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农业生态学的角度,引入我国养猪业生态学中的一些原理,认真探索可能破坏养猪生态及农业生态平衡的链环,找出平衡发展之路,提供优化的生态系统工程模式,尽量做到农牧的紧密结合,农业为养猪业服务,养猪业反哺农业,并且使农业和养猪生产循环中做到能尽其用、物尽其用,做到污染物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养猪业也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概述了生态养猪的概念,回顾了其形成背景.分析认为养猪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周边环境对养猪生产环境的污染引起粮食资. 源贫乏、猪病增多,并累及人类的生存.这些问题影响着养猪业的农业生态状况,要保持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农业生态学的角度,认真探索可能破坏养猪生态及农业生态平衡的链环,找出平衡发展之路.生态养猪,有利于减少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减少猪的疾病;有利于提供优质、营养的肉食品;有利于改善肉的品质和风味;有利于扩大出口换汇;有利于把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生物资源科学结合起来,形成一条良性的生物食物链,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对国内外发展生态养猪的现状的分析以及生态养猪的主要模式的介绍,提出了发展生态养猪的前景,保护环境,重视人类健康,必须走发展立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经营,完善体系建设,实现生态养猪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生态养猪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养猪业迅速发展,传统的家庭式养猪模式己经被专业户饲养和规模化饲养所取代。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在一些地区也愈发严重,畜产品安全引起了大众更多的关注。生态养猪技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特点,在解决养猪业发展问题上备受期待。本文从生态养猪的概念、养猪业的发展趋势和生态养猪的关键技术3个方面对生态养猪进行了分析,为强化食品安全、改善猪肉品质、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推广生态养猪,发展健康养殖是当前发展养猪业的主要方向,阐述了发展高效健康生态养猪的措施,以期促进养猪业的持续发展,为兴宁市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养猪业的风向标——生态养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海滨 《北京农业》2013,(15):138-140
生态养猪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国内外逐步开始步入正轨。本文介绍了生态养猪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式,并指出了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做的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猪肉需求量日益增长,养猪业生产突飞猛进,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养猪生产已占有重要位置,现代化养猪产业已跨进了新时代。但猪病一直是制约养猪产业的大敌,难治或根治不彻底是兽医工作者最大的困扰。1发展生态养猪猪的健康生长关系到人的健康问题,猪个体健康所产肉品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就大大的保障人的健康安全。说明发展生态养猪是畜牧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根据猪的生物结构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来指导养猪生产,为猪营造一个优良的、有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并且提供充足的全价营养饲料,使猪在生长发育期间,以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以提高生产效率。2猪场地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生态懒汉养猪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涉及到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学科。它是以养猪业为主体进行开发、利用发酵微生物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良性循环的养猪系统工程。从全国各地的试验和推广情况看,自然养猪法优势十分明显,在促进生猪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懒汉养猪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涉及到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学科。它是以养猪业为主体进行开发、利用发酵微生物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良性循环的养猪系统工程。从全国各地的试验和推广情况看,自然养猪法优势十分明显,在促进生猪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以沼气生产工程为中心,以蔬菜种植为前提,以养猪为源头的养殖、沼气、种植、水产等多业结合不同循环类型的生态循环系统,探索并建立"养猪–沼气-种菜"三位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包括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通过分析"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生态养猪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共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无污染的适宜猪繁殖生长的环境下,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养猪业与农、林、鱼及其他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符合人们的需要,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方向,是实现畜牧业产值最大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经济型高床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的优点,根据我国南方气候条件专门设计一种新的通用型无臭、无污染养猪技术——经济型高床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方法。将其与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进行对比,指标包括猪舍造价、垫料用量和成本、发病率、出栏率、耗水电量、日增重、料肉比以及猪舍有害气体(H2S、NH3)的含量等,结果表明,该养猪法既能解决水泥地面养猪和传统发酵床养猪的缺点,又可达到生态养猪效果,是养猪业发展低碳、零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养猪业发展到现阶段,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环境。如何更好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实现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呢?生态养猪技术通过评价、求证,很值得示范、推广,对促进高州畜牧业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家畜生态的研究是近半个世纪的事,它的形成是以普通生态学和畜牧学的迅速发展为基础的。近二三十年,工厂化养猪在我国崛起,目前,仅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的猪场就有2000多家,这使得我们不能不重视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的生态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研究。[方法]结合国内现有的种养结合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以养猪生产和玉米、花生种植为研究出发点,进行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探索研究。[结果]示范猪场和示范种植基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该研究为我国的养猪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发展思路,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养猪模式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当前养猪业面临着3大难题:一是“环境治理”;二是“效益提高”;三是“质量安全”。环境污染、能源缺乏、饲料短缺、疫病频繁等已成为限制当前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瑞金市香山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科技发展生态养猪,为破解养猪业面临的3大难题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分析生态养猪出现的背景,介绍了生态养猪的概念和生态养猪发展模式等,并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完善生态养猪体系2个方面对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环保的养猪技术,可解决养猪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不增加投入,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培养出健康无病的生猪,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为打造环保生态高效农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颍上县生态发酵床养猪现状及其关键技术,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该县生态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养殖污染时空格局研究对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污染综合治理与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湖南省部分为研究区域,利用2000-2014年农业统计数据,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和空间格局分析技术,系统分析区内养猪业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的年际动态及其空间格局,探讨污染负荷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近15 a来洞庭湖地区养猪规模与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先增后略减然后再持续增加的变化态势,2007年达到最高峰。研究区养猪业存栏规模从2000年的1 469.4万头上升到2014年的2 010.2万头,COD、TN和TP排放量分别由2000年的112.99、11.75与1.10万t/a增加到2014年的154.56、16.07与1.51万t/a。从空间格局来看,养猪污染负荷最大的县(市)主要为洞庭湖西部的常德市区、东南部的汨罗市和望城区,且高污染负荷区呈逐年扩大的态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猪业的空间格局与当地人口密度、生产习惯、政策及市场导向密切相关。因此,从政策层面推进健康养殖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猪污染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处理粪尿的方法中,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项有效解决养猪业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新型环保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