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要严格实行“两证、一单、三管、四控”制度。“两证、一单”即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准运和生鲜乳交接单。“三管”是要突出管好三个环节。即奶畜养殖环节要建立养殖档案、防疫监管档案和休药期等制度,生鲜乳收购环节要检查督促建立健全生鲜乳收购销售检测记录、进货查验、卫生管理、留样追溯和质量安全保障等制度,生鲜乳运输环节要认真填写生鲜乳交接单。“  相似文献   

2.
生鲜乳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与乳品质量安全紧密相关。为进一步规范生鲜乳生产,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我们组织制定了《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生产实际,参照执行,并及时向农业部畜牧业司反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昌吉州生鲜乳依托“奶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对全州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分别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使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实现可控可视监管,为奶业健康长足发展做好了硬件支持,走在全疆的前列。本文从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角度,分析了在这个试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及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希望对逐步建立高效运行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鲜乳中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影响乳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分析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并对生鲜乳中可能携带的对消费者健康有影响的37种病原微生物综合其致病性和耐药基因传播进行危害分析,明确了需优先管控的致病微生物风险排序,为我国生鲜乳全产业链中致病微生物认知、防控、风险评估提供技术参考。同时结合我国生鲜乳不同生产模式,提出影响消费者健康的致病微生物消减措施:养殖环节要加强饲料、牛舍和牛体的微生物控制;挤奶环节加强挤奶工具、挤奶员工、和药浴时的微生物控制;贮运环节要加强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这些针对性防控策略建议,将促进相关方及时跟进生鲜乳质量安全控制,降低乳制品消费风险。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分析中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现状,对奶牛养殖、生鲜乳运输和收购等环节中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应对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本文提出保证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是基础.本文还介绍了生鲜乳中易出现的风险物质,论述了生鲜乳生产环节和收购环节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以及应如何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相似文献   

7.
保证生鲜乳质量安全就必须加强生鲜乳生产、贮运、加工等各环节的系统监管。因此,对生鲜乳中多种违禁物的监测至关重要。黄曲霉毒素就是监测生鲜乳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这些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操作规范,这将对保证生鲜乳质量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生鲜乳菌落总数,采集当地养殖场的生鲜牛乳、骆驼乳以及市售的生鲜牛乳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全部样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笔者比较生鲜乳的菌落总数时发现,直接从养殖场采集的生鲜骆驼乳和牛乳,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而后者又明显低于市售的生鲜牛乳,提示在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应加强抽检与监管生鲜乳市场零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辑]2015年8月14日,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河南省通过"数据库"和二维码的运用,实现了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环节的精准监管,在全国率先试行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河南省有430多个生鲜乳收购站,近240辆生鲜乳运输车。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3个试点省份之一,2015年河南省积极采用农业部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监督管理系统,实现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云南省生鲜乳质量安全趋势向好,各监管环节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企业辅导(倡导)、养殖者(奶站)执行监管模式在各地推行,但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从饲养、生产、收购、运输、监测、执法等环节严把质量关,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今年农业部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实施《2009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发布了《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依法核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推进生鲜乳收购站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规范采取生鲜乳样品是确保乳品检测质量的第一要素,是生鲜乳质量检测部门必须做好的一项首要工作。文章结合近年来笔者工作中多次采取生鲜乳样品的经验,全面分析了生鲜乳采样中应该注意的采样方案制定、工具准备、关键环节、采样单的签写等核心问题,希望对于生鲜乳质量检测部门做好生鲜乳采样工作提供一定帮助,进而为政府部门和消费者高度关注的生鲜乳质量安全工作增加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日,天津市实施了一系列生鲜乳安全保障新规定,在全市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派驻24小时监督员,并在收购运输环节实行溯源制,全力保障产自天津地区的奶源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生鲜乳质量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在科学发展观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加强奶牛养殖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和规范生鲜乳收购站,强化生鲜乳收购站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强化生鲜乳质量监督检查,确保生鲜乳质量;坚决查处违法行为。惟其如此,才能逐渐实现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生鲜乳质量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在科学发展观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加强奶牛养殖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和规范生鲜乳收购站,强化生鲜乳收购站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强化生鲜乳质量监督检查,确保生鲜乳质量;坚决查处违法行为。惟其如此,才能逐渐实现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记者: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与奶业生产相关的饲料质量安全、生鲜乳标准化生产和生鲜乳收购环节监管等问题。您对这几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积极组织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严格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等环节监管,确保全省奶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强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监管。以奶农生产专业合作社开办的奶站和非企业自有运输车为重点,加强日常检查和隐患排查,建立常态化监管制度。坚决取缔不合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奶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时有效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可提高生鲜乳安全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奶业综合竞争力。随着生鲜乳需求量与运输距离的不断提升,从生产牧场至乳品厂之间的质量监管成为生鲜乳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如何高效实现生鲜乳运输车辆调度、运输状态可视化监控、生鲜乳质量实时监控,打通生产乳从生产、运输和乳品厂之间全程安全监管环节,是当前生鲜乳生产和加工企业关注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为了全程零盲区监管保障生鲜乳质量,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调拨信息、过程监控、报表中心、后台信息等APP模块管理的互通,打破信息不共享孤岛,贯通牧场与乳品加工厂的信息对接,全程信息调拨、监管实现信息零延误,实时痕迹预警监管的经验做法,为生鲜乳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本刊辑】2011年,江苏省高度重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落实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全面加强对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的“一对一”监管,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组织生鲜乳违禁物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一系列监管措施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国家颁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乳制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农业部随后颁布的《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农业部第15号令)进一步对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等环节进行规定,使全国各地生鲜乳生产、销售得到了有效规范。我区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近年来,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生产销售不断规范,收购站、奶牛场持证有序经营,规模化牛场不断发展,但长期形成的小作坊式奶农养殖户仍在我区部分地区大量存在,各地收购站虽然不断朝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但小而散的情况仍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奶农赶牛挤奶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同时,企业对质量安全把关较严,散户牛奶质量参差不齐,相对规模化牛场收购价格要低一些,像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乌、昌、石地区,规模化牛场企业收购价为5.3元/kg左右,散户3.8元/kg左右(2014年1季度)。而在各地城区,由于国家《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自治区奶业条例》对散装生鲜乳没有限制上市销售,而散装生鲜乳零售价格较高,乌鲁木齐、昌吉地区约6~7元/kg(2014年1季度),远高于企业收购,我区许多城郊奶农更愿意将牛奶拉入城市销售,这对我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而言,散装生鲜乳上市销售面广点多,流动性强,监管风险还是较大的,如何有效降低和杜绝这种风险呢?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禁止散装生鲜乳上市销售。但就目前法制建设和法治环境来看,还需要一个不断更新观念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