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是指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目前电力系统中性点主要有4种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110 kV及以上电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通过变压器接地点构成短路通路,就形成单相短路,其接地电流大,故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2.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因此,在变电所的规划设计时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应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站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规定:对35 kV和66 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大于10 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大于10 A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中性点谐振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110 kV及220 kV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可直接接地;部分变压器中性点也可采用不接地  相似文献   

4.
<正>1变压器接地方式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中性点有3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再一种是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合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亦称中性点非接地系统,或称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后一种中性点直接接地,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亦称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3—66 k V系统,特别是10 k V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如果单相接地电流大于一  相似文献   

5.
《农村电气化》2010,(9):59-59
7085355LXH答:中性点不接地指的是发电机的中性点或变压器的中性点没有直接接地。如果一相接地,接地相电压为零,非故障相相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相似文献   

6.
谈接地     
王和 《农村电工》2006,14(9):30-30
1 工作接地 为完成正常的工作或为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大地连接起来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等,均属于工作接地。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变压器中性点都要求接地。10kV及35kV电网的中性点不接地,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很小,不会突然中断供电,也不会对线路造成较大破坏,人们把这种电网叫做小接地电流系统。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必须经一点接地,而不能多点接地。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技术、安全、经济性等多个方面。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接地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后一种接地系统又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这种区分方法是根据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的大小划分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内外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用现状及选择原则,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电力系统常用的3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指出选择各种中性点运行方式的历史原因,对东北地区电网的中性点运行方式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漏电总保护几种常见错误接线及故障分析(之一)杜为群浙江衢州电力局(324002)一、几中常见的漏电保护器错误接线1.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在配变中性点的电源测,如图1.所示。该错误大部分发生在配变中性点原来不接地运行,安装漏电总保护后,中性点恢复接地运行时...  相似文献   

10.
对10kV线路两种中性点接地系统联网的分析夏泉北京供电设计院(100037)1问题的提出北京地区的10kV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两种,即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根据电网线路类型的不同,这两种方式适用的地区也不同。架空线因外...  相似文献   

11.
主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采用分级绝缘的变压器。绕组中性点的绝缘水平比绕组首端的低。当变压器设计为中性点必须接地运行时 ,中性点绝缘水平低得多。当变压器运行方式为中性点接地运行 ,也可在系统不失去接地情况下不接地运行时 ,其中性点绝缘水平相对较高 ,例如 ,2 2 0 k V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水平为 110 k V;110 k V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水平为6 0 k V或 38k V。城镇供电 110 k V网络中广泛应用的正是这类变压器。为防止大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变压器高压侧 (10 0 k V系统 )单相接地引起过电压对中性点绝缘破坏二次继保回路 ,经过实际应用 ,认为能较好地满…  相似文献   

12.
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即是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 ,就形成单相短路 ,其接地电流很大 ,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这种大电流接地系统 ,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 ,而过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 ,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 ,反映的是风险率不同 ,绝缘配合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接地电流大 ,故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 ,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 ,对通讯造成干扰。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  相似文献   

13.
北京电网分区运行,其中枢纽站的接地方式关系整个电网运行,K分区中的A变电站采用220 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方式。分析了该分区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情况、A变电站的等值网络,同时计算了A变电站的短路容量、不同主变并列运行时的单相短路电流,计算表明,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后可降低其单相短路电流,满足设备热稳定性要求。同时提出中性点小电抗投运后对现场运行、倒闸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广东汕头潮阳区和潮南区变电站10kV母线电容电流的实测结果,为减少接地电容电流、降低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事故,提出了将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改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建国 《农村电工》2020,28(1):43-44
我国电力系统10 kV中性点接地的方式有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两类,非直接接地分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是指10 kV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或经小阻抗与接地装置相连接。这种接地方式使中性点经常保持零电位,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限制非故障相对电压的升高,但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发生人身单相对地电击时,危险性较大,且会造成过电流保护动作停电。  相似文献   

16.
1 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与供电的可靠性 在我国中压电网的供电系统中,大部分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系统.我国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已运行多年,但近几年有部分区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为此,笔者现对这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作以分析.而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其是一种过渡形式,随着电网的发展最终将发展到上述两种方式,笔者就不作赘述.  相似文献   

17.
王小刚 《农村电工》2014,(10):22-22
<正>1工作接地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或消弧线圈的接地、防雷设备的接地。工作接地的作用如下:(1)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当有一相出现接地故障时,人体触及其他相所承受的电压等于线电压,即为相电压的姨3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当有一相接地故障时,人体触及其他相所承受的电压接近或等于相电压。  相似文献   

18.
将对称分量法应用到中性点不接地电网非对称故障分析中,用于计算电网各位置的故障后电流和电压,并首次应用零序序网图解释中性点偏移的物理含义。然后本文系统介绍了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电网非对称故障中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分布问题,最后对接地短路和断线故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涉及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问题,各种接地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现对北京地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配电系统中性点采用何种接地方式与对电器、设备、线路绝缘水平的要求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根据经济技术比较综合考虑,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绝缘水平比不接地系统低很多。发生一相接地时,仍保持低电位,但故障点的电流不再是系统的电容电流,而是短路电流。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对各相对地电容相等,三相总对地电流为0,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的对地电容被短路,中性点位移,故障相电压上升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是35KV以下线路采用的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相电压畸变,中性点位移,而线电压不变,需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