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引种日本甜柿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芳名 《经济林研究》2003,21(4):110-111
综述了我国引种日本甜柿的历史和引种栽培地的情况,并着重介绍了8个主要栽培品种的性状和评价。提出了今后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为我国甜柿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系统阐述柚木的概念、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及其生态效益.分析了柚木在我国的引种、栽培现状,并提出了柚木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途径以及应注意采取的生态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江苏苏北滨海是全国平原绿化模范县,意杨是区域林业的主要树种。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的短期经济收益,以五汛为中心的林业引种试种区,在2000年开始引种栽培了意杨新品2025,经历10余年的栽培,介绍了中林2025的特点,以及害虫防治情况,并探讨了推广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4.
叶建兴  丁勤 《热带林业》2005,33(1):30-31
本文主要通过系统阐述柚木的概念、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及其生态效益。分析了柚木在我国的引种、栽培现状,并提出了柚木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途径以及应注意采取的生态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5.
简述林木引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驯化和推广栽培国内外优良林木种质资源,不断提高林木品种的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种质优异性是促进中国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1项重要工作。国内外的林木栽培史表明,林木引种栽培实践应遵照相关引种理论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引种成功率,减少失误和损失。因此,了解分析和掌握林木引种栽培的历史及相关理论,掌握理论递进关系和先进性,才能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指导林业引种栽培实践。  相似文献   

6.
丁香是世界著名的花灌木,其凭借着变化丰富的颜色,迷人的芬芳,优美的形态,有着广泛地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地区丁香种质资源收集的概况及其品种色、姿、型、香等方面的观赏特性,探讨了它们的园林用途;在应用上,本文结合北京植物园对丁香引种和实地栽培养护的经验,介绍了一些适宜在北京园林中栽培推广的新优丁香品种,并对丁香在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品种栽植需求、引种范围、驯化条件以及后期养护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综合国内有关翅荚木的研究结果,结合实地调查和引种试验情况,从生境、群落和生长规律等方面概述了翅荚木的天然分布特征,分析了各地的引种栽培现状,从翅荚木的速生性和耐低温胁迫能力方面探讨了在我国28°N以南地区引种栽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翅荚木引种栽培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对其低温胁迫的机理研究和抗寒型良种选育等。  相似文献   

8.
I45/51杨在国内外多以喜温喜湿型或中温中湿型进行引种栽培,因引种效果不佳而未广泛推广应用。我们在北纬42°一44°、海拔830m以下的高寒山区对I45/51杨进行的多点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生长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物候相均具北方杨特点,应属中纬度、长日照、冷森林偏湿发育型。研究表明,I45/51杨具有良好的速生性、抗寒性和抗病性,但其抗虫性相对较弱,因此今后栽培时应注意防治。对I45/51杨胸径生长量和10个主要气象因子的关联分析表明,引种栽培I45/51杨宜选海拔650m以下、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强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9.
浅谈树木引种驯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树木引种驯化技术的种类,并从准备、试验、推广3个阶段重点阐述了树木引种驯化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最后提出了树木引种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桉树,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用途广泛、观赏价值高的多效能经济树种。它在林业上占看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城乡绿化造林和农田防护、解决民用材、提供造纸原料、改善环境卫生、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意义很大。但各地在引种和栽培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同;或者没有引起注意,因而阻碍了桉树这一外来优良树种的引种和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几年来就上海在桉树引种栽培上的实践,提出初步看法,以期促进桉树引种驯化与栽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坡地水土保持技术,以传统习惯种植作物为对照,开展了坡地种葛对减少水土流失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葛根可以有效地减少坡地土壤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种葛4年后地表径流量比对照减少一半以上;随着种葛年限的增加,土壤侵蚀量逐年降低。种葛第2年后,雨水对坡地土壤的侵蚀量比对照减少了58.0%,到第10年种葛处理的土壤侵蚀量比对照减少了91.1%。本研究通过对坡度在28°以内的坡地种葛,对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是危害松科植物的重要钻蛀性林业有害生物,对不同的寄主其为害部位不同,造成的损失也不相同。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萧氏松茎象在绥阳县为害湿地松蛀道在松树树干基部4.6 cm的左右位置,连续为害蛀道高度可达41 cm,为害华山松蛀道在树干基部以下2~5 cm,危害马尾松蛀道在基部0.2 cm左右的位置。3种不同的寄主受害后损失也不相同,湿地松受害损失最大,死亡率达到15%以上;对华山松的死亡率达到5%以上;危害马尾松后很少造成死亡,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密度调查,分析了密度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根据密度效应理论,计算出平胸径与冠幅的相关模型。编制了红皮云杉人工林经营密度表。  相似文献   

14.
麻竹不同地理种源的生物量及抗逆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福建省麻竹在试验区的不同地理种源的生物量及抗逆性变化情况,以检验麻竹不同地理种源的引种效果。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试验点的竹林系统生物量的分配情况为漳州:永泰>永春>宁德>华安>飞鸾>南靖>程溪;永安:永春>永安>永泰>宁德>华安>飞鸾>漳州>南平。在耐寒性差异分析中可知,永安和漳州点种源的耐寒性存在差异,永安造林区各种冻害程度更明显。抗病性差异分析中可知,各种源的差异不明显。从保存率差异来看,麻竹各种源在不同的试点的适应性有差异。漳州点平均造林成活率比永安点多1倍,根据两试点的造林成活率及发笋情况,表现较好、性状稳定的种源为永春、宁德等种源。华安与永泰种源仅在漳州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大叶相思、肯氏相思、毛娟相思、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等相思树种在东山县沿海沙地上营建防护林,并对其抗风、抗台风及抗连续干旱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厚荚相思抗风能力强,生长快,是较好的可在沿海沙地上适生的树种;相思树种抗台风能力较木麻黄弱,台风对相思树种的主要危害是断梢,但在以后的生长中能较快地得到恢复,对相思林分生长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厚荚相思在沿海沙地上造林,不仅成活率高(95%以上),而且在遭受连续8个月的干旱后,旱死率为0,表现出很强的抗旱能力,而且在贫瘠的沙地土壤上生长表现良好,其生长量超过了木麻黄601无性系,是非常好的适合于沿海沙地条件的树种。  相似文献   

16.
竹材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竹材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干燥方式的选用及干燥参数的确定, 对竹材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移动特性、竹材干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塑性变定机理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相似文献   

17.
桑树轮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8月,通过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分离、田间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桑膝节霉,并对此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酸碱度、碳源、氮源、光照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是理查培养基,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是7.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菌丝的致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5℃和10 min。对该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云南首次报道,对桑树轮纹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2年生边沁桉耐寒优株的半木质化枝条上的顶芽或腋芽为外植体培养的试管苗为试材,对影响边沁桉试管苗生长的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的浓度对苗的增殖系数有极显著影响,对苗高生长无显著影响,BA的适宜浓度为0.5~1.5 m/L; IBA的浓度对生根率和生根数均有极显著影响,IBA的适宜浓度为1.5 ~3.0 mg/L,蔗...  相似文献   

19.
桉树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桉树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5.5,光照对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65℃。糖源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作用。杀菌剂毒力测定显示根腐灵、宝宁对菌丝生长抑制较强,克露和宝宁对孢子发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时来舟林场三块立地条件大体属优良、中等、不良的样地进行生物量调查,探讨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林的生长差异。调查结果表明:20年生杉木人工林优良林分现存生物量为154.2t/hm2(干重),而不良地只有62.6t/hm2;其中优良地的干干重为128.9t/hm2,不良地只有其37%,为48.1t/hm2;优良地的枝、叶干重分别为13.0t/hm2、12.3t/hm2,不良地为7.4t/hm2、7.1t/hm2,分别是优良地的57%与58%;干的年生长量优良地为,19.63m3/hm2,不良地只有5.64m3/hm2,是优良地的29%。优良地与不良地林分生物量的显著差异说明适地适树造林对南方低山丘陵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指出坡位是划分立地条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