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怀头鲶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和怀子。怀头鲶是黑龙江省地产鱼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以及一些大型湖泊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怀头鲶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和怀子。怀头鲶是黑龙江省地产鱼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以及一些大型湖泊均有分布。1鱼苗培育1.1池塘条件及准备  相似文献   

3.
怀头鲶又称六须鲶,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优良养殖品种,其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极快,当年繁殖的水花在精养条件下3个多月即可长成1.5千克左右的商品鱼,养殖周期短、效益高。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不宜过大,2~5亩(每亩667平方米)为好。  相似文献   

4.
<正>怀头鲶又称六须鲶,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优良养殖品种,其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极快,当年繁殖的水花在精养条件下3个多月即可长成1.5千克左右的商品鱼,养殖周期短、效益高。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不宜过大,2~5亩(每亩667平方米)为好。池塘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特点,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该鱼是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其食性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  相似文献   

6.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群体数量大的小型鱼类,属于底层温水性鱼,常见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水沟、稻田等浅水水域。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清爽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药用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几年不仅国内需求量猛增,而且在国际上韩日和欧美市场十分紧俏,因此普及提高泥鳅人工繁殖和无公害养殖技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泥鳅养殖,对实现农业增效、渔民增收、增加外汇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六须鲶叉名怀头,是黑龙江及其支流水系的大型名优鱼类,最大体重达100千克,具有个体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易饲养、肉味鲜美等优点,是具有较高养殖价值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又名黄刺骨、黄菇鱼等,为鲶形目,鲶科,黄颡鱼属。该鱼为底栖杂食性鱼类,体型小,无细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该鱼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且价格高,当前野生鱼日趋稀少,有较广阔的养殖前景。2007年我们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黄颡鱼专用膨化饲料进行9个月网箱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析了31对南方大口鲶(Silurus meriaionalis)微卫星标记引物在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群体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微卫星标记引物在怀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共筛选出可以稳定扩增的微卫星标记15对,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5个不等;不同重复拷贝类别的位点以富含AC重复单元的等位基因数较多,多态性比较丰富。借用已有的遗传标记资源,增加同目鱼类遗传连锁图谱上遗传标记的密度,将对今后开展怀头鲶种质资源保护及分子育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us Rafinesque)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鲴科(Ictaluridae),是我国20世纪末从美国引进的鱼类新品种,其营养丰富,肉质细腻、味鲜美,没有肌间小刺,该鱼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易捕捞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为调整本地区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我们于2007年在双牌水库进行网箱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殖大口鲶具有生长快、投资少、成本低、产量高、风险小、效益好的优点。一般当年3~4cm的鱼种,通过半年时间的饲养,大口鲶成鱼规格可达1~ 1.5 kg,单产量可达50~80 kg/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该技术值得认真推广。现就有关网箱养鲶技术做如下介绍。1水源条件及网箱规格 养鲶网箱应设置在水库,深水湖泊和缓流河道的开阔水域,水深在4 m以上,透明度在 80 cm左右,pH值6.5~8.5,水温在20~30℃,溶解氧在3mg/L以上。网箱的大小及设置应根据鱼种规格,配备鱼种网箱和成鱼网箱,鱼种网…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军 《广东饲料》2005,14(5):27-29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R),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为淡水温水性鱼类,天然分布于美国中部、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流域.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量超过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鲜嫩、容易捕捞等特点.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国,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目前已在我国20多个省市养殖,产量高达16.2t/hm^2.本文综述了斑点叉尾鮰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长吻(鱼危)是我国特产的名贵淡水鱼之一。四川省水产研究所经过长期努力,突破了长吻(鱼危)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现已在许多省市推广。今特邀请该所副所长吴江研究员等人撰写“长吻(鱼危)养殖技术讲座。”本讲座将分10次连载,其内容包括:长吻(鱼危)养殖前景,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池塘、网采、流水养殖、病害防治、安全运输技术等。我们希望这一讲座能为农民、渔民朋友送来致富门路和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4.
鱼回亦称沟鲶,属鱼回形目,鱼回科,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它具有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易饲养、肉味鲜美等特点。此鱼已在南方地区养殖试验成功,并大面积推广。为了改良辽宁省淡水养殖品种,提高本地淡水渔业经济效益,2000年,笔者在辽宁省铁岭市三家子渔场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1.1.1亲鱼培育池辽宁省铁岭市三家子渔场2号池(4亩),3号池(2亩),池塘水深1.5m至2.0m,池底平坦,淤泥少,沙质底,注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15.
在生殖季节,雌鱼与雄鱼的主要区别是:雌鱼体色较浅;胸鳍较窄,胸鳍的硬刺外缘光滑,内缘呈锯齿状,齿较小;生殖孔红润,生殖孔大而钝圆;腹部膨大。雄鱼体色较深;胸鳍较宽,胸鳍硬刺外缘粗糙,内缘前端呈梳子状;生殖孔尖而扁平,腹部不膨大。(赛青)怀头鲶雌雄鉴别小窍门@赛青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现将该技术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1稻田的选择与改造养殖革胡子鲶的稻田,应选在光照充足、水质良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防洪条件好的地方。在养鱼前,对田埂可结合种稻整地加以修整,田埂要加高至40~50cm,加宽至30cm,并夯实。在稻田内要开挖鱼沟和鱼坑,鱼沟宽100cm,深50~80cm,在稻田中呈“田”或“井”字型,要求沟沟相通,并在各交叉点上挖深100cm,面积6~10m2的鱼坑。稻田中鱼坑鱼沟的面积以不少于稻田总面积的5%~8%为宜。在稻田的进、排水口还要安装…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为鲶形目、鲶科、黄颡鱼属,北方地区俗称嘎牙子,是一种适温性很广的鱼类。该鱼属底栖杂食性、小型淡水经济鱼类,肉质鲜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目前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为了提高池塘养殖黄颡鱼产量,我们2009年在铁岭县范家屯鱼种场进行了养殖黄颡鱼高产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池塘高密度养殖黄颡鱼的生长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鲿科和黄颡鱼属.作为一种肉味鲜美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鱼类,近年在全国各地广泛养殖,也取得较为显著的养殖经济效益.黄颡鱼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摄食配合饲料.不同地区黄颡鱼的池塘养殖主要在放养密度、商品鱼上市规格和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也导致养殖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淡水鲨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兴华 《饲料广角》2002,(14):26-27
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园腹鱼芒(Pangasiassutchi)、巴丁鱼,俗称虎鲨,隶属于鲶形目,鱼芒科,鱼芒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我国于1998年开始引进。淡水鲨鱼养殖技术简单、饲料要求不高、肉质(无肌间刺)细嫩味美、经济效益显著(商品鱼市场价值达60~80元/kg),淡水鲨鱼除可作为食用鱼之外,  相似文献   

20.
倪田 《江西饲料》2002,(3):38-38
近年来我地在土池中大量开展鳗鱼养殖,大都获得一定高产,一般当年每亩可产鱼800~1000kg。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养殖鳗鱼的土池一般为1000~2000,池水深1.5~2.8m。由于鳗鱼善跳跃,在土池四周要种植0.8~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蓠芭或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