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逐渐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另一个舞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把活动领域和关注目光拓展到农村。根据目前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完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民营企业也要不断发展自己,因地制宜,创新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同样也离不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参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上、在农村的开发性扶贫上,民营企业大有可为。1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首先,民营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在加  相似文献   

3.
长冶市农村政策服务协会。是在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于2006年1月20日经相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协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长冶市农村和热心于发展农村事业的单位及个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三农”,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俗、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包括村委会、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等)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均可自愿参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甘肃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通过大力开展“万企联村、助建新农村”活动,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捐款捐物2800万元,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累计投入达2.2亿元。  相似文献   

5.
农村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当前,省委、省政府提出“法治浙江”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我们应把两大决策有机地融合起来贯彻,研究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法律制度,乡村的依法治理,农民的权益保障,农村的违法犯罪控制等问题,提出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办法新措施,提出解决推进乡村依法治理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此来促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周琳 《吉林农业》2011,(10):28-28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农业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以其自有的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出发,浅要分析了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6,(11)
正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人才建设新农村《新农村》杂志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科协联办,是一份面向广大农村、城镇的综合性科普期刊。创刊于1983年,以"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人才,建设新农村"为办刊宗旨,设有政策法规、本刊特稿、工作研究、新农村建设、今日农村、实用技术、法律顾问、科学与生活、教育园地、科普短波等栏目,竭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黄侦  邓才华 《农业考古》2007,(6):311-314
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课题;而建构完善的流通体系则是搞活农村经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但是,当前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对于流通的发展关注比较少,流通的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农村商品流通成为江西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如何探索一务适合江西农村特点,真正让农民“活”起来的现代流通发展模式,是江西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涵盖了多方面意义,如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等,为新农村刻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大事业,也是一个新话题。发展农村经济,改变乡村面貌,涉及方方面面。农民教育,看起来是“软件”,实质是一个“硬件”。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农民则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农民教育跟不上,建设新农村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文化基础和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与否,系于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其实质和内涵,抓住机遇,科学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把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是一项伟大光荣的历史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农民的化素质、技术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明守法的新农民;培育农村市场的新主体,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强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化素质、转移就业能力、科学种田水平,展现新时期农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协调各地区共同发展,离开了农村全面小康将无从谈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建设生态文明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新农村”需要“新道德”,新型农民需要有热爱农业生产、珍爱农村土地资源、诚实守信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型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胎生于“三农”,和“三农”密切相关,相互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反哺了“三农”,对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说:发展民营企业,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直接的作用。为此,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成人教育如何深入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服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新课题。一、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意义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够发达,致使农村教育水平不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够,农村从业人员,尤其  相似文献   

18.
农业部于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7项活动的工作方案》,将会同地方各级农业部门在省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联系村开展增粮(产)增收、“一村一品”、科技兴村、生态建村、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谐农村创建和村级组织建设等7项活动,办28件实事,以扎实、有效地推进示范联系村的建设。力争在2006年底前,经过有关司局、各对口指导与服务单位的努力,在示范联系村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信息服务站,在示范村全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建好科技书屋,为适宜农户建设户用沼气,建设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对村主要干部进行轮训,使示范联系村的农业生产有新发展、基础设施有新改善、村容村貌有新变化、文化建设有新起色、民主政治有新加强,并通过示范联系村的建设进一步带动所在县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2,(10):56
《新农村》杂志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和宁波市科协联办,是一份面向广大农村、城镇的综合性科普期刊。她创刊于1983年,以"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人才,建设新农村"为办刊宗旨,设有政策法规、专家视点、工作研究、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今日农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分析了当前不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并对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