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菇(Lentinula edodes)航天搭载菌株Cr-04-DZ、H_7-DZ分别与对照菌株Cr-04、H_7之间形成不明显的拮抗线。Cr-04-DZ的气生菌丝较Cr-04发达,而H_7-DZ菌株的情形则相反。搭载菌株25℃下菌落生长速度显著大于对照菌株。在以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Cr-04-DZ菌落生长速度大于Cr-04;H_7-DZ在5种供试碳源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均显著大于H_7。在以尿素和氯化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H_7-DZ菌落生长速度明显大于H_7。但在7种供试氮源培养基上,Cr-04-DZ与Cr-04菌落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单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将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L808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的细胞核分别导入含有基因型A2和B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细胞质中,构建了L808-A2和L808-B菌株,以探讨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L808-B在PDA培养基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与L808和L808-A2相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与L808的子实体相比,L808-A2和L808-B的菌盖和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以及菌盖和菌柄重量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但菌褶宽度以及菌盖和菌柄硬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808两潮子实体的总产量为18112.72 g,L808-A2为17180.10 g,L808-B为22882.77 g。  相似文献   

3.
对5个不同来源的香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始菇期、出菇产量、子实体商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庆科212和868单棒产量最高;庆科212、538、808的菇形较好,菇大、菌肉结实较厚、菌柄较短、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比较大;庆科212和538菌龄较短,较适合秋冬菇栽培,且第一二潮菇占比较高,可尝试作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株。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香菇优良杂交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5个优良栽培菌株为亲本,设计3对杂交组合,获得55个杂交菌株,其中19个杂交菌株出菇正常。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平均单菇重等8个性状对19个杂交菌株进行综合评价。在3对杂交组合中,QK-8、QK-15、W-2、W-13和Q6-12等5个杂交菌株的关联度排名较靠前,农艺性状和子实体性状也明显优于亲本和其它杂交菌株。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5个香菇菌株进行简易开放式栽培并观察其特性,发现菌丝生长速度、锁状联合数与生物学效率相关性不密切,香菇的酶活性,子实体形成所需时间、子实体单重、菌盖重与生物学效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袋栽实验比较野生型、Pofst3过表达型和Pofst3反义沉默型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分别记为Ⅰ、Ⅱ、Ⅲ)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数量、子实体数量、菌柄直径、菌盖直径等农艺性状;测定其漆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Ⅰ、Ⅱ、Ⅲ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与Ⅰ相比,Ⅲ的原基和子实体数量多,菌柄直径大,菌盖直径小,原基和子实体中Pofst3的相对表达量低;与Ⅰ、Ⅱ相比,Ⅲ的漆酶、木聚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较高;Pofst3对糙皮侧耳发育的影响可能与其胞外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40个灵芝属菌株(包括9个江西野生菌株和31个国内栽培菌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菌丝特征、子实体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丝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菌株G23、G06、G17、G15的菌丝平均生长速率较快,长势较好。不同菌株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以及菌盖大小、形状、菌柄长度、直径等农艺性状差异较大。野生菌株G01、G06和G09具有较大的驯化潜力,可进一步开发利用,栽培菌株G33、G32、G11、G12、G30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江西省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沪香F2"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测定85个F2代菌株在PDA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菌包中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出菇周期、菌盖直径、菌柄直径、菌柄长度、单包产量、单包菇数等农艺性状,利用筛选获得的32对具多态性的SSR引物对F2代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共扩增出93个多态性条带,将观测的9个农艺性状与这93个SSR标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26个标记能够与这些性状发生关联,关联事件的总数为30;其中有8个标记表现为极显著关联(P0.01),2个标记与菌柄长度极显著关联,6个标记与单包菇数极显著关联。本研究首次探索了香菇F2代群体在表型上的分化以及与分子标记之间的关联性,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香菇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17个猪肚菇(Pleurotus giganteus)菌株子实体数量性状(单菇质量,菌盖质量、直径、厚度,菌褶宽度,菌柄长度、直径,菌盖质量/单菇质量)进行测定分析和概率分级,结果表明:17个菌株子实体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7.81%~26.19%;经K-S检验只有菌盖质量不符合正态分布,对其余7个数...  相似文献   

10.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后代性状变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菌种939和本所实验菌株中19为亲本,进行原生质体单核体分离和配对杂交。对杂交组合和亲本菌株的菌盖直径、厚度,菌柄长度、直径等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在子实体外观形态上与亲本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规律与亲本交配型的类型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比较12个蛹虫草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农艺性状,分析其酯酶同工酶,研究蛹虫草菌株的遗传特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2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形态有一定差异,匍匐状菌丝更有利于现蕾;农艺性状不同的菌株间其酯酶同工酶酶带也不同,子实体农艺性状差异大的菌株其亲缘关系较远.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为蛹虫草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12.
用10%、20%、30%、40%稻草分别替代常规配方(80%栎木屑、18.8%麸皮、1%石膏、0.2%石灰、料水比1∶1.2)中栎木屑,研究不同配方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两个菌株(秋栽7号、久香4号)栽培性状的影响。在所有添加稻草的配方中,香菇菌丝长速明显快于对照,能正常转色,出菇时间提前,但菌棒硬度降低。当稻草替代量为10%(DC1)时,两个香菇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和平均单袋产量均最高,且超过对照;而子实体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含量等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在菌盖厚度、质量、直径等正向指标方面,秋栽7号在配方DC2(稻草替代量20%)和对照中表现一致,久香4号在配方DC1中显著优于对照;在菌柄长度、质量两个负向指标上,两个菌株在对照与所有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稻草添加比例的增加,香菇栽培生物学效率降低。在稻草替代量相同的配方中,两个供试菌株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秋栽7号现蕾时间较久香4号提前0.5~5.8d。  相似文献   

13.
1菇类化学成分的差异菇类的化学成分因种类、菌株、培养基组成和菌龄的不同而有差异,并且菌丝体与子实体,菌盖与菌柄之间也有差异。1.1菌丝体与子实体的成分香菇菌丝体与子实体的氨基酸组成如表1所示。其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广西十万大山野生香菇子实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部位组织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以菌盖直径为2~3cm的幼嫩子实体的菌柄基部的组织作分离材料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丰富夏季香菇栽培品种,以常栽品种武香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高温型香菇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比较7个高温型香菇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基本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香菇L18品种具有菌丝长势旺、基本农艺性状好、产量高等优点,有望作为今后密云县夏季半覆土地栽香菇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808为出发菌株,在气温为5℃时选取菌柄长约3.5cm、菌盖直径约6.0cm、菌盖厚度约1.5cm的子实体。初筛出菌丝长势好,菇型圆正的菌株;复筛出菌丝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高,且能在较高或较低温度出菇的目标菌株,分别取菌龄一致的目标菌株和808菌株,比较在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速度。经过系统选育,获得了一个出菇温度为5~30℃,生物学效率为(84.57±1.18)%的香菇新菌株E8。2016年7月21日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2017年2月16日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天丰8号。  相似文献   

17.
紫孢侧耳子实体组织的TTC─脱氢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紫孢侧耳(Pleurotussopidus)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菌褶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其它各结构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逐渐降低。在子实体发育的幼小阶段,菌柄、菌柄与菌盖之间组织的脱氢酶活性高于菌褶和菌肉组织中的酶活。子实体的周边和表皮组织(菌盖直径在5cm以上)中的脱氢酶活性均高于其内部各结构组织中的酶活。  相似文献   

18.
王社英  赵静  刘恒 《食用菌》2016,(4):18-19
引进9个香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菌丝生长速度、转色期、现蕾期、鲜菇产量等农艺性状和子实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综合性状较优良且适合贵州省石阡县栽培的香菇有中香68、808、庆科212、241等。  相似文献   

19.
紫孢侧耳子实体组织的TTC——脱氢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菌褶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其它各结构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逐渐降低。在子实体发育的幼小阶段。菌柄、菌柄与菌盖之间组织的脱氢酶活性高于菌褶和菌肉组织中的酶活。子实体的周边和表皮组织(菌盖直径在5cm以上)中的脱氢酶活性均高于其内部各结构组织中的酶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菌丝生长条件,比较大杯蕈和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子实体形态、部分营养成分,并研究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白色,盖半球形或伞帽形,后期表面不光滑,有肉质瘤状凸起,菌盖肉质肥厚;菌柄灰白色或黄白色,菌柄短,粗壮;菌褶不等长,分叉;菌盖、菌柄的半纤维素、粗纤维、纤维素的含量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麦芽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麸皮;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7~30℃;最适pH为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