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灵芝单核、双核菌株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环境适应力的差异。不同单核菌株间生长势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单核菌丝在水分、温度、pH值的适应能力上弱于双核菌丝,但在光照适应性上强于双核菌丝,单核菌丝生长势总体上弱于双核菌丝。灵芝单核、双核菌株都存在吐水现象,但单核对水分更敏感。灵芝单核菌株与双核菌株在水分、温度、pH、光照上都存在较大环境适应力差异,双核菌株对环境适应能力要强于单核菌株。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栽培配方对AU888木耳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6的效果较好,在发菌阶段,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1.83mm/d,菌丝洁白、非常浓密,生长势旺盛;在鲜耳产量方面,生物学转化率达到89.34%。在当今资源短缺、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严峻形势下,寻找栽培木耳的新型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菇939菌株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多糖产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939菌株的担孢子萌发成的单核菌丝菌落, 根据其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 S型(菌丝贴生型) ; A型(粉状致密型) ; R型(菌丝稀薄型) 和H型(绒毛气生型) 。摇瓶液体培养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 根据其产多糖能力, 可将4种类型单核菌丝分为两组: 第1组S型和R型, 多糖产量和双核菌丝相似; 第2组A型和H型, 多糖产量显著低于第1组。菌丝贴生型单核菌丝菌落S1高产多糖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与其亲本双核菌丝基本相同, 但是, 易利用的碳源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对单核菌丝产多糖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而对双核菌丝产多糖的影响则较小。单核菌丝对高溶氧水平没有双核菌丝敏感, 高溶氧水平对双核菌丝产多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初始pH值偏酸性对双核菌丝产多糖不利, 而对单核菌丝产多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以4个母种培养基和6个原种培养基配方为试验材料,对元蘑1号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中配方菌丝生长势各项指标表现较好,菌丝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0.284em/d,为元蘑母种生长的最佳配方。6种原种培养基中a3在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两方面总体优于其它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1.23c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为元蘑原种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单交配的方法,对两个不同温型平菇亲本菌株(白色高温型菌株和灰黑色中低温型菌株)的单核菌丝体进行随机组合交配,共获得209个杂交组合;杂交后代菌株在子实体颜色、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期、子实体性状和产量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状分化;黑色亲本菌株与白色亲本菌株杂交后代子实体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表现为灰色,出菇期延长,杂交后代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三个性状上表现出相同的差异趋势,在同一种交配型的个体间,孢子单核体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原生质单核体,在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这一性状上,用聚类方法可以将绝大多数单核体归入所属的交配型范围内。这两类单核体具有的不同表型与它们的不同来源有密切的联系,有性世代中复杂的遗传行为导致孢子单核体中性状出现较大的变异,而作为无性后代的原生质单核体则表现出性状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两类单核体表现出的差异为香菇的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杂交选育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菌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白色金针菇菌株FM、F21、F10和F3-W为亲本,各亲本分别选取30个有性孢子单核体进行3个组合间的相互交配实验。对杂交后代的综合分析表明,不同组合间在杂交成功率、杂交子代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单产等性状方面表现各自特点,其中FM×F21组合的交配获取双核体成功率最高,为79%;FM×F3-W和F10×F3-W的成功率分别为28%和42%;3个组合可统计栽培产量的菌株数占参加栽培实验的菌株数的比例分别为59%、83%和84%。两组数据分别反映了不同组合间交配型因子的差异程度和杂交子代对栽培条件的适应性。3个组合获得杂交子代的子实体颜色均为白色,栽培实验结果显示,菌丝生长速度和单产间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珊瑚猴头(Hericium coralloides)孢子印白色,担孢子近球形无色,大小为(2.0~3.5)μm×(2.5~3.5)μm;担孢子用盖玻片培养,24 h吸水膨胀,36 h萌发产生2~8 μm芽管,48 h伸长到15~30μm,72 h进一步伸长并分枝交错成网状初生同核体菌丝;同核体菌丝交配产生的异核体菌丝具有锁状联合;菌丝生长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25℃,而且在最适温度下培养的初生同核体菌丝和异核体菌丝的生长速度与生长势不同,后者比前者粗壮、分枝多、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香菇自然种群交配型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在湖北省无栽培菌株孢子传播的香菇自然发生地随机采集的32个野生香菇菌株为材料,用原生质体单核体和孢子单核体配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鉴定样本中的交配型因子,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  相似文献   

10.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真姬菇子实体的每个担子上着生四个担孢子;从分离获得的78个有性孢子单核体之间的交配结果分析,真姬菇属于四极性担子菌;X^2测验结果显示,供试真姬菇菌株的四种交配型孢子单核体的比例符合1:1:1:1的分离规律;研究中还发现真姬菇的A因子和B因子内部发生重组,产生了新的A和B因子,其重组率皆为1.3%。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杏鲍菇一级种和二级种培养基配方 ,试验表明杏鲍菇一级种培养基以配方三最好 ,菌丝干重是配方七 (对照 )的 3 5倍 ,差异极显著 ;杏鲍菇二级种培养基以配方四最好 ,菌丝生长势最强 ,与供试各培养基配方相比较 ,差异均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11个灵芝菌株经两种培养基、两种锗源的研究结果表明,锗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因锗源、培养基和菌株而异。以有机锗Ge-132为锗源,以棉籽壳为主料作培养基,锗对灵芝菌丝体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以无机锗GeO_2为锗源,用PDA培养基培养,则50mg/kg锗即表现出轻度的抑制作用,随着锗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剧。但菌株间差异很大,11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耐GeO_2能力最强的为野生灵芝,最弱的为泰山灵芝。在1000mg/kg锗浓度下,两者的菌丝体生长量相差6.75倍。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13株双孢蘑菇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出菇性状、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等。结果表明,13个菌株中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性,部分菌株为同物异名。Ag-004菌株菌丝生长势最强,日平均生长速度0.54 cm·d~(-1),23d长满试管;出菇试验表明棕色蘑菇品种表现出比白色蘑菇品种产量高、较耐低温和抗逆性强的特性。大多数菌株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拮抗反应,少部分菌株间拮抗现象不明显。酯酶同工酶酶谱出现3个区域,Rf=0.1758、0.2424、0.7697为所有菌株共有,可能为双孢蘑菇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Rf=0.8060为白色蘑菇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的特征条带,而Rf=0.7151为2个棕色蘑菇菌株所有,在所有的白色品种中几乎没有,Rf=0.7151可能为棕色蘑菇菌株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pH, temperature and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on the growth and vigor of Sparassis crispa mycelium was evaluated. Mycelial growth rates were highest when rice starch served as the carbon source and when peptone, yeast extract or soybean meal were adopted as the nitrogen source. The optimum pH and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values were 5.25 and 62.5% respectively. Mycelial growth was optimal at 20.2 ℃ and inhibited at 35 ℃, and temperatures of 40 ℃ and above killed the fungus.  相似文献   

15.
培养基pH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培养基不同pH对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鲍鱼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5.0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和酸碱度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蛋白胨为最适氮源,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5~7.5。正交试验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营养因素组合为:2%玉米粉、0.5%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和0.1%硫酸镁。  相似文献   

17.
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菌株,并进行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试验。试验表明,硫磺菌在复合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为3.2mm/d;在代料栽培中以麦粒或栎木屑培养基培养硫磺菌菌种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从8种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菌丝体产量较高的配方,配方为:葡萄糖30g,豆粉20g,玉米粉10g,酵母提取物5g,KH2PO41g,CaCO32g,MgSO40.5g,水1000mL,菌丝体产量为22g/100mL。  相似文献   

18.
以菌丝干重和菌丝生长速度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白耙齿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温度、pH值及通气条件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YPAD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7.0,在正常通气培养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干重积累。  相似文献   

19.
香菇(Lentinula edodes)航天搭载菌株Cr-04-DZ、H_7-DZ分别与对照菌株Cr-04、H_7之间形成不明显的拮抗线。Cr-04-DZ的气生菌丝较Cr-04发达,而H_7-DZ菌株的情形则相反。搭载菌株25℃下菌落生长速度显著大于对照菌株。在以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Cr-04-DZ菌落生长速度大于Cr-04;H_7-DZ在5种供试碳源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均显著大于H_7。在以尿素和氯化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H_7-DZ菌落生长速度明显大于H_7。但在7种供试氮源培养基上,Cr-04-DZ与Cr-04菌落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亲子相关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10个平菇菌种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多菌种、二菌种和菌种内三组4×4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误差小;亲本单孢菌株与后代杂交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间不相关;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差异均显著,菌种间杂交非加性效应占优势,菌种内交配以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共选出菌丝生长速度配合力高的单孢菌株4个,杂交组合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