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生态效益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森林生态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1)进行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综合研究;(2)完善和建立区域性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监测系统;(3)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标准;(4)提高城市森林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淮北平原的森林组成以村庄片林和农田防护林为主,少量的山场水土保护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和国防林等特用林所占比例很小.平原地区虽然大的森林火灾较少,但小范围的林火也时有发生,并且具有不同于山区森林火灾的特点.本文重点对农田防护林中林网树木的火灾种类、成因及预防扑救对策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森林火灾成因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兴安岭地区自1965年至今的夏季森林火灾(火警)发生概况.分析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客观原因有:林内可燃物状况、天气状况、环流状况、外部环境情况;主观原因有领导重视不够、对野外火源管理不严.论述了夏季森林火灾具有多为雷击起火;发生时间集中、起火点多;扑救难度大,复燃现象多;以林冠火为主,火灾损失大等特点.对夏季森林火灾扑救方法也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4.
从森林可燃物增多、森林组成结构以及树木含水率降低三个方面论述了森林病虫害发生后,对森林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变化,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将加剧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提出几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档案是研究林火发生一般规律、总结防火经验教训、制定森林防火预案、评估火灾损失及灾后恢复的重要依据,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环节。分析了我国森林火灾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森林火灾档案建立的基本要求和包括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档案管理中遵循的原则、方法以及档案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等,为实现森林防火档案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森林火灾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杭州市2000-2008年的森林火灾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各年间发生的次数呈波浪状变化与不同年份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相关;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这与杭州市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以及炼山等人为用火活动规律相关;森林火灾次数日发生相对集中在10:00-16:00,占火灾总次数的83%;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森林植被类型相关,在针叶林的发生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发生火源99%是人为火源;森林火灾在中、幼林发生的次数较多,占总次数的80%.指出杭州市存在气候条件不利,林中可燃物多,森林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差,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防火意识弱,防火责任不够实,防火队伍质量不高,森林自身防火性能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群防群治机制、火源管理机制、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及各种森林防火的规章制度;严重干旱期间及高森林火险等级天气期间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各县(市)区适时颁布"禁火令",规定禁火期间和禁火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改造针叶林成阖叶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森林火灾保险是重要的林业火灾风险保障机制,森林火灾保险机制可以有效地分散森林火灾风险、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及损失、保障林业的再生产.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1980—2021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森林火灾保险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森林火灾保险的研究作者团队、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  相似文献   

8.
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火灾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可燃物的含水率,而可燃物的含水率与当地的气象要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实际上可燃物的含水率是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森林燃烧等级的划分,以及计划火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研究方法1.不同可燃物类型的选择我们在大兴安岭韩家园子林区共选了7种可燃物类型(见《森林防火》杂志1992第2期第8页)。2.可燃物种类和含水量实测本研究将森林可燃物分为两大类;枯死可燃物和活可燃物(见表1)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信息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森林火灾新闻在我国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新闻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森林高火险期,不仅数量急剧增加,而且社会关注程度也异常活跃.媒体作为森林火灾信息的传播者,已成为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从各级政府及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急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在森林火灾应急管理过程中如何建立信息传播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信息传播机制以及有效整合新媒体技术,合理引导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林业资源管理》2017,(5):93-100
森林火灾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但森林火灾过后的生态状况,对于灾后生态恢复以及相关林业活动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构建森林火灾后生态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根河地区森林火灾后的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式进行分析,以及对指标的文献筛选、频度统计、可行性理论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初步构建了以森林火灾后生态恢复现状评价为目标,以生产力、更新能力、土壤条件、微生物因子、气象与立地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为要素层,由23个指标构成的根河地区森林火灾后生态现状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这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可以达到使用最少的指标反映最大量原始信息的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