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的损失。欧美发达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布病的防控工作,相继制定了布病的防控规划或根除计划,一些国家现已根除布病或将其危害控制在很低水平。欧美发达国家布病的防控经验不仅对本国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布病控制和根除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已在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制约畜牧业绿色健康的快速发展,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动物布病感染的居高不下是人间布病高发的根本原因,动物布病感染的源头防控和净化是布病防控的根本之策。参考国外动物布病的根除经验,分析我国当前布病防控形势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动物布病的源头防控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鹿等各种动物发病后引发严重经济损失,人感染后严重影响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劳动能力[1-2]。因此发达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家畜布病的防控工作,相继制定了家畜布病的防控规划或根除计划,许多国家现已根除布病或将其危害控制在很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及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在2 734份牛血液样品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3.51%,不同地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复筛结果阳性率为3.00%,不同地区间的布鲁菌血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我们青海省牛布鲁菌病患病率较高,应尽快制定防制措施,以免危及动物及人类公共健康。  相似文献   

5.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近年,随着各地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牲畜的流通、交易的日益频繁和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相对滞后,致使布病有所抬头,当前该病的防控工作刻不容缓。2019年本省已将布病纳入强制性免疫计划,以期加强该病的防控,全面控制该病的传播,减少该病给畜牧业和人民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畜间布鲁菌病流行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省近几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畜间布病疫情已明显回升,并给当地畜牧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为切实摸清本省畜间布病发生情况,我们制定了<2009年全省布鲁菌病防控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加大了布病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数量,通过监测,基本掌握了畜间布病的流行动态,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布鲁菌病(布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作为布病的病原,布鲁菌能够耐受宿主体内的各种杀菌机制并持续的生存。当布鲁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必须适应抗体免疫的环境,而这依赖于布鲁菌对自身基因表达的巧妙调控。Hfq蛋白是一个RNA伴侣分子,对于介导sRNA的转录后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多种细菌中,对Hfq蛋白的功能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该蛋白与细菌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菌对多种应激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致病菌的毒力均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对Hfq蛋白的结构,对sRNA的调控功能,特别是布鲁菌Hfq蛋白调控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在布病疫苗研发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介绍,为布鲁菌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布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布鲁菌病(布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及时和准确诊断是防控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布病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学、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细胞免疫学诊断方法还处于研发阶段,研究主要针对其潜在的诊断靶点抗原进行筛选和评价。论文对布病细胞免疫主要诊断靶点抗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牛布鲁氏杆菌病(简称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本文通过对康乐县苏集镇一养殖户饲养的牛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处置,结合实际,对今后布病的防控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牛布鲁氏杆菌病(简称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本文通过对康乐县苏集镇一养殖户饲养的牛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处置,结合实际,对今后布病的防控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绥德县1996年-2008年布鲁菌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绥德县1996年-2008年畜间布鲁菌病血检情况的分析,得出绥德县从1996年暴发人畜间布病后,经过12年的艰苦防治,取得了一定成绩,畜间布鲁菌病阳性率明显下降.并结合人间布鲁菌病发病情况,提出今后布鲁菌病综合防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布鲁菌病(布病)是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布鲁菌可以导致患病动物的流产及人类的马耳他热。外膜小泡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自发释放的一种球形的双层膜结构。在多种细菌中,外膜小泡发挥着运输细菌物质,抵御宿主杀伤作用,参与生物膜形成等多种功能。外膜小泡也可以影响布鲁菌的内化过程,并干扰宿主的细胞因子反应,从而使布鲁菌建立对宿主的感染。除此之外,由于布鲁菌的外膜小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使其在布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布鲁菌病的易感动物范围较广泛,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人感染后则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通过对布鲁菌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充分地认识到加强防控布鲁菌病的重要性,提出加强不同层面群体对布鲁菌病的认识所形成的健康素养是防控和根除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养殖户对布鲁菌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可能的感染危险行为,为针对性开展布鲁菌病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灵丘县选取70户牛养殖户,通过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养殖户的布病防控知识和高危行为情况开展现状调查。[结果]在70名被调查对象中,有77.14%的养殖户没有对新购入牛进行单独饲喂的防疫隔离意识。有45.71%的养殖户对牛群未免疫布病疫苗。虽然灵丘县近年来多次开展过布鲁菌病的宣传干预,但该次调查结果显示,宣传干预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结论]灵丘县养殖户对布鲁菌病的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仍距离规划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仍存在不小的感染布鲁菌病的风险。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加强针对养殖户进行布鲁菌病宣传干预,提高该部分人群对布鲁菌病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羊布鲁氏杆菌病(简称羊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寄生在宿主羊细胞内引起淋巴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发生病害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极强的传染性与流行性,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威胁。为了控制羊布病的蔓延,应开展科学有效的布病防控净化工作。本文概述羊布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控净化措施,提出应加强羊群饲喂管理、严格进行接种管理、全面开展无公害处理,以期为羊场尽早发现、及早处置和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畜间,布病疫情主要以羊为主,其次为牛,现将在布病防治中的一些经验加以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布鲁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兼性胞内寄生菌,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即布鲁菌病(布病)。该病危害很大,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布鲁菌易感宿主广泛,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以及人类都易感,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威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引起淋巴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发生病害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着极强的传染性与流行性,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威胁。本文概述了贵州省毕节市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毕节市某县规模羊场布病阳性病例处置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为规模羊场尽早发现、及早处置和有效控制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于2012年3~5月份,对张家口市规模化奶牛场未经布鲁菌病苗免疫的2 680头奶牛进行了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的阳性率为0.25%,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的阳性率为0.45%。数据表明,布鲁菌病已在张家口市规模化奶牛场中零星出现,相关部门需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布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