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及利用赵延茂吕卷章朱书玉赵连生魏原光杜相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营257091)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这一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亚至澳大利亚、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为了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东营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12月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市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11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处,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5.94万公顷,缓冲区1.12万公顷,实验区8.24万公顷。其区域分两部分:南部区域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面积10.45万公顷;北部区域位于1976年改道后的黄河故道入海口,面积4.85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李建文 《林业科技》2015,40(3):52-55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将成为保护湿地的长效机制.本文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概述了保护区基本情况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湿地退化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保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阐述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对保护湿地,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实现公共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针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相关法规条例,创建适合本地区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强调加强监督管理和宣教工作,促进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亚至澳大利亚、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为了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东营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12月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市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11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由于近几年气候变化、黄河来水量减少等原因,导致湿地干旱,鸟类繁殖、栖息生境适宜度下降,基于鸟类的保护,从湿地水位、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等方面研究生态需水量,得出研究区生物物种处于处于适宜状态生态系统的最小、理想和最大生态需水量分别为9.42×106m3、15.56×106 m3、23.48×106 m3。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原生湿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来,保护区加大科研力度,实行依法治区,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使这片新生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保护了这片新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但由于多年来油田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及毗邻区的开发,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不采取措施,长此下去,将会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使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为了保护好这块国际重要湿地,多年来,我们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演化监测…  相似文献   

7.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通数字化湿地监控系统,既能随时观察核心区鸟类活动,又不打扰其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采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格法、成果参照法、费用支出法等方法,对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为该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 201 942.0×10~3元·a~(-1),其中防洪蓄水与补充地下水占39.3%、蒸发水量与吸收热量占28.2%,固碳释氧占11.1%、维持生物多样性占9.7%、食物生产占8.1%、环境教育占1.5%、水资源供给占1.1%、生存栖息地占1.0%,单位面积湿地价值平均为209.4×10~3元·hm~(-2)·a~(-1),高于全国国际重要湿地平均值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平均价值,处在较高水平;今后应强化鸟类保护和食物性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带动作用 1.争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拟为4000万元。包括有:图木吉、红花尔基、哈腾套海、乌拉特(二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及湿地保护工程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尔沁、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盐池湾保护区),总面积136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54万公顷,缓冲区面积27.74万公顷,试验区面积72.9万公顷。主要保护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等10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及高山寒漠生态系统、高山草甸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对象众多,保护价值极高,属超大型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凌河口湿地科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辽宁省凌河口湿地现状、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实地科学考察,提出拟建凌河口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城镇绿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黄河三角洲的湿地资源,对保护区自然与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城镇绿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应坚持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全面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重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在城镇绿化中,注意选用耐盐树种和进行微域改土,加强庭院绿化增加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hang目鸟类的群落组成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内共有hang形目鸟类7科20属48种,种群数量大,群落组成稳定,已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2003年第2期(总21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134个全国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9亿公顷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为13个新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颁发了铭牌,至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134个。据统计,全国已经建立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1405处,总面积1.09亿公顷,有效地保护了85%的陆地生态系统、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野生植物群落。据悉,我国先后有2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有21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3处被列…  相似文献   

15.
论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向海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中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本文主要论述加强向海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并在分析保护区现状及所面临威胁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在黄河口,当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渤海,河海相汇、泥沙沉积,共和国最年轻的湿地由此而生。发轫于此的"沧海变桑田",也愈来愈成为这片土地的"名片"。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处,是以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  相似文献   

17.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向海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中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本文主要论述加强向海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并在分析保护区现状及所面临威胁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防护林科技》2008,(4):F0002-F0002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40km处,总面积2000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7960 hm^2,缓冲区面积3600hm^2,实验区面积8440hm^2。保护区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天鹅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及越冬场所,通过连续20年的动态监测显示,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的天鹅以大天鹅为主,秋、冬季节最为常见,秋季南迁大天鹅10月中旬陆续抵达黄河三角洲,种群达到2102只,自2014年以来,南迁大天鹅种群持续增加,2018年达到6559只。越冬期大天鹅种群平均达到506只,主要栖息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恢复区、黄河故道区、冬小麦农田区。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内实施了生态多样性保护工程、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外来入侵植物监测与防治工程,总投资达2.35亿元,为水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天鹅的种群数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成为其重要的越冬地。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保证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质量,保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适当比重和合理布局,林业部最近提出具体要求: 一、林业系统所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须是具有重点保护价值和重要国际影响的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分布区等类型之一的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必须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重要动植物种,并具备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较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