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我县自1986年进行秋蚕养蚕布局调整以来,即由原来的三秋蚕(出库日期分别为:早秋蚕7月22日~7月24日;中秋蚕8月23日~8月24日;晚秋蚕9月12日~14日)改为二秋蚕(出库日期分别为:一秋蚕8月10日~12日,二秋蚕9月10日~12日),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对比试验来看,还存在着一秋蚕与二秋蚕  相似文献   

2.
影响永川区正秋蚕单产和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泽兰  钟茂北 《四川蚕业》2014,(1):51-52,62
针对永川区影响正秋蚕单产和质量的因素及正秋蚕生产特点,提出了夺取正秋蚕高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端豪 《蚕桑通报》2002,33(4):34-35
秋蚕期是蚕病危害的多发季节,我市蚕区秋蚕因蚕病造成蚕茧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分析秋蚕蚕病流行原因,加强消毒防病工作,减少蚕病危害,对确保秋茧丰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秋季桑叶、气候、虫情等各个方面都劣于春季而造成了秋蚕繁育系数低、秋蚕质量差,经济效益不如春蚕,一般蚕种场选择了春蚕,宁可多开辟几个原蚕点,也不养秋蚕。但近年来,由于受市场、效益多方面影响,一些蚕种场转变了观念,也进行了秋蚕繁育蚕种,增加了不少经济效益。以下本人结合本场近年来饲养秋蚕的情况,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县秋蚕饲养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它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蚕茧质量低 ,秋蚕单产低 ,经济效益下滑。如何提高秋蚕单产和秋茧质量 ,增强蚕农对饲养秋蚕的信心 ,是摆在洛浦政府和蚕桑科技人员的重大课题。1 洛浦县秋蚕生产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县秋蚕生产总体来说经历了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迅速发展阶段。从 196 4年开始饲养秋蚕 ,当年 8月 1日发秋种 14 8盒 ,单产达 17 8kg ,到 196 7年秋蚕发种量达 2 2 6 0盒 ,而单产连续三年均为 14kg左右 ,单产下降了 3 8kg。第二阶段是稳步发展 ,提高单产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 1986年我省调整了夏秋蚕布局,全省范围逐步由“三秋”改“两秋”,不养早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夏蚕的出库时间为6月10~25日,一秋蚕出库时间为7月20日~8月20日,二秋蚕出库时间为8月20日~9月20日。一秋蚕与二秋蚕各地的出库时间跨度都长达一个月之久,变化范围过大,在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秋蚕是我市的主要蚕季之一。养好秋蚕,对于实现全年蚕茧增产关系极大。但秋蚕饲养多受高温之害,如何安排蚕季,实现秋蚕增产,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就荣县的资料,对该县秋蚕出库时间与产量的关系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8.
秋蚕防治农药中毒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江市是一个粮食主产区,由于蚕桑规模小,大部分桑田被农田所包围,秋季水稻频繁治虫严重威胁到秋蚕生产,秋蚕农药中毒现象经常发生,损失严重,近三年秋蚕张产茧徘徊在30 kg左右,个别乡镇甚至只有20 kg.而生祠镇金星村这三年秋蚕生产稳产高产,张种单产都超过40 kg,关键是做好了秋蚕防治农药中毒工作,现就金星村秋蚕防治农药中毒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新疆洛浦县秋季蚕茧单产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秋蚕饲养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蚕茧质量低,秋蚕单产低,经济效益下滑,使得农民对饲养秋蚕没有信心,从而造成劳动力、蚕室、蚕具、桑叶自然资源等浪费.如何提高秋蚕单产和蚕茧质量是蚕桑科技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 洛浦县秋蚕生产发展的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10.
<正> 秋蚕生产是我省蚕桑生产的主要季节,发种量和产茧达到全年的 40%左右,今年夏蚕茧收购行将结束,秋蚕生产即将展开。根据多年来的经验,秋蚕饲育期,也是家蚕病发生的高峰时期,甚至引起蚕病的严重爆发。特别今年春、夏蚕期部份市县蝇蛆病严重发生,且大多数蝇蛆羽化为成虫,极可能继续对秋蚕生产造成危害,导致蚕病发生漫延,造成损失。为了保证秋蚕茧增产,千方百计减少蚕病造成的损失,各地务必做好秋蚕期饲育管理和秋蚕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秋蚕生产因受气候多变、桑叶质量差、蚕病危害和农药中毒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极不稳定,蚕农对养好秋蚕信心不足,加之近几年水稻害虫多发,治虫频繁,蚕作安全难以保障,影响宜兴市秋茧产质量,秋蚕生产规模逐年萎缩。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我县夏、秋蚕的由来和发展我县夏、秋蚕生产,是在养蚕布局的演变和蚕桑技术的发展中,不断地巩固和提高了它在全年蚕茧生产中的战略地位。其产量不但居于全年之首,而且质量也较好,据资料1937年前,我县只养一季蚕。其后,我县开始由一年养一季春蚕改为一年养春、秋两季蚕。但秋蚕发种量,仅占全年发种量的30~40%。建国以后,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在养蚕布局上,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春蚕、夏蚕、秋蚕三季布局。夏、秋蚕的发种量,1981年以来,一般占全年发种量的57%以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推进现代蚕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蚕业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推动了蚕桑产业的提档升级,但高效益也伴随着高风险,不良气候、蚕病等风险因素影响着养蚕效益,尤其是秋蚕饲养阶段,由于气温较高且桑叶叶质较差,加之春、夏两季蚕病病原菌积累较多且致病力较强,因此,秋蚕难饲养,易发病。为了确保秋茧优质高产,本文重点介绍秋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为新型蚕业经营主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前,泰兴市蚕农因秋蚕农药中毒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都在10~20万元左右。秋蚕农药中毒最严重的年份,经济损失曾达60多万元。近年来,建立健全了预防秋蚕农药中毒的机制,通过五着并举,有效遏制了秋蚕农药中毒较为严重的现象,增强了蚕农依靠栽桑养蚕发家致富的信心,稳定了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5.
茆迎春 《江苏蚕业》2004,26(3):29-30
<正> 2003年射阳县盘湾镇秋蚕壮蚕期家蚕尾部出现了黑色病斑,经鉴定为黑尾病,其发生量之多,发病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在该镇秋蚕史上还从来未有过。据调查,全镇近40%农户秋蚕或多或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大中镇老坝村是大丰市的蚕桑重点村,引发该村秋蚕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蚕病的危害。2012年该村采取切实有效的蚕病综合防治技术,控制了蚕病的发生和蔓延,秋蚕的产量质量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7.
秋蚕生产,占全省产茧量的40—50%,养好秋蚕,对完成全年产茧任务具有决定性保证。但由于秋季气候环境恶变,桑叶叶质,营养不如春季良好,特别是前期高温干燥,后期低温绵雨多湿,有碍蚕的生理和生长发育,将导致爆发蚕病,影响秋蚕生产。望蚕区各地紧密配合当地气象台(站)精细安排好秋蚕生产,战胜不良气候环境,搞好桑树夏秋肥培管理,提高秋叶产、质量,采取科学养蚕措施,千方百计养好秋蚕,夺取秋茧优质高产。现将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对《四川盆地秋季低温绵雨的气候分析》资料转载于后,供蚕区各地在秋蚕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忠艺 《北方蚕业》2018,(2):42-43,47
对河南柞蚕区一化二放秋蚕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秋蚕用种、蚕期管理、鸟虫危害、蚕病综合防治四方面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尹雪群 《四川蚕业》2006,34(3):32-32,9
目前秋蚕分为中秋蚕和晚秋蚕。8月中旬收蚁的蚕为中秋蚕,9月上旬收蚁的蚕为晚秋蚕。秋蚕的饲养好坏,主要决定于叶质、气候条件和桑蚕病虫害,其次是蚕品种、技术设备条件等,因此,养好秋蚕,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叶质和桑蚕病虫害等的发生特点,抓住关键,掌握时机,创造条件,努力做好各项技术处理,夺取秋蚕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吴刚 《广西蚕业》2013,(4):38-39
在经过市场化的今天,坚持蚕业生产的农户大多数是专业型大户,他们追求最佳经济效益和最合理投入。蚕业主管部门应正视蚕农的诉求,加强与蚕农沟通,可通过试养对比来确定最佳秋蚕发种时间。本文通过分析饲养一秋蚕和二秋蚕的利弊,讨论最佳秋蚕饲养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