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害是造成牧草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病害侵蚀的牧草饲喂家畜时还可能引起家畜的疾病 ,因此必须做好牧草栽培时病害的防治工作。苜蓿主要的真菌性病害有褐斑病、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黄萎病、黄斑病、菌核病及丝菌核病等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1 苜蓿褐斑病苜蓿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 ,初次种植当年苗期发病较少。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点状浅色褪绿斑 ,后逐渐扩大 ,多呈圆形 ,常在叶片正面的病斑中部有一深色突起 ,即病原菌的子座和子囊盘。病斑大小为 0 5~ 5毫米 ,病斑一般自植株下部叶片发生 ,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上从…  相似文献   

2.
苜蓿是重要的牧草植物,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各地种植广泛。但是,在气候高温潮湿的夏季,极易发生褐斑病。对此,要及时发现,尽早防治。首精褐斑病发生于首猪的叶片上,褐色,近圆形,小点状,直径0.2-2毫米,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在叶片正面的病斑中,多有一深色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座和子囊盘。气候潮湿条件下,突起物色淡,具有光泽。病班自植株下部叶片向.L蔓延。病斑密集部位的叶片变黄,以致枯死。当叶片大部或全部变黄时,极易脱落。防治首精褐斑病可进行药剂喷雾,一般只限于种子田施用。常用的药剂及稀释倍…  相似文献   

3.
《农业新技术》2006,(3):18-19
一、桃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1.根部病害与防治技术根癌病是桃树上的一种主要根部病害。防治上应彻底切除病瘤,用硫酸铜1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伤口消毒杀菌,再用8%抗菌剂402液100~200倍液涂抹;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相似文献   

4.
1病害1.1霜霉病牧草的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豆科牧草。致病菌主要危害牧草的叶片,病株叶片顶部萎黄,病叶向背方卷曲,叶背面生出淡紫色的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发病严重的地块,牧草产量会下降30%~40%。对牧草种子生产危害更大。防治方法:①种植高抗霉牧草。牧草抗霜霉病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因地制宜选用高抗霉品种,以降低病害的发生。②尽早对牧草进行刈割,减少菌源,尤其注意及时铲除发病的植株。③合理灌溉,防止草地过湿。④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当发现草地上有病害植株时,可喷撒波尔多液、福美双等进行防治,具体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1苜蓿病虫害发生、分布规律 苜蓿病害主要有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苜蓿锈病、苜蓿匍柄梅叶病、苜蓿花叶病、苜蓿春季黑茎病、苜蓿黄萎病、苜蓿炭疽病、苜蓿菌核病和苜蓿根腐病等30余种,大范围发生并引起灾害性损失的主要有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和苜蓿根腐病。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应加强防治的几种紫花苜蓿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是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营养丰富,适口性良好,产量高,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作“牧草之王”。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苜蓿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引种等因素,苜蓿病害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造成生产上的巨大损失,已经威胁到苜蓿产业的发展。1苜蓿病害种类1·1苜蓿褐斑病苜蓿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是苜蓿最常见的,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叶部病害之一,主要发生于苜蓿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而圆或近圆形的褐色斑,直径0·5~2·5mm,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而后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紫花苜蓿、红豆草、草木樨和三叶草病害的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共检出8种病原真菌,其中苜蓿霜霉病和苜蓿褐斑病发病很普遍,病害分布很广。根据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分别提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其金 《中国蚕业》2003,24(1):36-36
桑褐斑病又称烂叶病、烂斑病,桑树褐班病属真菌类病害,其主要为害桑树叶部。该病在四川省蚕区均有发生.尤以凉山州的为害最为严重。褐斑病发病初期.病斑少而小,在正面和背面都可见到芝麻粒大小的水渍状暗色病斑,这种病叶尚可用以喂蚕。受害严重的桑叶,叶部病斑多而大.常形成不规则的大枯斑.病斑中部淡褐色至灰褐色.病叶枯黄而提早脱落或整叶腐烂,严重地影响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便于有效防治病害。准确地计划养蚕数量和预测产茧量而提供依据进行了为害损失测验。  相似文献   

9.
1代森锰锌保护性杀菌剂,常用70%的粉剂500~600倍液。可治黑斑病、炭疽病、白斑病、褐斑病、霜霉病、叶霉病、锈病、灰霉病、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疫病、轮纹病、花腐病、叶斑病、立枯病等,但对白粉病防效差。注意不能同碱性农药混用。  相似文献   

10.
贵州牧草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牧草的主要病害有10种,分别是:黑麦草(Loliumperenne)冠锈病(Pucciniacoronata)、褐斑病(Bipolarissorrkiniana)、大斑病(Drechslerasiccans)、网斑病(Drechsleradictyoides)、禾草云斑病(Rhyncohsporiumsecalis);三叶草(Trifoliumspp.)白粉病(Oidiumsp.,Oidiopsissp.)白绢根腐病(Sckrotiumrolfsii)、褐纹斑病(Stemphyliumsarciniiforme,S.botryosum);苜蓿(Medicagosativa)锈病(Uromycesstriatus)、白绢病(Sclerotiumrolfsii)。本文概述这10种主要病害的病原、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1病害 草坪斑枯病。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枯萎斑块,草株退绿变枯黄色、草株根部、根冠、根颈呈黑褐色,维管束外皮层腐烂,整株死亡。防治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64%毒杀矾6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50%灭霉灵500-600倍液,90%乙磷铝500-6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1.芹菜叶斑病此病造成芹菜叶、梗成斑块溃烂。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700倍液能有效地防治。2.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和梗,多从叶尖开始发病,初为苍白色小圆点、扩大为灰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全叶枯死,每667m2用50%多菌灵100~1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对水60kg均匀喷雾,每隔7~10d喷1次。3.黄瓜霜霉病此病可使黄瓜呈白霜状溃烂而减产,发病初期要及时用40%乙磷铝300~700倍液喷雾,7d喷施1次,连续2~3次即可。4.黄瓜猝倒病在苗期胚茎露出地面时基部呈水渍状病斑,接着病斑处变成褐色而干瘪收缩,成为线状,在子叶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几大紫花苜蓿种植区病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病原菌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苜蓿病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紫花苜蓿生产中大面积发生且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苜蓿小光壳叶斑病;匍柄霉叶斑病、苜蓿春季黑茎与叶斑病、镰刀菌根腐病、炭疽病、苜蓿壳针孢叶斑病、霜霉病、苜蓿锈病等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在发病区域发病率较高;而苜蓿花叶病田间病害程度较轻;白粉病在各种植区域均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了柠檬疫菌褐腐病的田间发病因子:高温多雨;果园积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管理粗放树势衰退抗病力差等因素,是导致柠檬田间发生疫菌褐腐病的主要发病因子。该病发病迅猛,导致叶片及果实大量脱落、树势衰退产量锐减。根据柠檬疫菌褐腐病的发病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控制了病害的蔓延和扩散,减轻了病害危害。对柠檬产区防治疫菌褐腐病的发生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甜柿虫害比较多 ,种植头 1~ 2年病害较轻 ,但随着树龄增加 ,病害也从轻到重 ,要注意强防治。柿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柿蒂。叶片发病初期 ,病斑正面黄绿色 ,斑内叶脉黑色 ,病斑边缘较模糊 ,形状不规则。 8月初前后发病 ,9月份病斑颜色逐渐加深 ,呈黑褐或黑色病斑 ;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 ,定形病斑呈多角形。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绒球状小点 ,引起叶片大量脱落。柿蒂病斑发生在四角上 ,淡褐至深褐色 ,有时有黑色边缘 ,形状不定 ,两面均可产生小黑点 ,背面小黑点较多。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 ,提高抗病能力 ;搞好树冠修剪 ,降低树冠湿…  相似文献   

16.
1 主要病害1 1 白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果实及果梗也可发病 ,病斑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发病初期 ,叶片出现暗色污斑 ,花瓣呈紫红色 ,幼果部分出现紫红色斑点 ,后期病斑变紫褐色 ,叶片变脆、焦枯 ,果实发育受阻 ,着色不好 ,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 0~ 2 5℃ ,相对湿度大于 70 %的无雨水气候 ,植株郁闭 ,空气潮湿 ,通风透光不良 ,白粉病发生严重。此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 ,及时清除园内杂草及腐烂病叶。 (3)药剂防治。移栽前用…  相似文献   

17.
苜蓿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苜蓿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锈病、双霉病、褐斑病、白粉病、夏季黑茎病、黑茎和黄斑病等8种。其中锈病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双霉病、褐斑病、白粉病等,这四大病害也是豆科牧草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准确诊断病害症状,及时科学的防治在生产中很重要,把损失减轻。1锈病1.1病害症状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1.黄瓜霜霉病霜霉病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后对黄瓜造成的损失很大,能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一半以上。在温度16℃~24℃,湿度80%以上时,较适宜霜霉病的发生。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后发生,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颜色变化为绿色、黄色,最后变为褐色,潮湿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上长  相似文献   

19.
早期落叶对葡萄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笔者经多年调查,认为造成葡萄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是葡萄褐斑病和葡萄霜霉病为害,并根据其发病条件和规律进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葡萄褐斑病1.1症状:葡萄褐斑病仅为害叶片,有大褐班和小褐斑两种。大褐斑病病斑近圆形,直径3~10mm,中心有深、浅间隔的褐色环纹,有时外围具黄绿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及背面散生深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连接在一起而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后期病斑组织干枯破裂,导致早期落叶。小褐斑病病斑…  相似文献   

20.
在苜蓿地采取第2茬苜蓿植株上病害程度不同的叶片约400g,分别装入相应的样品袋中,迅速转移到实验室制成风干样,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斑病症状较轻苜蓿叶片的蛋白含量与正常苜蓿叶片的蛋白质含量相接近,分别为27.95%和28.41%;与病重苜蓿叶片的蛋白含量相比,症状较轻叶片和正常叶片的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6.26%和18.17%,其中正常叶片与病重叶片的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褐斑病能使苜蓿叶片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降低,使粗灰分和钙的含量增加。褐斑病对苜蓿叶营养成分的影响主要在于病害引起苜蓿叶片的衰老和脱落,从而造成总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