演变。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2次土壤普查和2008—2010年耕地地力调查数据前后比较,临安市农田土壤肥力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H呈下降趋势,耕层厚度变浅,有机质、全氮含量下降,碱解氮含量基本稳定,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土壤钾含量缺乏。为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地力,农田土壤应积极推广使用秸秆还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技术措施,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地力长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