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民阅读包括农村公众阅读,脱离了农村公众的阅读是不完整的全民阅读。从农村公众阅读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分析影响农村公众阅读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公众阅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农村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分析了农村公众应用气象信息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气象信息为农村防灾减灾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农村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依然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相对滞后的环境管理体制,要求我国必须推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涉及公众参与农村环境管理的环境保护法律和环境管理支撑法律渐成体系,政治性和社会性两大参与途径逐渐建立。然而,公众参与农村环境管理仍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公众参与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法律体系、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公众参与渠道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实现我国农村环境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群体性事件频发,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离不开公众有序、理性地参与,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也是实现乡村社会公共事务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浙江东阳市画溪"4.10"环保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农村环保事件中的典例,通过分析案例,探究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存在参与无序化、参与滞后、参与法规不健全等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环保知识和治理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回应性、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公众健康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了医学院校图书馆参与公众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医学院校图书馆参与公众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对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提高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开展的专项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农民参与意愿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制度建设、社会资本与行为表现等对农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健全教育体系、培育社会资本、扩大公众参与权和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等方式,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识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需要重视村社财政公众监督问题。农村居民的需要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文化素养层次,还在于所处的村社环境对他们思维意识和行为偏好的塑造。同时,还取决于与他们个人利益的关联性程度。为此,策略可从:完善村社财政公众监督的实现形式、增强村民解读村社财政信息的能力、村社财政支出应聚焦民生事项发展、村民代表参与村社财政支出的过程四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8.
微信公众平台在农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农经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业务的新需求,我们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研发了贵州农经网微信公众服务系统,搭建了贵州农经网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并应用于农经信息服务实践当中。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农经信息服务中的优势,介绍了贵州农经网微信公众服务系统的开发,及服务平台的构建,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具体应用效果,探讨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农经信息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措施,展望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农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7年和2018年在内蒙古12盟市组织开展的内蒙古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内蒙古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员对公众气象服务的需求不同,绝大部分公众对目前的公众气象服务比较满意;认为目前的公众气象服务基本能够满足广大公众的需求;城乡居民认为气象服务信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是逐年增加的;大部分公众对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的评价为及时和比较及时,并且对气象服务信息获取比较方便。本文分析了城乡居民获取气象信息的常用渠道及对公众气象服务品牌的知晓度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他们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如何,关系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及农民的保障。因此,加强公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教育势在必行。讨论了开展公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的目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农村公众社会保险教育的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宣传普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公开是充分实现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需要,也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前提。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环境知情权的缺位导致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的信息公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来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多所院校的图书馆在逐步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信息服务,通过对浙江省本科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现状的调研,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服务,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提升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发达国家依靠公众参与,在法律建设、机构改革、信息公开与行业自律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了组织严密、运转顺畅、体系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信息披露、舆论监督与行业自身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推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进程,需要尽快实施加强公众立法参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舆情监控平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推进行业协会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以及以信息为纽带、探索公众参与式联合执法机制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东中西部经济发达城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公众和科学家对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的认知现状,并利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风险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知的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均高于科学家所认知的风险;导致公众与科学家风险认知差异的根源之一是公众缺乏GMF相关知识;在知识、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公众易于受到外在信息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信息来源于传统媒介、GMF争论了解越多的公众,其认知的GMF风险越大;而专家、政府、企业的可信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能够有效降低公众的认知风险;科学家因相关知识储备较多,受信息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小。此外,个体特征因素亦对公众和科学家的GMF风险认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45-3748
以改进的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理论支撑,提出了建立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持续信任的机制模型。以北京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息质量显著影响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持续信任。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对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满意具有积极作用。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满意和信任显著影响公众使用政府门户网站的意愿。  相似文献   

16.
张云怀  卢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09-6710,6713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环评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书面征求意见、公示和听证会等。通过对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指出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存在重视程度较弱、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和有效性缺乏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环评的作用,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制度,提出了可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全民对公众参与的重视力度,积极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图书馆的线上传播载体,对图书馆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同质化严重、用户黏性低,缺乏互动、信息推送内容质量不高等,并根据现实问题提出了能够优化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是我国土地整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使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文章分析了以德国和荷兰为代表的国外土地整理中公众参与的研究进展,并与我国公众参与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现状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公众参与在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方式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公众气象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喀什地区公众气象服务取得的效益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拓宽气象信息覆盖面,提升公众气象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等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任亚蒙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217-11219,11222
以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的,通过对海洋渔业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的实地走访,从法律、主体、过程、信息等因素分析海洋渔业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主体代表性不强、海洋意识薄弱、参与度不高;参与侧重末端参与、参与途径不健全、意见处理效力不高;信息公开力度不大,信息真实性有待核实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1)完善现存的法律制度,明确规定公众享有的环境知情权与参与权,同时建立相应的信息公开机制、司法保障机制和公民诉讼制度;(2)在参与主体的选择上,应以有关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直接受益者或受害者为主;(3)建议多种途径相融合,并且将公众参与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