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某些桑品种具有某些抗病性能在品种性状的介绍中可经常看到 ,但对这些抗病品种间的能力差异情况报道甚少。这次 ,我们结合在松阳象溪镇南洲村开展的《桑树黄化型萎缩病防治研究与推广》课题研究工作 ,对目前生产上若干个正在推广的具有抗桑树黄化型萎缩病能力的桑树新品种 ,集中进行了一次抗病力强弱的对比试验调查 ,为今后更好地在控制和防治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危害方面选择一个较为理想的抗病桑树品种提供一点参考意见。1 试验地点和时间1 1 试验地点  选择在松阳县象溪镇南洲村 1 997年夏伐后受桑树黄化型萎缩病严重危害的溪滩桑园…  相似文献   

2.
柏建余  仝德侠 《蚕业科学》1991,17(2):114-115
<正>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一种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病害,近年来在睢宁县发生面积较大,危及养蚕生产。为控制黄化型萎缩病的蔓延,恢复桑树的生产能力,我们进行了压条法改造、康复黄化型萎缩病桑树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 桑树品种为湖桑32号,于1987年在桃园乡黄化型萎缩病严重的桑园进行。将发病株分为4级:有1—2根枝条发病的桑树为1级病株,3—4根病枝的桑树为2级病株,5—6根病枝的为3级病株,7  相似文献   

3.
防治桑萎缩病目前主要采取加强苗木检疫,彻底挖除病株,认真做好桑田治虫及培育抗病桑品种等措施。为进一步探讨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从1984~1986年,我们在黄化型桑萎缩病发病率较高的桑园作了“夏伐留条留叶的试验,经实践,对防止桑萎缩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于后: 一、材料及方法 (一)供试材料桑品种成片湖桑32号15亩,树龄4~  相似文献   

4.
2007年桑树夏伐后,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大溪村,丘陵山区成片数hm2桑园桑树产生黄化现象。当地蚕农误以为是黄化型萎缩病,要把整片桑园都毁了。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探讨。根据症状,查找有关资料,判定为桑树缺铁症,然后采取了相应防治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危害桑树主要传染性的病害,经过多年来试验结果证明,病原是通过媒介昆虫红头菱纹叶蝉和绿头菱纹叶蝉带毒嫁接传染的。红头菱纹叶蝉传毒率高,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特别是江苏、浙江老蚕区,虫口密度大,对病害的蔓延关系很大,1976年在丹阳珥陵公社汤庄大队一块夏伐桑园调查,虫口密度平均  相似文献   

6.
桑树隔年夏伐在培养树势和增产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每年进行一次夏伐,破坏了桑树正常的生理活动,因夏伐地上部光合作用骤然停顿,地下部根毛脱落和死亡,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的运转受到障碍,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与地下部失去平衡,同时,桑树经过一次夏伐,流失了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招致桑树逐年衰败,树龄因之缩短。是故,进行合理的剪伐,适当留养,和加强肥培对增强树势、延长桑树寿命和丰产年限均能起一定的作用。浙江省农村大部分桑树主支干生长尚健全,然由于前几年缺乏肥培管理和采伐过度,因而枝条短细,发条数甚少,一般条长仅达2—3市尺,  相似文献   

7.
郭群英 《四川蚕业》2012,40(2):37-38
三烈乡近年来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对蚕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以期在蚕桑生产中起到减少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杂交桑养型低,可以促使桑树早生快发,保持桑树生理年青化,提高密植桑园的光能利用率,适应密植、多次采伐和高产桑园的需要,春剪伐能促使桑叶高产优质,晚夏伐可增加夏蚕桑叶,避开早秋高温养蚕,解决蚕矛盾,推迟秋叶老化,留冬梢目的是利用顶端优势,预防桑树冻害,保护冬芽安全春发。  相似文献   

9.
<正> 一、加强桑树肥培管理在关中和渭北旱原,夏秋季气候优劣不一,大部分桑园都是旱地和半旱地。处于这种情况下,在春蚕四龄盛食期亩施5公斤纯氮,有条件的结合灌水,给夏伐或夏剪桑园打好基础。伐条结合大蚕期采叶及时进行。干旱地桑园以夏剪、春伐为主,尽量减少夏伐“剃光头”。夏剪留三  相似文献   

10.
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州市近年来桑树花叶病危害严重,市科技局项目组在示范基地进行冬季桑树高位剪伐(冬留长枝)和根刈剪代对桑树花叶病抑制效果及产叶量对比试验,以探究“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于宜州市的桑园是否能有效抑制来年桑花叶病的发生和有效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本试验表明:在示范桑园内,高位剪伐比根刈剪伐的桑树单株叶片花叶病的发病率降低52个百分点,同期亩产量提高45.3%。单张最大叶宽增2cm,冬季桑园采取高位剪伐的方法,既可有效抑制花叶病发生,又可改善桑叶质量,提高春季的亩产叶量。  相似文献   

11.
何国华  林学祝 《蚕业科学》1994,20(3):180-181
低干桑留芽夏伐技术的研究何国华,林学祝,鲍连芳(山东省文登市丝绸公司)桑树剪伐技术是提高桑叶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年来,我国低干专用桑园的夏季剪伐,大多延用拳式或无拳式的做法,使桑树夏伐后失去了绿叶。为了充分利用光能,提高桑叶产量,自1991年春季以...  相似文献   

12.
<正> 黄化型萎缩病是宿迁桑树的最主要病害。据1986年普查,平均病株率为6.3%。为此,1987年开始设立“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综合防治”课题,经5年努力已基本控制了该病的蔓延和危害,病株率降至0.8%,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为:一、及时、彻底挖除病株,清除病源。针对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媒介昆虫菱纹叶蝉的生活习性,挖除病株的时间重点掌握在6、7、9三个月,从大面积应用情况看,效果明显,挖除病株后的桑园很少发病。二、防治菱纹叶蝉,切断传染途径。根  相似文献   

13.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流行与桑品种的抗病力有密切关系。因此,查明桑品种抗病力的强弱,选用抗病力强的桑品种,是防治桑黄化型萎缩病的重要一环。在江苏部分蚕区,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曾盛发为害,造成很大损失。为了选拔黄化型萎缩病的抗病桑品种,曾应用大田诱发法,对现有几个主要品种,进行抗病力的鉴定,查明红皮大种、湖桑32号以及各蚕种场的剑持等品种的抗病力是弱的,湖桑7号、湖桑199号的抗病力较强。利用田间诱发法鉴定桑品种抗病力的优点是在比较接近自然状态下来反映其抗病力的强弱,但所化时间至少要三年之久。通过几年来的试验证明,应用嫁接发病中量(用  相似文献   

14.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我国重要的桑树病害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福建、山东等省区.20世纪70~80年代,曾经给浙江、江苏等蚕区的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江苏两省的政府部门非常重视,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农业推广系统联合攻关,经过了许多年的努力,基本控制了病害蔓延.北方蚕桑生产发展较快,近来一些地区特别是山东等地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发生严重.防治桑黄化型萎缩病没有特效的农药,但采取综合防治,可有效地控制,选栽抗病桑品种是其中最经济、最易推广、最有效的方法.现将近十年来各地对现行桑品种抗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研究结果和新育成桑品种的特性及其对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抗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土霉素对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类菌原体抽提物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四环素类抗菌素对于治疗黄化型萎缩病病桑有效,但还存在部分病树治疗复发问题。观察研究经土霉素治疗的病桑体内类菌原体的数量、形态等变化状况,将有助于提高病桑药疗效果和阐明复发原因。我们曾报道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类菌原体的抽提。本文初步报道,用盐酸土霉素处理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枝条时,对病原类菌原体抽提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包括20多个县,4.4万平方公里土地,总人口243.63万。历史上这里曾是陕西省一个重要蚕区,最高年产蚕茧50多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里桑园面积由78年的5.7万亩,增加到82年的9万亩,蚕茧产量也大幅度增长。这里的桑叶采伐方式有留芽伐条法;春伐留枝、夏伐留芽法;采片叶冬季伐条法三种。很不利于大量饲育夏秋蚕。1975年以来,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子长县毛家河大队试验成功的全年多次条桑采伐收获技术,具有春、夏、秋蚕期均可采伐条叶;有利于复壮树势,提高桑叶产量、质量;方法简便省工;适宜于乔木桑、低干桑、无干桑等不同品种不同养成形式的各类桑树等特点,很受群众欢迎。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续春桑园是指当年饲养续春蚕之后进行伐条的桑园。由于续春蚕的饲养使当年夏伐时间推迟了 20d以上,增加了桑树的产叶量,增大了桑树的消耗, 缩短了夏秋叶的生长时间。为了解续春桑园冬季的剪梢时间和留梢长度对产叶量的影响而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尚耀 《蚕业科学》1989,15(2):110-111
<正>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一种全株性的传染病害,安徽省各蚕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休宁县是该病危害严重的地区。为了控制该病的蔓延,在安徽省农林厅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休宁县建立了桑树萎缩病综合防治研究小组,选点徽光乡、休宁县蚕桑场为综合防治区,渭桥乡叶村为无病育苗基地。从1985—1987年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试验,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试验表明,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夏伐桑树比春伐桑树春叶产量高47.49%,a产叶量高15.75%,桑叶硬化率高0.03%,秋叶产量低11.18%,桑叶黄叶率低2.87%。采用何种剪伐方式应视养蚕布局而定。提倡采用夏伐桑树的剪伐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于五十到六十年代对桑萎缩病病型进行研究,1965年把桑萎缩病分成“三种病型”。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对萎缩病“三种病型”的病原进行研究,进一步查清了“三种病型”的病原。据桑树萎缩病自然发病调查,有的桑树品种发病表现萎缩型,有的桑树品种发病表现黄化型。作者为了进一步证实桑萎缩病表现的病型同品种的关系,于1979~1987年,对萎缩病的病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