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转基因技术在家蚕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家蚕转基因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家蚕新品种选育上的研究和应用,指出转基因技术是家蚕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大学、省农科院共同承担的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天蚕丝素基因转基因家蚕优良品种的选育,在著名生物学家、博士生导师李振刚教授及桑蚕专家范久戈副研究员的主持下,目前已选育成功天蚕转基因家蚕新品系第6代。今春,转基因家蚕新品种在国内第一次走出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通过410个家蚕品种对农药杀虫双的耐受性试验,发现一些对杀虫双耐受性较强的品种,以期为家蚕选育提供优良的素材,选育出抗药性强的种质或品种。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从杂交组合(中系×日系)选育日系品种的方法。经过多年选择,从中培育出7个日系品种。该方法不仅拓宽了家蚕日系品种选育途径,而且丰富了家蚕日系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优良家蚕品种的选用、繁育和推广是提高蚕茧产量,增加蚕农收入,改善原料茧品质的有效手段.保持家蚕品种优良性状,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防止品种过早退化,对提高品种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家蚕品种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保持家蚕品种优良性状的措施,为家蚕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蚕基础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报道了国内外育成的家蚕基础品种,指出了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育种角度提出今后蚕品种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7.
华南地区家蚕多元杂种的选配及培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家蚕四元杂种两广二号和夏协一号选育实践中的体会。指出选育适应华南地区饲养的家蚕品种,应选择不同类型的现行生产品种配对,引进驯化外来品种与本地培育的品种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好的原种和采用正确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家蚕的耐高温特性与其机体本身抗性的关系。[方法]在高温条件下饲养家蚕,调查其全龄经过、家蚕体质、结茧情况以及其血液中SOD、CAT、POD活性。[结果]不同家蚕品种在高温条件下各个性状表现差异很大。血液中酶活较高的家蚕品种可以保持高的经济性状,这些品种可作为基础品种进行组配强健性家蚕品种。[结论]家蚕品种521、574和576不仅体质强健,而且茧质优良,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仍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可作为选育的基础品种。  相似文献   

9.
继2003年绘制完成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后,以向仲怀院士为代表的两南大学家蚕研究团队历经5年攻坚,绘制完成世界首张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同时还首次成功开发出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品种,共取得4项重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这两个方面。近年来业内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基因农作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大型动物在医药、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安全评估,而对于具有重要科研与经济价值的农业昆虫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报道则较为有限,而且农业部至今未有转基因昆虫安全性评估的先例。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农业经济昆虫,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基础遗传学发展和推动蚕丝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自2000年第一例转基因家蚕建立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蚕基因功能鉴定的基础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应用研究领域,但转基因家蚕的安全性问题却成了限制转基因家蚕实用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对促进转基因家蚕安全性评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基于条件基因打靶的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研究现状,讨论了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转基因动物特别是农业转基因昆虫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地方三眠蚕对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三眠蚕品种“202”同时与四眠蚕品种781、丰1等杂交,通过对其后代各项性状的表现及眠性遗传显隐性研究,检测贵州地方三眠蚕与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表现,分析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的遗传强势性。结果,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202”对普通四眠蚕为显性遗传。研究为贵州实用三眠蚕品种的选育准备了基础材料,同时为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遗传改良,育成实用三眠蚕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工业化时代,桑蚕产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要充分延长桑蚕产业链才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这就要求在桑、蚕选育种工作中必须从桑、蚕产业省力化和综合利用方面着手选育出适应能力强、生产投入低、便于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品种。笔者以贵州省为例,从药用、观赏价值、食用、抗逆等方面阐述了桑品种选育的方向,同时从抗逆性、药用保健,民族工艺品方面总结了蚕品种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双测交法选配桑蚕品种781和7532优良组合的应用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春秋兼用蚕品种。[方法]用中系品种781与9个日系品种,日系品种7532与9个中系品种分别进行正反交,找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春秋兼用蚕品种。[结果]各蚕品种间结茧率、健蛹率、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蚕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及目标组合选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育自然有色茧品种并开发民族工艺品,推动贵州蚕业向优良、高效、特色化方向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西南大学合作,引进其黄茧基础材料,以贵州省蚕业研究所保育的成对家蚕常规白茧优良品种871、872为载体,导入黄茧基因,经多年多代选育及室内品比、农村区试比较、丝质鉴定等研究,育成了一对产茧量接近常规品种、又具有黄色蚕茧和黄色蚕丝的特殊用途蚕品种渝黔黄茧.该品种各项成绩符合特殊用途蚕品种审定要求,于2007年12月1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合格品种.该品种的育成与应用将对贵州蚕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其生产自然黄茧、缫制自然黄丝,可以与绿茧、红茧、肉色茧等自然有色茧丝相配套,开发丰富多彩的天然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新桑蚕抗性品种的鉴定制度。[方法]从桑蚕品种耐高温能力、抗病毒病能力、抗氟化物能力鉴定等3个方面对新桑蚕品种抗性鉴定的制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桑蚕品种审定抗性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抗氟性、耐高温能力和抗病性。另外,对桑蚕小区设计、抗高温鉴定、抗氟鉴定和抗病性鉴定方法也进行了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桑蚕的抗性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蚕种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我国现代蚕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我国蚕种业发展现状,从蚕种生产风险、市场预测、蚕种生产劳动强度及规模、蚕种育种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打造新型蚕种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品种亲本鉴定制度、建立风险分担及财政支持制度、加强蚕种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特殊用途蚕品种审定及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蚕种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家蚕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人工饲料育在我国至今尚未实用化,主要是因为没有培育出摄食性高、适应性强的蚕品种。要培育出人工饲料摄食性高的家蚕品种,必须对其摄食性遗传进行研究,弄清摄食性遗传机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生物统计遗传学的方法,对摄食性较高的日系品种54A和摄食性低的中系品种丰1及其杂交组合等共10个世代进行遗传模式研究,得出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一母性影响遗传模式。这一研究结果可为人工饲料高摄食性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