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寄生虫新药硝唑尼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药物概况 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为硝基噻唑酰胺化合物,勒马克实验室(Romark Laboratories)首创,首次报道于1976年,化学名是2-乙酰氧基-N-(5-硝基-2-噻唑)  相似文献   

2.
硝唑尼特(nitazoxanid,NTZ)是一种新的抗原虫药,由Romark实验室创制,首次报道于1976年,化学名称[N-(5-硝基噻唑-2-基)氨基甲酰1苯酚乙酸酯。  相似文献   

3.
, 《中国乳业》2012,(11):37-37
研究者对产胞外多糖乳酸菌降低诱变剂4-硝基喹啉-N-氧化物和2-硝基氟(2-NF)的基因毒性作用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鼠李糖乳杆菌YHOC137,植物乳杆菌NYC30,短乳杆菌NVC14的脱基因毒性能力。  相似文献   

4.
驱绦虫药氯硝柳胺哌嗪,国外商品名Mansonil,化学名称为5-氯-N-(2′-氯-4′-硝基苯)水杨酰替苯胺哌嗪,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建立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的HepG2细胞系,为细胞杂交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提供亲本细胞。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HepG2细胞突变,逐步提高培养液中6-巯基鸟嘌呤(6-TG)的浓度,筛选出对6-TG有抗性的细胞株,检测它在HAT中生长的情况。得到可在含20 μg/mL 6-TG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稳定生长的细胞株,此细胞株在HAT培养基中第3天出现明显的死亡,第12天全部死亡,诱变后细胞的染色体分布于32-88,染色体众数为48。突变筛选出的细胞具有对6-TG抗性和对HAT敏感的特性,证实该细胞是HGPRT缺陷型细胞株,为以后进行杂交瘤制备提供了适宜的亲本细胞。  相似文献   

6.
MTT全称为3-(4,5-Dimethylthia 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化学名为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商品名为噻唑蓝[1],是一种黄色燃料。MTT法,又称MTT比色法(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细胞数量的方法。由于其具有简单、快速、可评价率高、测定结果客观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药敏实验及毒  相似文献   

7.
硝基化合物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硝基(-NO2)官能团的化合物.黄芪、冠花、木兰属等牧草植物中含有的天然硝基化合物(3-硝基丙醇和3-硝基丙酸)以及化学工业合成的硝基化合物(硝基烷烃、硝基乙醇、3-硝基酯-1-丙醇等)均能够高效抑制瘤胃发酵甲烷的生成,而其自身能够被瘤胃微生物所代谢利用.本文重点围绕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及其脱毒...  相似文献   

8.
牛磺胆酸(Taurocholate Acid,TCA)是胆酸(Cholic acid, CA)的羧基与牛磺酸(Taurine)的氨基以酰胺键结合而成的一种初级胆汁酸,其化学名称为3α,7α,12α-三羟基-5β-24-胆烷酰-N-牛磺酸.  相似文献   

9.
硝唑尼特(nitazoxanide,简称NTZ),为硝基噻唑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广谱的抗动物与人体寄生虫、细菌和真菌感染的药物.1984年报道用作抗人体无钩绦虫(Taenia saginata)和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感染,单剂量即可起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饲料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产物3-氨基-2-恶唑酮(AOZ)、5-马啉代甲基-3-氨基-2-恶唑酮(AMOZ)、氨基脲(SEM)和1-氨基-乙内酰胺(AHD)。盐酸水解饲料中蛋白结合的代谢物,同时加入2-硝基苯甲醛(2-NBA),37℃过夜衍生化。加入醋酸锌,调pH至7后,再加入亚铁氰化钾去除蛋白。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净化,分析物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在添加质量浓度1~4μg/kg范围内,内标法回收率为8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方法检出限AMOZ和AOZ为0.5μg/kg,SEM和AHD为1μg/kg。  相似文献   

11.
头孢噻呋(Ceftiofur),其分子式为C19H17N5O7S3,化学名为[6R-[6α,7β(z)]]7-[[(α-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2-呋喃羰基)硫代]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该药是由Bernard labeeuw等人于1984年首次合成,其后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公司(Pharmacia & Upjohn)将其研制成钠盐的冻干粉及盐酸盐的混悬液,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头孢喹诺是动物专用的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和强大的杀菌作用,又名头孢喹眯或头孢喹肟,化学名称为(6R-7R)-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5,6,7,8-四氢喹啉基甲氧]-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  相似文献   

13.
薛天柱 《畜牧兽医杂志》2008,27(1):114-114,116
甲硝唑化学名称为α-甲基-5硝基咪唑-1-2醇,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有强大的杀灭滴虫作用,为治疗人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鸡肉组织中甲硝唑、洛达硝唑、地美硝唑、替硝唑、塞克硝唑、奥硝唑6种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地美硝唑代谢产物1-甲基-5-硝基-2-羟甲基咪唑(HMMNI)共7种组分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SCX柱净化;色谱条件: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18柱(4.6 mm×150 mm,3.5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甲醇,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2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组分在5~6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1 μg/kg;添加浓度分别为2、3、5 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66.6%~101%,批内和批间RSD均小于20%.  相似文献   

15.
前言禽霍乱是一种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大,严重威胁养禽业发展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防制本病的生物药品研究工作历史悠久,据美国出版的《人用和兽用疫苗研究新发展》一书报道,用N-甲基-N’-硝基-N-  相似文献   

16.
育成猪对猪链球菌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 7周龄长大杂交猪 12头 ,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每公斤体重 4.5亿个菌腹部皮下接种猪链球菌 C551 2 6复制猪链球菌病 ,接种后 0、7、14、2 1、2 8d,自前腔静脉采血 ,计数红、白细胞总数和白细胞分类 ,用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试验定量检测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 ,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 Ig G浓度 ,5 0 %溶血试验测定血清中补体总活性 ,同时 ,用植物血凝素 (PHA)皮肤试验检测迟发型超敏(DTH)反应。结果表明 ,接种后 7d开始 ,试验组白细胞总数升高 ,接种后 14d嗜中性粒细胞百分含量低于对照组 ,淋巴细胞百分含量则升高 ;嗜中性粒细胞还原硝基蓝四氮唑 (NBT)能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则极显著降低 (P<0 .0 1) ,DTH只在接种后 2 1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血清中 Ig G总量接种后 7d降低 (P<0 .0 5 ) ,14d却极显著升高 (P<0 .0 1) ,此后恢复正常 ,血清补体总活性只在接种后 7d降低 (P<0 .0 5 )。可见 ,猪对猪链球菌的免疫应答除了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外 ,还表现在免疫细胞数及其功能的变化 ,以及补体活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的复硝酚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建立了同时分离检测饲料中对硝基酚钠、邻硝基酚钠、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碱性条件下浓缩,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280 nm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硝基酚钠、邻硝基酚钠、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的线性范围为0.50~20μg/mL,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测限均为1.0 mg/kg。样品中对硝基酚钠、邻硝基酚钠和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0%~94.0%,75.6%~87.6%和84.1%~92.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  相似文献   

18.
牛磺胆酸(taurocholate acid,TCA)是胆酸(CA)的羧基与牛磺酸(taurine)的氨基以酰胺键结合的一种初级胆汁酸[1],其化学名称为3α,7α,12α-三羟基-5β-24-胆烷酰-N-牛磺酸.经研究发现牛磺胆酸在抗炎、镇咳、祛痰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2-4].但目前,国内外关于TCA的免疫作用研究开展甚少,为此本文检测了TCA对小鼠脾脏CD4 、CD8 T淋巴细胞和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影响,以便为揭示TCA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氮肥种类对多花黑麦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牧草资源,完善牧草营养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长江2号’、‘特高’、‘F4N’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均为最高,其中尿素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第2茬鲜草产量为7 023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硝基复合肥处理的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粗蛋白(CP)含量均最高,但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蛋白质产量(2 054.10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尿素处理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中、酸性洗涤纤维(NDF、ADF)含量均显著低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施用尿素和碳铵的多花黑麦草粗脂肪(EE)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碳铵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和尿素(P0.05),但硝基复合肥和尿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均以施用尿素较好。  相似文献   

20.
治疗剂量环丙沙星对育成猪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环丙沙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取 7周龄 ,体重 (2 5 5± 1 4 )kg ,长大杂交猪 12头 ,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每千克体重 5mg由耳静脉推注乳酸环丙沙星 ,每天 2次 ,连续 8d。施药第 0、7、14、2 1天 ,自前腔静脉采血 ,用显微镜法计数白细胞总数 ,姬姆萨染色法作白细胞分类计数 ,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试验定量检测嗜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 ,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 ,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IgG浓度 ,5 0 %溶血试验测定血清中补体总活性 ,同时 ,用植物血凝素 (PHA)皮肤试验检测迟发型超敏 (DTH)反应。结果表明 ,环丙沙星对白细胞总数无影响 ,第 14天 ,试验组嗜中性白细胞百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淋巴细胞百分含量极显著升高 (P <0 0 1)。给药后 ,嗜中性白细胞还原硝基蓝四氮唑 (NBT)能力极显著升高 (P <0 0 1) ;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猪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 ,第 7、14天极显著升高 (P <0 0 1) ,第 2 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HA刺激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 (DTH)给药后第 7天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第 14、2 1天又显著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 ;给药后第 14天 ,血清中IgG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第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