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温度对棉蚜发育与繁殖力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对湿度为5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不同温度 (26、28、30、32、34和36℃)棉蚜的发育速率、死亡率和繁殖力.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棉蚜的死亡率增加,繁殖率降低,寿命缩短;若蚜期从26℃的5.9 d下降到34℃的4.4 d,36℃时若蚜4d后若蚜的死亡率达99;,不能完成发育.在26、28、30、32和34℃时,若蚜的死亡率分别为17.5;、25.0;、25.5;、22.6;和22.0;.在28℃时,棉蚜特定年龄繁殖率(mx)和净生殖率(R0)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4.0与53.0.在5个温度条件下,棉蚜内禀增长率(rm,d-1)分别为0.304、0.398、0.385、0.245和0.124.通过模型拟合计算得出:棉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9.0℃,致死温度为35.5℃.棉蚜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8.8℃;当温度上升到34.9℃时棉蚜不能够继续繁殖.伏蚜在28~30℃繁殖能力强,对棉花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温度对豇豆蚜发育与繁殖的影响,采用发育生物学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温度对豇豆蚜的平均每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豇豆蚜的发育与繁殖存在明显差异,20、24和28℃的每雌产卵量分别为46、48和50粒,卵孵化率分别为89.33%、90.67%和92.67%,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发育历期分别为19、15和11 d,显著短于12和16℃,但显著长于32和36℃;成虫寿命分别为10、9和8 d,显著短于12和16℃,但显著长于32和36℃。说明20~28℃适宜豇豆蚜的发育与繁殖,16℃以下低温和3 2℃以上高温均不适宜豇豆蚜的发育与繁殖,其中,28℃最适宜豇豆蚜的发育与繁殖。上述结论为豇豆蚜的有效监控和高效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
5种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在10-25℃时,随温度的升高,若蚜的发育速率加快,发育历期缩短;无翅蚜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03℃,有效积温为12.80日度,有翅蚜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32℃,有效积温为135,33日度;在15-30℃时,若蚜存活率为62.8%-84.9%,10℃和35℃时,若蚜存活率下降到13.6%和36.3%;平均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不同温度下繁殖能力不同,25℃时繁殖能力最强,每雌平均产仔量无翅蚜为38.5头,有翅蚜为35.1头。25℃为玉米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4.
5种恒定温度下桃粉蚜实验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绿洲荒漠区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在室内恒定温度下生长与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对桃粉蚜在不同恒定温度下生长与繁殖的观察与统计,组建在5种恒温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对其实验种群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在18~ 28℃,温度越高,桃粉蚜的发育速率加快;其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在18 ~24℃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24℃时最高.[结论]说明桃粉蚜的最适温度为24℃.在5种恒定温度下观察了桃粉蚜的生长发育速率,分别确定了无翅蚜各龄若蚜及全若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5.
温度胁迫对棉蚜存活及其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温度胁迫对不同体色型棉蚜存活状况的影响及其与体内总蛋白含量的关系,对室内饲养的两种体色型棉蚜进行变温(10,15,25和30℃)应激处理,研究温度胁迫对棉蚜存活及其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色型和绿色型棉蚜仅在处理时间为1 d时可见死亡现象,在10℃1 d和30℃1 d时存活率最低,分别为83.33%和51.11%。将活蚜放入各自的对照温度下恢复15 h后,同一胁迫温度下,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棉蚜的存活率开始呈下降趋势,以后慢慢上升,两种体色型棉蚜分别在15℃1 d和10℃1 d时存活率最高,达到98.72%和97.48%;且高温有利于黄色型棉蚜生存,低温有利于绿色型棉蚜生存。同一胁迫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棉蚜体内总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黄色型和绿色型棉蚜分别在10℃30 min和30℃30 min时最大,达到109.99和108.46μg/mg,超过此时间,棉蚜体内总蛋白含量开始下降,但始终高于各自的对照。棉蚜总蛋白含量随不同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呈偏峰态趋势,其最佳总蛋白含量的时间和温度区域分别为30~60 min和28~32℃及7~12℃。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温度变化对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 juglandicola(Kaltenbach)]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室内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不同温度条件(37℃/1d、37℃/2d、37℃/3d、恒温25℃),测定了核桃黑斑蚜的发育、存活、繁殖和寿命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核桃黑斑蚜若蚜发育历期随着高温频率的增加而延长,若蚜存活率随高温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在37℃/1 d处理下,若蚜无法发育为成蚜。随着高温频率的增加,核桃黑斑蚜产蚜量减少,寿命显著缩短,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恒温与变温对核桃黑斑蚜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恒温25℃下,核桃黑斑蚜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347。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温度对辣木瑙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辣木瑙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光周期L∶D=14h∶10h、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设置24、26、28、30和32℃5个温度梯度,测定不同温度下辣木瑙螟卵的孵化率、幼虫及蛹的死亡率和发育历期;待成虫羽化后,测定不同温度对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并计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实验室种群的生殖力生命表参数。【结果】在24~32℃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除1、2和3龄幼虫外,辣木瑙螟其他幼虫虫态和蛹的死亡率均先降低后升高;24℃时各虫态的累积死亡率最高。在24~30℃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各龄期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均逐渐缩短,32℃时从卵发育到成虫仅需14.58d,而在24℃下为28.75d。单雌产卵量在30℃时最大,为412.85粒,32℃时最低,仅27.33粒。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75、16.95和16.33℃,有效积温分别为27.83、131.00和94.16d·℃。在24~30℃内,周限增长率均大于1,种群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结论】温度对辣木瑙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明显影响,28~30℃是辣木瑙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区。根据辣木瑙螟危害地区的平均温度,结合其发育历期等,可对辣木瑙螟进行预测预报,为辣木瑙螟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竹梢凸唇斑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5~35 ℃范围内的7个恒温下测定了竹梢凸唇斑蚜Takecallis taiwanus (Takahashi)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 温度对竹梢凸唇斑蚜的发育速率、存活率、寿命、生殖力和生殖率都有直接的影响. 在5~30 ℃范围内,该蚜虫均能存活和产仔,成蚜产仔数以16 ℃时最高. 平均世代长度随温度升高而缩短,5 ℃时为54 d,30 ℃时为9 d. 成虫寿命10 ℃时最长(33 d),高于或低于该温度时,随温度升高或降低而缩短. 在25 ℃下,若蚜发育历期和种群倍增时间最短,内禀增长力最大. 但在35 ℃下,若蚜不能完成发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茄粗额蚜Aulacorthum solani(Kaltenbach)对大豆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明确温度对大豆上茄粗额蚜生长发育、繁殖及寿命的影响,实验设置不同恒温(15℃、18℃、21℃、24℃、27℃)对发育历期、存活寿命及产仔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茄粗额蚜发育历期缩短,15℃平均世代发育历期最长,为14.23d,27℃最短,为7.71 d;温度越高发育速率越快,27℃发育速率最快;寿命随着温度升高缩短,15℃平均寿命最长,为50.83 d,27℃最短,为24.62 d;繁殖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21℃时平均单雌产仔总量最大,为67.06头,27℃最小,为31.07头。21℃较适合该蚜虫生长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10.
在13,15,17,19,23,26,28℃七个温度梯度及相对湿度70%±10%的条件下饲养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测定了其若虫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其种群生殖力参数。结果表明,在13~28℃温度范围内,蚜虫各发育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绣线菊蚜在17℃时净增殖率最高,达到8.23。19℃的内禀增长率(0.09)最大,种群加倍时间(8.09 d)最短,绣线菊蚜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9℃附近。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绣线菊蚜的生长发育,28℃时其各项繁殖力参数急剧下降。而在13℃下其若虫未能正常进入成虫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1.
模拟高温过程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温如何影响棉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方法]室内研究不同温度(32、34、36、38、40和42℃;高温处理8 h)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棉蚜存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2、34和36℃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没有差异,38℃棉蚜存活率显著降低;40和42℃棉蚜存活率接近零.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棉蚜半数致死温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棉蚜半数致死温度平均为38.3℃,为新疆棉蚜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0.6;苦内酯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以用于有机棉田棉蚜的防治.[方法]室内试验测定0.6;苦内酯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棉蚜的LD50和LC50,并进行田间防效测定.[结果]0.6;苦内酯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棉蚜在处理24的LC50值分别为430.064 1和473.1395 mg/L;LD50值分别为0.0001和0.000 3 μg/g,[结论]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5;除虫菊素水乳剂持效性较好,施药7 d后的防效为80.13;,0.6;苦内酯水剂的持效期较短药7 d后的防效为43.72;.  相似文献   

13.
辣椒上桃蚜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28℃以下,桃蚜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达到30℃时,其发育历期延长。在25℃恒温条件下。成虫寿命平均为 7.38d,单雌产若蚜数平均为 38.29头;在日平均温度为21.29℃的自然变温条件下。成虫寿命平均为11.95 d,单雌产若蚜数平均为52.05头。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96℃,有效积温为81.48日℃。药剂防治结果表明,5%蚜虱净乳油2 000倍液、 0.6%虫螨光乳油 1000倍液和 2 000倍液、 20%绿保素乳油 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3d的校正死亡率都在90%以上;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和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3d的校正死亡率只有65%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温度、湿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为棉花适宜播期的确定提供理论指导。以棉花种子为试材,进行温度、湿度双因素室内发芽试验,逐日计数并计算发芽率。棉花种子发芽较为活跃的时间段为第1~4天,累计发芽率较高的温度是25℃和30℃,湿度是20%和40%。利用数学方法对适宜棉花种子发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进行预测,得到相似的结论。棉花种子发芽期间,湿度以15%~40%为宜,温度以26℃左右为宜,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播种时间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不同温度(22℃、24℃、26℃、28℃、30℃、32℃)下斑马鱼受精卵的死亡率、孵化周期、孵化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2-28℃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死亡率逐渐降低;在28-32℃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死亡率逐渐增高,28℃为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该研究结果为丰富硬骨鱼类繁殖生理学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5种恒定温度下苜蓿斑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Monell)实验种群在不同恒定温度下生长与繁殖的观察与统计,组建了苜蓿斑蚜在5种恒定温度(18,20,23,25,28℃)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对其实验种群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18~28℃,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Monell)的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单雌一生平均生殖力分别为49.89,64.51,76.42,84.73和64.76头;其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在18~25℃之间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25℃最高,分别为71.802,0.2843和1.3289,到28℃时又下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苜蓿斑翅蚜世代历期(T)在缩短。  相似文献   

17.
在室內饲养不同品种棉苗上的棉蚜,其生长、敏育和排蜜情况有显著差异。我们对新疆主栽的6个棉花品种上棉蚜的平均相对生长量、个体生殖力、种群数量增殖率和棉蚜排泄的蜜滴直径、蜜滴重量、棉蚜排蜜频率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棉花品种的內部含糖量进行了测定。在供试的棉花品种中,“军棉一号”和“大铃棉”叶片內部含糖量高,其相应地棉蚜生长发育快,排蜜量也多;长绒棉“新海三号”和“新海七号”次之;而“新陆早一号”和“新陆中一号”上的棉蚜相对生长发育慢,排蜜量也少。  相似文献   

18.
温、湿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25℃、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最长分别为6.8.11和11.6d,最短为2.8,6和7.6d.3种虫态在5种温度下,随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成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为1.5—5.0d,产卵期11.5-116.0d.产卵量为29-2636粒,平均为1295粒.相对湿度越大,卵的孵化率越高;在湿度22-28℃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28℃时,温度升高,孵化率减少;大于32℃时卵不发育。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