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广泛应用于工业干燥各个领域。孔道网络模型干燥理论是一种完全离散化的方法,能建立多孔介质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传递现象之间的联系。常用的孔道网络模型包括二维规则孔道网络模型、二维分形孔道网络模型和非固结双尺度孔道网络模型等。但是对于孔道网络模型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人工构造多孔介质网络的困难,模型参数还不能准确描述实际多孔介质物料以及研究结果不能完全反映自然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探索网络构建新方法,在模型构建中考虑更多的多孔介质物料特性,以期更准确地描述自然多孔介质实际的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2.
仓内谷物通风干燥孔道网络数值模拟与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前已建立的仓内谷物通风干燥孔道网络模型,对玉米热风干燥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模拟谷物的干燥过程;干燥时玉米颗粒平均温度与玉米堆孔隙气相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后者始终比前者温度要高,故以往将谷物与孔隙气相温度不加区分,视为同一值的做法是不妥的;配位数对干燥的影响十分显著,其值越大,物料干燥越快;当物料含杂、配位数值较小时,干燥仓内会出现"湿团"现象.  相似文献   

3.
分形多孔介质孔道网络模型的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压汞试验获得实际多孔介质的微观结构参数.以冻干马铃薯为例计算了孔隙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冻干马铃薯结构具有显著的分形特性.运用位似变换理论、分形理论、Voronoi图以及马铃薯的特征参数等,构建出与马铃薯结构参数相对应的二维分形孔道网络模型.构建的网络模型考虑了影响多孔介质干燥的孔道微细结构特征,模型参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多孔物料的微观结构.且获得了合理的分形维数.  相似文献   

4.
多孔介质恒温缓慢干燥的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多子孔介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子孔介质子孔道网络模型,对其干燥过程中的湿分迁移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Matlab软件模拟恒温缓慢干燥过程,并进行了多子孔介质干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孔道网络模型的模拟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多孔介质干燥过程,孔道尺寸分布对介质内的相分布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油菜籽干燥微尺度孔道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维规则孔道网络模型基础上,采用多相流模型的混合物模型数值模拟了油菜籽干燥微尺度孔道传热传质过程。油菜籽内部微孔道内靠近热源的液体首先汽化,气体在重力、浮力及粘性力的共同作用下从出口溢出;随着微孔道长径比的增大,微孔道内液相体积分数增大,以靠近出口处表现最为明显;随着孔道内液相受热蒸发,气体在孔道靠近出口处积聚,压力增大,使流体和气体溢出速度加快;受壁面边界条件影响,微孔道内温度几近恒定。  相似文献   

6.
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介质物料的热风干燥是许多工农业生产部门的重要生产工序,其干燥效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多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展了多孔介质孔道网络模型,分析了分形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规律,建立了众多针对具体干燥对象的干燥模型,研制了多种多孔介质湿含量在线检测装置等.为此,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3个层面综述了以上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谷仓螺旋搅拌器的工作机理和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固定床式干燥机和储藏仓内机械通风时谷物降水、降温不均匀,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了仓内螺旋搅拌器的工作机理、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设计了搅拌干燥实验台并进行了多种试验,比较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设计仓内螺旋搅拌器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结合水稻和玉米的干燥问题提出了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搅拌混合干燥是把适量的湿谷堆积在一定量的干谷上,利用悬垂在干燥仓内的螺旋搅拌器上下翻动谷物,实现干湿谷混合。在干湿谷相互接触交换水分的同时,向干燥仓内通入少量常温或加热的空气以带走谷物中的水分。国外正利用这一干燥方式改造传统的大型干燥贮藏设施和贮藏干燥设施,并建成了多种新型的大型谷物干燥处理设施。本文介绍在日本寺泉谷物干燥中心对这一干燥方式的实地实验考察  相似文献   

9.
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已于2009年1月份揭晓,本刊有4篇论文被评为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其中,2006年第1期由施卫东、汪永志、沙毅等撰写的“旋流泵内部流动的研究”和2007年第7期由袁越锦、杨彬彬、刘相东等撰写的“多孔介质恒温缓慢干燥的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辅助热泵综合就仓干燥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由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泵和翻粮机组成的太阳能辅助热泵就仓干燥系统,用于粮食就仓干燥.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平均热效率达到63%,热泵性能系数达到5.4,联合系统能够提供充足、稳定的热量,并且干燥效果明显、干燥时间短、耗电量小、干燥均匀性好.应用该系统可安全、节能、有效地降低仓储玉米含水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程序,将常见的谷物薄层干燥模型化为线性模型。在对丸粒化玉米种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干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对不同风温下的干燥曲线进行模型比较,经拟合得出适合丸粒化玉米种子的数学模型为Page模型。丸粒化玉米种子干燥特性不同于非丸粒化种子,丸粒化种子有其薄层干燥方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及含水率,确定合理的干燥工艺以便调控干燥环境,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干燥设备处于更新换代关键时期.在干燥过程中,干燥设备对粮食籽粒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容忽视.为克服传统粮食干燥设备对粮食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卧式旋转干燥仓.该设备的特点是低温干燥,整仓缓慢旋转搅拌粮食,以保证粮食干燥后含水率的均一性,有效降低粮食干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确保粮食干燥品质.本文详细...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北方寒地玉米干燥加工中存在的干燥效率低、设备能耗大和干制品品质差等问题,利用自行设计的多级顺流式谷物干燥试验台,对北方寒地玉米多级顺流干燥特性和干燥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探讨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干燥时间对设备单位能耗和干后玉米品质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将多目标综合优化,确定了干燥工艺的最优参数:热风温度103℃、热风风速1.5m/s、干燥时间100min。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有效地提高了干燥效率,降低了设备单位能耗及玉米干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达到了玉米保质干燥的目的。该研究旨在为北方寒地玉米干燥工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徐树来  刘利军  周治国 《农机化研究》2012,34(8):135-137,147
以玉米淀粉糖浆干燥制粉为目的,通过对玉米淀粉糖浆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的实验研究,获得冷冻干燥的最佳参数组合,即物料厚度8 mm,干燥时间22 h,升华温度40℃。在此条件下,糖粉含水率为2.77%,产品为白色粉末。微波真空干燥的较优参数组合为:微波功率4.02kW,真空度为0.07MPa,干燥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产品为含水量5.46%的淡黄色粉末。本研究为玉米淀粉糖浆制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玉米过热蒸汽薄层干燥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自行设计的过热蒸汽干燥试验台上进行了各种工况下玉米的薄层干燥试验,用数理统计中优化的方法,建立了薄层干燥方程,用来定量地描述玉米对热蒸汽干燥规律。结果表明,尽管过热蒸汽和热风为不同的干燥介质,薄层干燥方程仍可用与热风干燥相同的方法来建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玉米干储一体仓中气流场均匀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干储一体仓内部气流场分布进行数值仿真和参数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水平进风管位置、竖向通风笼直径、单位通风量3个因素对玉米干储一体仓通风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系列数值仿真及正交试验对干储一体仓通风结构及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干储一体仓内气流的平均速度,受不同水平进风管位置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竖向通风笼直径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而随着单位通风量的增加持续增长。速度不均匀系数随水平进风管位置从上到下变动、竖向通风笼直径增加和单位通风量增加分别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先急剧后缓慢降低和整体增加的趋势。其中,竖向通风笼直径对干储一体仓内部流场均匀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平进风管位置和单位通风量。优化后的干储一体仓通风结构及参数的组合为水平进风管位置-0.34m、竖向通风笼直径400mm、单位通风量20m3/(h·t),此方案下干储一体仓内部流场速度不均匀系数综合加权评分值与初始方案相比提高了77.4%,表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谷物干燥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谷物烘干的基本原理,对谷物干燥机内谷物的温度和水分进行在线监测,完成了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8.
种子热风干燥发芽率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谷物种子发芽率损失速率的正态分布理论,建立了种子热风干燥发芽率预测的数学模型。谷物种类包括大麦、小麦、玉米、高梁和大豆。以玉米为例,重点讨论了热风温度与种子初始水分对干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损失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和种子初始水分的增大,种子发芽率损失速率将增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示踪原子技术测定干湿谷物混合干燥中谷粒内部的水分分布状况,从而揭示了该干燥工艺的水分传递规律及其干燥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降水幅度大、节能效果显著及提高了干燥质量等特点,是一种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高水分谷物烘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