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河南两大产区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果实性状、药用有效成分的测定,以明确山茱萸果实性状、药用有效成分的产区内变异和产区间差异。采集山茱萸主产区浙江、河南两地实生单株成熟果实,测定单株果质量、果实纵横径、鲜出皮率、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及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质量分数。结果表明:①产区内单株间果实性状及药用有效成分存在差异,所测各指标的变异规律在不同产区表现相似;②果实性状及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的产区间差异极显著,药用有效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的产区间差异不明显。研究表明:①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测定的4种主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和多糖种内变异明显,可作为山茱萸选择育种的重要参考指标;②浙江产区单果质量平均值为河南产区1.68倍,极差为河南产区的2.52倍,如以产量作为选种目标,浙江产区具有更大的选择潜力。图2表3参9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并分析比较2个不同产地的栗蘑多糖含量。[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水提乙醇沉淀法分别提取迁西栗蘑和浙江栗蘑多糖,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经苯酚-硫酸显色反应后于波长490 nm处进行测定。[结果]试验得出,迁西栗蘑多糖含量为6.54%,浙江栗蘑为3.41%。表明两地的栗蘑由于其人工栽培条件、生长环境及采摘时机等因素不同导致多糖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研究可为栗蘑内在质量评价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品(醋制、酒制、盐制、蜜制、蒸制)中多糖含量进行提取分析。[方法]采用恒温水浴法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品的多糖进行提取,测定多糖含量,考察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炮制辅料用量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工艺(醋制、酒制、盐制、蜜制、蒸制)的影响。[结果]得出山茱萸在不同炮制条件下多糖溶出的变化规律,酒制和蒸制可使山茱萸中多糖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研究可为合理制定炮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史云东  袁天军  贾琳  金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85-2086,2088
[目的]研究了不同产地短葶飞蓬中总黄酮含量异同。[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云南省9个不同地点的野生短葶飞蓬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短葶飞蓬中总黄酮单株最高含量达18.539%,最低含量为3.653%;腾冲芒棒乡1平均含量最高,禄劝县雪山乡最低。同一产地点不同植株间含量差异明显,最大变异系数为25.6%,最小变异系数为9.7%。不同产地短葶飞蓬间总黄酮含量方差结果显示,F=19.467,P=0.000 1〈0.01,LSD最小显著差数多重比较表明,不同地点短葶飞蓬中总黄酮含量差异性显著。[结论]短葶飞蓬中总黄酮含量的高低是内在遗传和外在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短葶飞蓬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茱萸保健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汝兰  王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16-4816,4826
[目的]从山茱萸中提取多糖,并制作出爽滑可口的保健果冻。[方法]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将山茱萸中的多糖提取出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果冻制作的最佳工艺。[结果]山茱萸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山茱萸多糖10%、卡拉胶0.6%、CMC-Na0.1%、白砂糖8%、甜叶菊溶液1.5%、柠檬酸0.2%、柠檬酸钠0.02%、香精0.05%~0.10%。[结论]通过此配方制作出的山茱萸果冻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程迪  于洁  董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8-518,528
[目的]测定河南产牡丹皮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105℃干燥至恒重)为对照品。[结果]在40~102μg/ml的范围内,样品的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9.3683C-0.0179(r=0.99965),加标回收率为96.67%(n=4,RSD=1.82%),牡丹皮多糖的平均含量为7.56%。[结论]河南产牡丹皮的多糖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及河南6个产地白术进行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分对比分析,为不同产地白术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比较6个不同产地白术药材性状差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计算其挥发油含量;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组分,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各产地白术药材在形状、大小及表面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挥发油含量为0.58%~1.22%,由高到低分别为湖南(1.22%)>浙江(1.20%)>安徽(1.02%)>湖北(0.94%)>河南(0.86%)>河北(0.58%);6个产区白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6个组分,共有成分14个,相对百分含量之和大于90%,油中主含苍术酮(>60%)、(E,E)-1,5-dimethyl-8-(1-methylethylidene)-1,5-Cyclodecadiene、3,7(11)-蛇床二烯、β-芹子烯、β-石竹烯等。[结论]各产区白术在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组分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产地与白术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老鸦柿不同部位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部位总多糖的含量分别为:果实30.19%、种子4.86%、茎5.28%、叶28.43%、根16.78%;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果实4.73%、种子1.33%、茎6.64%、叶6.24%、根3.26%;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果实4.20 mg/g、种子2.01 mg/g、茎3.60 mg/g、叶23.16 mg/g、根8.26 mg/g。[结论]总多糖含量为果实>叶>根>茎>种子;总皂苷含量为茎>叶>果实>根>种子;总黄酮含量为叶>根>果实>茎>种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不同产地当归质量的研究,探讨当归道地产区(岷县)和新兴产区(天祝县、民乐县)的质量差异性。[方法]以甘肃不同产地的15份当归样品为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当归样品阿魏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多糖含量,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第四部通则中浸出物的含量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通过SPSS 21.0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新兴产区和道地产区样品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无明显差异(P0.05);道地产区当归中阿魏酸含量高于新兴产区,而当归多糖含量低于新兴产区。[结论]新兴产区和道地产区当归质量差异不大;该试验为道地产区和新兴产区当归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南瓜多糖含量,筛选出多糖含量最高的品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去除南瓜色素,通过水提法获得南瓜多糖溶液,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34个品种南瓜中多糖含量,比较各品种南瓜多糖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试验表明,蒽酮-硫酸法测定南瓜多糖含量的精密度试验RSD值为1.35%,稳定性试验RSD值为2.24%,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41%、RSD值为1.51%。分析得出不同品种南瓜的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中国南瓜♂的多糖含量最高,为74.11 mg/g;JHX-20的多糖含量最低,为13.42mg/g。[结论]研究可为南瓜新品种开发和培育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为南瓜多糖产品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害虫种群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内乡县、西峡县和南召县等地的山茱萸果树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山茱萸树害虫70种,隶属8目36科,并对近年来南阳山茱萸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先敏  伍文聪  吴银梅  祁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12-5613,5618
[目的]建立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药材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毛细管柱,未涂层毛细管(50cm×50μm,有效长度40cm);1×TBE缓冲液;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80nm;温度,15℃;进样条件,压力差进样,10s;进样高度,8cm。每天分析之前,分别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重蒸水、缓冲液冲洗毛细管柱5min;进样前分别用0.1mol/L氢氧化钠、重蒸水、运行缓冲液冲洗3min。[结果]丁香酚在0.08~1.0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9760.03x-19.02(R^2=0.9903),平均回收率为97.5%,RSD值为1.4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有助于山茱萸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秦岭山区山萸肉中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有机酸和山茱萸皂甙的含量,结果表明:人体所必需的几种维生素含量较高,其中维生素C含量达1840.5mg/kg;矿质元素种类较多,有较丰富的宏量元素(如Ca,Mg等)及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如Se,Co等);氨基酸含量为9358.36mg/kg,远高于一般水果;总酸量达9.44%,其中熊果酸是一般水果不具有的。此外,对山萸肉的保健作用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总结了山茱萸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价值,并阐述了其深厚的文史内涵,提出了山茱萸在园林绿化中的多种应用途径和开发形式。  相似文献   

15.
陇东虎杖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陇东地区产虎杖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和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虎杖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2种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Ⅰ)、fallacinol(Ⅱ)、大黄素-8-甲醚(Ⅲ)、大黄素-6-甲醚(Ⅳ)、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Ⅴ)、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醌(Ⅵ)、白藜芦醇(Ⅶ)、白藜芦醇苷(Ⅷ)、β-谷甾醇(Ⅸ)、香豆素(Ⅹ)、齐墩果酸(Ⅺ)、2-乙氧基-8-乙酰基-1,4-奈醌(Ⅻ)。[结论]化合物Ι~Ⅻ均是首次从陇东虎杖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16.
梅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根松  孙丽丹  郝瑞杰  石文芳  张杰  陈晶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08-12009,12012
[目的]研究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为梅花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试验数据,为其优异种质的保存、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149个梅花品种的表型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在9个质量性状中,花部、果实和枝型的Shan-non指数均值分别为1.195、1.023和0.341,Simpson指数均值分别为0.576、0.539和0.192。在6个数量性状中,花部、枝条、叶片平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45%、19.98%、14.07%。花径和花瓣数,花径和雄蕊数,花瓣数和雄蕊数达到了极显著的相关。[结论]梅花花部性状变异最丰富。  相似文献   

17.
林玉桓  李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86-8988
[目的]筛选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方法]对中药虎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虎杖水提物浓度为50 mg(生药)/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达68.5%,IC50约为37 mg/ml。虎杖水提物是α-葡萄糖苷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33 mg/L。采用层析分离得到了虎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初步鉴定为多糖物质。[结论]该研究为植物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对发现高效、安全的降低餐后血糖新药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赟  李朝晖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59-12860
[目的]建立栀子药材中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甲醇为空白,在波长238nm处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结果]栀子苷在7.82~31.3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9.20%,RSD值为4.73%(n=5)。江西产药材中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最高。[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炮制对山茱萸中药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考察了炮制对中药山茱萸药效成分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山茱萸炮制前后其药理作用发生变化的相关物质基础。[方法]结合试验研究与文献综述,分别对山茱萸生品、酒蒸品中各类药效成分的含量进行考察。[结果]山茱萸酒蒸后苷类成分的含量均有所下降,而有机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与肝肾有关的药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有所增加。[结论]山茱萸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差异与其物质基础密切相关。山茱萸临床入药是否进行加工炮制应取决于其具体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