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亚红  王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68-15570,15573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葛根素的最佳工艺。[方法]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分离葛根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葛根素的量。[结果]HPD-800树脂对葛根素分离效果最佳,分离纯化葛根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吸附过程中,上样液浓度为0.2mg/ml,上样原液pH值为1.0,过柱流速为2.0ml/min;在洗脱过程中,乙醇洗脱剂的体积分数为70%,体积为5BV,过柱流速为1.5ml/min。该最优工艺条件下,葛根素收率最高达91.02%,产品仅经1次结晶纯度达96.13%。[结论]HPD-800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素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于玲  刘影  阎婷  温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36-11237,11242
[目的]研究秦皮乙素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秦皮中秦皮乙素的含量,以秦皮乙素含量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法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秦皮乙素的分离情况为指标,采用聚酰胺柱筛选出最佳纯化分离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W/V,g/ml,下同),乙醇浓度95%,提取3次,每次1.5 h。聚酰胺柱对秦皮乙素的分离效果较好,纯化的最佳工艺为:吸附流速为8 BV/h,上样液与树脂的体积比约为8∶1,以蒸馏水洗脱,洗脱流速为4 BV/h,收集洗脱液;在此条件下,秦皮乙素的总洗脱率达到90%以上,精制率均达到50%以上。[结论]试验所选择的秦皮乙素的提取分离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戴富才  赵娣  孙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98-17300
[目的]用大孔树脂对枣皮红色素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法粗提枣皮红色素,研究了不同树脂对枣皮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并对其分离纯化的静态以及动态吸附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研究确定了S-8大孔树脂为枣皮红色素纯化的最佳吸附树脂,S-8大孔树脂对枣皮红色素优化的分离纯化条件为:常温下吸附,洗脱剂为0.3 mol/L NaOH,吸附流速为1 ml/min,解吸剂为0.3mol/L NaOH,解吸流速为3 ml/min。枣皮红色素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纯化,产率可达到4.45%左右,纯化后色素色价比未纯化的提高5倍左右。[结论]研究可为开发和利用枣皮红色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春红  田吉  何兵  肖顺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72-15274
[目的]筛选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方法]利用动态吸附-解析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含量,研究最适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的条件。[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黄芪总皂苷的最优条件为:采用黄芪提取液浓度为0.1g/ml上柱,上样量为3 BV,流速为1.0 ml/min,解吸时先用4 BV蒸馏水淋洗,再用4 BV50%乙醇解吸,收集50%乙醇洗脱液,得黄芪总皂苷提取物浸膏,黄芪皂苷收率可达52.1%。[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能满足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的新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平行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原料0.500 g的腊梅花粉末,以70%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提取剂的用量为1∶60(g/ml),微波功率为288 W,在提取时间为450 s下提取次数3为最佳工艺。确定AB-8为腊梅花总黄酮的吸附树脂。其最佳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30℃,吸附时间3 h;最佳动态解吸工艺条件为:流速2.6 ml/min,上样液pH值4.3,30 ml 70%乙醇洗脱。与溶剂浸提法相比,采用微波法提取腊梅花总黄酮提取时间由20 h缩短为450 s,提取率从79.86%提高到92.23%,而且AB-8分离腊梅花总黄酮分离效果明显,成本低。[结论]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可工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贵州产桂花为原料,以桂花总黄酮吸附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桂花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分别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等考察AB-8型大孔树脂对桂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最佳工艺条件及效果。[结果]pH值、洗脱剂、温度、上柱液浓度、径高比、流速、总黄酮与树脂质量比等工艺条件对桂花总黄酮的吸附洗脱量和回收率等影响很大。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值4~5;洗脱剂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为1∶4(g/ml),上柱总黄酮质量与树脂质量比为1∶9.4,上柱液总黄酮浓度为17.86 mg/ml,流速为2~3ml/min;冲洗杂质用水体积2~3 BV,流速为3~4 ml/min;径高比为1.5∶21.6;温度升高,吸附量下降但洗脱率加大。[结论]优选出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条件,为桂花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功庆  易运红  邹梅清  田素英  赵增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43-12144,12146
[目的]筛选出一种树脂,并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金樱根总黄酮成分的工艺。[方法]比较ADS-7、HPD300、AB-8、D-101型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金樱根粗总黄酮提取液的吸附-解吸效果,考察上样液浓度、洗脱液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金樱根总黄酮成分吸附分离效果最佳;其纯化金樱根最佳条件为以20.0 ml浓度为0.200 mg/ml的样液进行吸附,用4 BV 50%乙醇进行洗脱。最佳工艺下,金樱根总黄酮的精制度为205.40%。[结论]通过该研究得到的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金樱根总黄酮。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4):168-174
[目的]建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牛蒡叶中绿原酸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液种类、浓度、pH、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时间等参数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叶中绿原酸的分离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优化分离纯化工艺。[结果]pH=1的蒸馏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80℃、回流1 h时对牛蒡叶中绿原酸的提取效果最佳,平均提取率为1.82%;考察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叶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性能,以吸附/解吸附性能为评价指标,确定了LX-218为最佳大孔吸附树脂。LX-218型MAR分离纯化牛蒡叶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量为30 BV(树脂床体积),上样浓度为0.7倍提取原液浓度(相当于原生药),上样液pH=3,以4 BV/h流速吸附,5 BV pH=5的60%乙醇以5 BV/h的流速解吸附。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牛蒡叶绿原酸得率为84.41%,纯度为55.26%。[结论]LX-21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叶绿原酸有较好的吸附容量和解吸附率,优化的生产工艺条件适用于牛蒡叶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同时提取分离杜仲叶中的绿原酸和黄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研究了以超声波辅助乙醇同时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和黄酮的工艺条件,以绿原酸得率为考察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和黄酮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50%乙醇,原料与溶剂比例为1∶10(g∶ml),在60℃下超声提取50 min。将提取液浓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酯层纯化后得黄酮提取物,黄酮含量为37.6%;水层酸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酯层纯化后得绿原酸提取物,绿原酸含量为23.4%。[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远景  徐晓伟  余芳芳  高海成  张平  方桐辉  胡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52-13053,13057
[目的]研究从金银花中提取、纯化绿原酸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溶剂为60%乙醇(V/V),pH值为4,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绿原酸得率为4.52%。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洗脱液浓度20%,洗脱液体积为5BV,洗脱液pH值为8,洗脱液流速为5ml/min。在此条件下,纯化的绿原酸产品纯度为58.3%。[结论]该试验得到了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为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黑米花青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以黑米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黑米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花青素进行纯化。[结果]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提取温度50℃,pH3.2,提取时间120min;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花青素的纯度最高,达95.48%。[结论]该研究为黑米的深加工和花青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秦艽地上部位中环烯醚萜苷类功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出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筛选出适合分离环烯醚萜苷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水为溶剂,以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秦艽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提取率的影响,利用静态吸附法筛选出适合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秦艽中环烯萜苷的提取以水作溶剂,温度68℃,料液比1∶12,提取次数5次为最佳提取条件,D-101树脂为最佳提取树脂。[结论]最佳提取条件稳定,适合于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D-101树脂适合分离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D101大孔树脂技术对提取液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出最佳纯化条件,并对纯化得到的染料木苷和大豆苷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试验得出,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60℃,最高得率达9.18%;纯化最佳条件为:上柱静态吸附时间5h,洗脱时间30 min,8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lml/min,并分离纯化得到染料木苷和大豆苷;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染料木苷、大豆苷和大豆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结论]研究对大豆保健食品开发和天然药物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党参皂苷的提取工艺,并对皂苷进行纯化。[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党参皂苷的提取工艺,通过考察大孔树脂类型、洗脱液pH值对党参皂苷纯度的影响,优化皂苷的纯化方法。[结果]党参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为36 h,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为16∶;D101大孔吸附树脂为党参皂苷吸附的最佳树脂,洗脱液pH值为9左右时,得到的皂苷浓度最高。[结论]该试验得到了较高纯度的党参皂苷,为获得高纯度党参皂苷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乌头总碱的纯化工艺及中乌头碱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选出乌头总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离纯化中乌头碱,为新药研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通过硅胶柱层析和结晶纯化获得纯度在95%以上的中乌头碱。[结果]附子中乌头总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3倍药材量的95%乙醇溶液为溶剂,浸提3次,第1次5 d,第2次3 d,第3次1 d。调提取液pH值为3.0~4.0后静置12 h,回收乙醇并浓缩至一定体积,确定D-101的最佳吸附率、洗脱率分别为87.5%和95.3%。纯化时,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上样浓度为6 g/L,pH值为4.5,室温为18℃,以蒸馏水除杂,流速为1 ml/min的95%乙醇洗脱,浓缩洗脱液,完全蒸干,测得其附子总生物碱的平均含量高于48%。[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工业化乌头总碱的提取,以及后续各种生物碱的纯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楂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和体外抗氧化作用,为山楂作为抗氧化、抗衰老的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70%乙醇提取与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制备山楂多酚;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分析法及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法,测定山楂多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纯化制备的山楂多酚含量为60.24%;山楂多酚对羟自由基(.OH)的50%清除率(IC50)为53.4μg/ml;对O2-.的50%清除率(IC50)为42.3μg/ml;对DPPH.的50%清除率(IC50)为63.3μg/ml;山楂多酚有较强的抗猪油氧化作用,能显著抑制猪油POV的增加。[结论]山楂多酚的提取工艺比较简单,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丁晨  郭彬歆  徐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08-14011
[目的]优化中华芦荟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几种精制方法,并建立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多糖得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比较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法3种多糖精制方法;采用芦荟多糖标准品测得芦荟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中华芦荟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3 h;不同精制方法得到的多糖含量: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多糖收率:活性炭吸附法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苯酚-硫酸法测定芦荟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为1.32,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为2.36%。[结论]优选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透析法精制芦荟多糖简单快速、成本低、多糖含量高,苯酚-硫酸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句容葛根作为原料,通过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进行提取,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1.2 min,料液比1∶30 g/ml,微波功率98 W,超声功率50 W,在此条件下,葛根异黄酮得率为8.92%。[结论]超声-微波提取法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提高了葛根异黄酮的得率,是一种适合葛根异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在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单因素影响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单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1%。[结论]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0.
扶庆权  张李阳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28-22330
[目的]研究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蒿茎中的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3。)正交试验,研究pH、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芦蒿茎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pH〉料液比〉温度〉水解时间,碱法提取芦蒿茎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9.0、提取温度50oC、水解时间105min、料液比1:35(g/m1);在此条件下,芦蒿茎蛋白的提取率为75.59%。[结论]优选出了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芦蒿的提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