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川荞1号系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引进品种老鸦苦荞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1995年5月经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凉荞1号",2000年6月又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川荞1号".  相似文献   

2.
70优9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法品种间杂交组合,199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河南审定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河南审定的122个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审定小麦品种的亲本系统为阿夫,丰产3号,抗辉红,St 2422/464,高加索,内乡5号,山前麦,碧蚂1号和玛拉,共涉及到66个审定品种,占94.29%,亲缘系数总和为32.24,占46.06%.这9个亲本在16个主要推广品种中的亲缘系数总和为7.89,占49.31%.2000年之后审定的小麦品种主要是利用中早期审定的品种作为亲本选育成的,共涉及到43个品种,占82.69%,亲缘系数总和为29.08,占55.92%,主要推广品种豫麦21号,豫麦2号,豫麦13号,豫麦25号和豫麦18号成为骨干亲本.豫麦2号在1990年以后审定品种的亲缘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共涉及到43个品种,成为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辣椒育种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辣椒系列新品种陇椒1、2、3、4、5、6号等.陇椒1号199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陇椒2号2000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综合性状与国内同类品种相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陇椒6号2000年通过省级鉴定,研究水平达国内领先.陇椒3号200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5.
<正>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黔花生一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燕 《农业科技通讯》2007,(11):106-107
黔花生一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用铜仁本地花生品种和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培育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中花4号作亲本杂交选育的,于2000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贵州省第一个珍珠豆型中小粒花生新品种。2000~2005年通过国家丰  相似文献   

7.
品种来源系甘肃省庆阳农校以庆农3号为母本,西峰1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品种.2000年12月中旬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7次全委扩大会议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8.
新单28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于2000年育成,2005年申请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2490E),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6001。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04,(16):26-27
中油杂2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040l”。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6,(13):25-2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4,(17):24-24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黔单10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1994年来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已于2000年1月和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合丰40号是黑龙江省合江农科所1990年以北丰9号为母本、合丰3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所育成,200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4.
黔单10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早粮所1994年以来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已于2000年1月和6月先后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辽双1号2000年1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该品种原名91号甜椒,于1999年春季配组,2000年春季至2004年春季进行大棚品种比较试验,2005年参加江苏省青椒新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提前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椒13号。  相似文献   

17.
银稻1号系甘肃省白银市农科所系统选育而成,2000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8.
巴粳3号是自治区农科院核生所选育的优质水稻品种,2000年10月经巴州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米粒大,整齐,色泽晶莹透明,食味好.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2005,(2):18-18
由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主持选育的“西旱1号”品种最近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自2000年全国恢复旱地春小麦区试以来,国家审定的第一个旱地春小麦品种,也是甘肃省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春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0.
1绵油11号 系绵阳市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两系杂交种.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列为四川省重点推广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